以读生“意”言意生“味”
2019-11-27滕凌
滕凌
有人以登山喻语文的课时,第一课时稳扎稳打,第二课时渐知真味,第三课时登高望远。语文课堂的第一课时往往被一线教师视为鸡肋。本文试以苏教版二上《智慧鸟信箱》为例,针对孩子年段特点,从“读”入手,探究如何在扎实有效的基础上上出第一课时的“语文味”。
一、低段语文教学第一课时现状综述
不少教师在第一课时模式统归为以下几个部分:导入—生字—初读—感知—写字。固化的模式不仅审美疲倦,难出语文味,更是难以就不同文本直击文章、作者及编者本心,做到几方对话。部分教师求新求异,忽视最基础的读书写字,该品出的“味”却因为缺了砖而成为空中楼阁。
二、对低段语文第一课时有“味”教学的策略探究
针对此,苏教版教材主编张庆老师提出了“倡简、务本、求实、有度”的课堂教学改革方针。于永正老师指出“语文教学就是解决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笔者以科学小品文《智慧鸟信箱》为例进行实践策略探究。
整体把握,精准定位。高林生说过:“第一课时,还是应该紧抓字词的教学,在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学会写好生字新词,为第二课时做准备。”低年段第一课时的首位任务是写好字,读好书,但可因文本的不同而生出不同的“味”。《智慧鸟信箱》一文通过书信倾诉烦恼,符合低年级孩子的年段特点和阅读情趣,体现了语文与生活密切结合的特点。因此,根据《课标》和文本,笔者设定以下目标:会写一类字,认识二类字,理解词语。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感悟心情,读出小蝌蚪的疑惑与痛苦。通过理解词语,对小蝌蚪的生长过程有初步了解,激起科学兴趣。
围绕目标,突出重点。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让学生充分读和写,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语文实践活动,是最能体现学生自主性的语文活动。教师要以读为主,读中见悟。读是最简单让学生亲近汉字的方式。“随文识字”在教学中强调生字不是单一符号,要有效地把音形义串联在一起,但文本编排中并不是生字都适用于此,结合学生已有生字储备量的客观情况,在教学时,笔者将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相串联,教学之初,笔者即出示生字词预习检测,再针对预设的重难点进行有指向性的读音指导。
写字教学,寻求“难味”。本课生字较多,如在课堂上逐一指导,既费时,又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具体学情。笔者便设计出以下环节:借助魔法棒,发现共同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你觉得哪个字最难写好看,需要教。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重难点,写字教学环节不妨还课堂于学生,基于生本。
品词析句,悟到“深味”。“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读、想象,形成言意法共生的和谐局面,让学生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作为一篇科学小品文,对于《智慧鸟信箱》中一些词语,孩子有一定理解难度。笔者带着孩子通过朗读关键词,让学生切身体会小蝌蚪的困惑和痛苦。通过读出变化,小蝌蚪困惑痛苦的样子便仿佛出现在学生眼前,学生便能理解小蝌蚪的心情,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三、阅读策略:层层推进,直击真味
紧扣文本,寻求“异味”。在《智慧鸟信箱》一文中,笔者紧扣住“智慧”二字去品读回信,抓住“信箱”一词,给孩子以“信”这一新体裁的初步感知,抓住核心,抓住学生的“新鲜点”,学生即会对课文感兴趣,成为真正课堂学习的主人。紧抓段落,突出“语味”。由于题材的不同,学生年级以及学情的不同,课时划分和课时目标确立也不尽相同,第一课时可以进行精读感悟。但精读是基于读准、读熟的基础上,读是有层次,有推进的。其次,品读是基于对关键词句的理解感悟来读的,读是一种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感悟理解,让学生能够在读之中体味文章的语言魅力和人文关怀。比如在《智慧鸟信箱》一文中,第一读,读熟。第二读,找来信与去信。第三读,抓住关键词品味不安和痛苦。巧妙拓展,寻求“语用味”。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就是个例子。”教师要能夠根据课本,生成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说和用语文。引人入胜,巧设“悬味”。余音绕梁而三日不知肉味,第一课时结束时,教师不妨设下疑问,启发思索。简单是一种最难的智慧,所以语文的第一课时并不简单,如何有效达到预定教学目标,如何在扎实有效训练中凸显不同题材的独特语文味,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实践摸索,让平实的第一课时变得出彩。◆(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致远外国语小学分校)
责任编辑:潘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