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思维型课堂,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2019-11-27孟小祥

江西教育C 2019年9期
关键词: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孟小祥

摘要:根据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占据了初中物理教学的首要地位。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日益推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更是成为初中教学的重中之重。在构建思维型课堂的过程中,通过列举生活事例进行讲解,可以引导学生产生期待,开展自主动手实验和主题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和关联理解,同时,通过问题回归,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知识的学以致用,有助于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物理    思维型    核心素养

对于初中生来说,物理教材内容虽然在整体上与生活息息相关,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又难免觉得枯燥和困难。针对学生兴趣和学习情况的矛盾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手段就是通过“观察—实验—探究—解决”四部曲,构建思维型课堂,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加深理解,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实现知识解决问题的最终目的,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以适应新时代背景下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一、列举生活事例,产生期待

构建思维型课堂,发展学生的物理思维,首先需要在课堂中引导学生发现物理、学习物理、理解物理。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现象和事例,提出疑问,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样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实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力——重力”教学中,教师利用自然现象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教师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观察窗外的自然现象,然后选了几名学生讲讲自己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问题。在学生的视角中,看到的都是窗外的风、树、鸟儿,他们描述了自己所看到的窗外景象。此时,教师问道:“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有的气球可以飞向天空,但是足球不管怎么踢,都不会飞走?”学生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道:“因为气球很轻。”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普通气球,让学生吹好之后扔出窗外,学生们发现并不像自己想象中的可以飞向天空,还是会朝地面落去。学生们看到这一现象之后陷入了深思,希望教师揭晓答案。此时学生的求知欲已经被充分点燃,他們主动展开思考和讨论,对现象背后的物理原理充满了期待。这时教师再引入重力的内容,整节课学生的思维都处在高度的兴奋点,课堂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物理教师对引导学生的思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列举生活事例,激活学生的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提升物理学习能力,保证物理教学质量,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自主动手实验,加工内化

初中生的知识储备较少,视野也较为局限,加之缺乏实践操作的经验,难以对物理抽象精简的知识进行理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的性格特点,正确地加以引导,指导学生自主动手实验,加工内化所学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在思维型课堂中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光现象——光的折射”过程中,教师问学生:“同学们在平时洗碗筷时,当筷子只有一半浸在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学生们支支吾吾地相互观望,表示在家中没有洗过碗筷,洗过碗筷的学生也表示不曾留心这一现象。然后,教师顺势将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就这个问题进行思考,并拿出了提前为学生准备的透明玻璃杯和筷子,引导每组学生在杯中装入一半的水,将筷子的一部分放进水中进行观察,学生们很快惊喜地发现水中的筷子“折断”了。但是筷子真的折断了吗?教师让每组学生自行寻找答案。约十分钟的讨论后,几个小组都主动举手讲述“光的折射”原理,讲解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会小于入射角,导致折射光线发生偏折,造成筷子折断的假象。

在这个实验中,教师的目的并不仅仅局限于给学生讲解“光的折射”知识,更是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实验,将知识进行内化理解,引导学生自己将“光的折射”知识点讲解出来,锻炼学生的物理思维,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三、开展探究活动,关联理解

初中阶段的物理知识看似分散,实则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打造思维型课堂,帮助学生串联思维,关联理解是最为重要的一环。教师通过开展探究活动,可以指导学生综合多节课的知识进行主题探究,帮助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考察事物现象和事物本质之间的物理关系。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测量平均速度”时,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分组展开探究实验,探究如何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帮助学生将前几课的知识点相互关联,并加深理解。在用刻度尺测量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时,部分小组的学生发现自己忘了在刻度尺使用前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导致小组拿的是有问题的刻度尺,直接用测量出的路程S套入公式进行了计算,求出了错误的物理量。经过这一次探究实验,学生们对物理知识有了自己的理解和想法,他们体会到观察刻度尺对于物理探究实验的意义,也明白了在物理实验的过程中,每一个看似微小的细节,都可能对实验的结果产生莫大的影响。严格遵守每一个实验流程,深刻理解每一个知识点,既是遵守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也是一个物理学者应具备的素养。

教师通过开展探究性实验,利用实验帮助学生串联知识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研究事物现象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联系,在整体上指导学生形成体系,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分析,提升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

四、解决具体问题,学以致用

构建初中物理的思维型课堂,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更要注重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反馈,将从生活现象内化而来的物理知识,回归到解决生活问题中去,提高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让物理成为学生前行的工具和助力,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机械运动”这一章内容之后,教师在章节复习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一列长度约750米的火车穿越中国最有名的隧道——陕西秦岭终南山隧道,用时约66秒,已知火车过隧道的平均速度约为284米/秒,试求终南山隧道的长度是多少?当知识从抽象的概念转变为具体的问题,学生的思维也被有效地调动了起来,纷纷思考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首先,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判断这一问题考察的是哪一知识点。学生通过回忆平均速度的公式,顿时领悟到这道题考察的是用求平均速度的思想去求火车行驶过的总路程。然后,教师指导学生关注问题中的细节,让学生观察此路程是否等于彼路程,很快学生又发现这个问题中的路程并不直接代表了隧道的长度,而是隧道的长度加上火车自身的长度。思路到了这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思维型课堂不仅要锻炼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实现物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知识循环,真正发挥物理这门学科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物理知识运用能力。

综上所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格外重要。教师通过列举生活事例、自主动手实验、开展探究活动、解决具体问题等教学手段,多措并举,构建思维型课堂,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思维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和物理核心素养。◆(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初级中学)

责任编辑:胡波波

猜你喜欢

初中物理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谈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艺术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