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2019-11-27宋雪诗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9年10期
关键词:酪酸梭菌活菌

宋雪诗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危急重症,不但病情严重且发展迅速,病死率高。近年来,受胆汁反流、胆系结石、酒精中毒、暴饮暴食等因素的影响,SAP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SAP可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威胁生命安全。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继发感染、营养不良、免疫功能下降、内环境紊乱、超高代谢等。研究显示,导致SAP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为胰腺组织坏死、继发感染、多脏器功能衰竭,其中继发感染主要是因肠道细菌发生移位所致[1]。以往临床主要治疗原则为抑制胰腺消化功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通过减少食物摄入降低胰液分泌。近年来有研究显示,由于SAP患者呈高代谢状态,对营养物质需求较大[2]。禁食会导致肠道菌群营养不足,破坏原有肠道菌群平衡,进而导致细菌通过肠黏膜进入机体,引发全身性炎性感染,因此临床治疗应在控制胰腺自身消化同时加强肠内营养。基于此,本研究就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肠内营养在重症SAP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2017年 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SAP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9~45岁,平均(36.1±6.1)岁;病因:胆源性10例,酒精性7例,高脂血症6例,无诱因6例。观察组男16例,女 13例,年龄 30~47岁,平均(37.2±5.6)岁;病因:胆源性11例,酒精性8例,高脂血症7例,无诱因 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全胃肠外营养计算所需热量,在3 L袋内加入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并按糖(4~6):胰岛素(1)比例给予外源性胰岛素。

观察组在排除肠瘘、肠出血、肠麻痹、肠梗阻等情况及纠正休克后,入院48~72 h内为患者放置鼻空肠营养管,空肠管使用鳄鱼夹夹持反复推送,空肠管头端置于十二指肠降部300 mm处,经X线检查确认,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酪酸梭菌活菌散经鼻空肠营养管注入,至可经口进食。主要能源:平均热量为4.184 J/ml的肠内营养混悬液,置管第1天输注葡萄糖液或等渗盐水200~500 ml;第2天,肠道逐渐适应后未出现不适感,将肠内营养混悬液作为主要能源,由少至多逐渐增加,即 20~40 ml/h逐渐增加至100 ml/h,总量从400 ml/d渐进增加至2 000~2 400 ml/d。酪酸梭菌活菌散(青岛东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14),2包/次,1次/d,经鼻空肠营养管将温开水冲开后的酪酸梭菌活菌散注入,对患者大便、腹部状况、体温每天定时观察,定期检查淀粉酶、血常规。两组患者均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发热、血淀粉酶异常、腹部压痛、腹痛和腹胀等持续时间以及血液指标、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血液指标:包括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8(IL-8)。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发热、血淀粉酶异常、腹部压痛、腹痛和腹胀等持续时间比较

观察组发热、血淀粉酶异常、腹部压痛、腹痛和腹胀等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发热、血淀粉酶异常、腹部压痛、腹痛和腹胀等持续时间比较(d,±s)

表1 两组患者发热、血淀粉酶异常、腹部压痛、腹痛和腹胀等持续时间比较(d,±s)

组别 例数 发热 血淀粉酶异常 腹部压痛 腹痛和腹胀对照组 29 8.8±2.2 13.3±1.3 10.5±2.4 9.7±2.6观察组 29 5.0±1.5 8.2±1.5 6.7±1.6 6.3±2.5 t值 3.64 4.05 4.31 3.84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淀粉酶、CRP、IL-8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淀粉酶、CRP、IL-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淀粉酶、CRP、IL-8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淀粉酶、CRP、IL-8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淀粉酶、CRP、IL-8比较(±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

组别 例数 淀粉酶(U/L) CRP(mg/L) IL-8(μg/L)对照组 29治疗前 1 217.5±287.3 395.3±169.2 73.3±12.3治疗后 168.7±42.1a 112.7±46.7a 49.5±10.3a观察组 29治疗前 1 154.3±321.4 398.4±164.3 74.6±11.7治疗后 116.5±32.4ab 61.5±27.5ab 31.3±9.6ab

2.3 两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21.5±4.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7±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7,P=0.04<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 10.3%(3/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7%(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74,P=0.02<0.05)。

3 讨论

SAP表现为胰腺弥漫性出血、组织坏死,该疾病起病急、病情险恶[3]。肠黏膜因为炎症反应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继而损伤肠道黏膜屏障,最终导致肠道功能衰竭。患者出现肠道衰竭后,肠道移位细菌和内毒素会入侵患者血液循环系统,发生肠道血液再灌注损伤,进而过度激活肠道巨噬细胞和肠道淋巴组织,释放多种炎症介质,中性粒细胞过量激活,会出现多脏器损伤,甚至器官功能衰竭,加重全身反应[4]。临床治疗以抑制胰腺分泌、控制炎症反应和肠营养为主。

肠外营养可降低高代谢反应,提高蛋白合成,恢复负氮平衡,提升免疫力,降低胰腺外分泌,从而实现保护胰腺组织的目的[5]。但需要注意,长时间肠外营养会导致肠道功能衰竭,出现机体二次损伤。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效果均优于肠外营养。有研究指出,发病后48 h内进行肠内营养可有效降低病死率、胰腺感染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6]。SAP发病3 h后肠道动力显著降低,同时腹膜会渗入大量血浆蛋白,导致细菌在6~9 h后发生明显移位,最终导致肠源性细菌大量繁殖。早期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可增加肠道内有益菌,控制腐败菌等有害菌增加,改善肠道菌群紊乱状况,抑制肠道毒素,降低肠道感染发生率,同时刺激肠黏膜免疫系统,增强机体免疫力,此外,丁酸是酪酸梭菌活菌重要代谢物,具有促进肠上皮组织再生和提高修复功能作用,可实现肠道微生态环境稳定[7]。

本研究中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而在殷景远等[8]的研究中,以54例S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28例患者采取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肠内营养治疗,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7.9%,与本研究结果存在差异,分析原因可能因为患者个体存在差异或样本数量较少,因此,可在今后研究中增加样本数量,进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观察组发热、血淀粉酶异常、腹部压痛、腹痛和腹胀等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后淀粉酶、CRP、IL-8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提示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肠内营养治疗SAP临床效果满意,这是因为在改善SAP患者全身状况同时,采用酪酸梭菌活菌散与肠内营养共同治疗,一方面可完整维持SAP患者肠屏障功能,促进其肠蠕动和胃黏膜血流灌注量,使其肠道正常菌群得到有效调节,降低细菌移位发生率,有效降低肠源性感染、肠道衰竭导致的死亡率[9]。另一方面可抑制炎症介质分泌,快速纠正营养不良,降低腹腔和腹膜感染发生概率[10],最终实现减少感染性并发症和提升SAP转归和预后效果的目的,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改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肠内营养治疗SAP,具有高安全性、低治疗费用,且并发症较少等优势。

猜你喜欢

酪酸梭菌活菌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的效果分析
酪酸梭菌-糯米复合发酵液对鼠伤寒沙门菌的抑制作用及其对鼠伤寒沙门菌感染小鼠肠道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的影响
死菌活菌,健康作用不一样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酪酸梭菌活菌散剂治疗小儿感染性腹泻对血清IL-6、PCT水平的影响
两种饲料添加剂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研究
抗艰难梭菌毒素B抗体可以预防艰难梭菌感染复发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新生儿喂养不耐受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