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便秘的效果评价
2019-11-27黄素毅陈洁连
黄素毅 陈洁连
53002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广西南宁
带状疱疹以老年患者常见,往往因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带状疱疹患者中约有9%~34%患者后续可发展至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1]。往往该类患者病程时间长,临床治疗效果较差。同时因身体疼痛、长期卧床等多种因素影响下,所引起各类并发症会影响到后续临床干预。带状疱疹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为便秘,因此,对上述患者早期合理予以有效治疗措施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以提高后续临床治疗整体疗效[2]。本文就带状疱疹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对便秘患者干预效果进行探究,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带状疱疹患者150 例。⑴纳入标准:①经过临床专业医师确诊为带状疱疹。②经过患者、家属同意后参与本次调查研究。③临床依从性高,能配合后续临床医护人员干预。⑵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不全者。②存在影响本次研究开展相关疾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男35例,女40例;年龄22~75 岁,平均(66.7±3.1)岁。观察组男32例,女48 例;年龄22~75 岁,平均(68.4±3.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对存在大便干燥及便秘患者,可予以灌肠处理或予以番泻叶4 g 添加400 mL 温开水浸泡15 min 后饮用,对部分存在便意患者护理人员可采取开塞露辅助通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综合护理干预:①排便训练:定期每日指导患者开展缩肛运动,可通过对肛门按压刺激肛门括约肌,建立排便机制,同时可训练患者在床上进行排便,此时可为患者提供安静、饮食排便环境,及时告知患者应定期排便,通过定期排便有利于大便顺利排出。②腹部按摩: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将双腿屈曲并放松腹部,后站立在患者左侧,将双手叠放在右下腹部,沿着结肠走向往上、左及下顺时针方向反复按摩,期间掌握力度,以腹部下陷1~2 cm为宜,期间控制按摩力度,直至患者出现便意。餐后0.5 h 后开展按摩,时间总计为10~15 min。③带状疱疹患者表现为神经痛,详细讲解疾病病因及疼痛机制,会随着疾病恢复减轻疼痛感。加强与患者之间沟通交流,期间保持语气温和。患者住院期间加强巡视,患者可感受到医护人员关心,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信息,治疗时间外可通过看报纸、读报纸及听音乐逐渐分散注意力。对不能耐受疼痛时可遵医嘱予以药物止痛。④运动干预:运动能提高肌肉张力同时可增强排便肌肉肌力,当患者病情稳定过后指导患者及早开展运动锻炼。此时可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并在病房内、走廊开展体操、慢步等。
表1 两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s)
表1 两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比较(±s)
组别 排便间隔时间(d) 排便时间(min)观察组 2.21±0.45 4.56±1.41对照组 4.12±1.12 7.56±1.71 t 13.704 11.722 P 0.000 0.000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进行统计。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排便间隔时间、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带状疱疹为一类急性炎症性皮肤病,所引起致病菌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往往临床常见特征表现为皮肤损害,累及至内脏人数偏少。文献报道提示[3],患者中约有8%带状疱疹患者表现为骶神经受累,约有一半患者表现为内脏神经受累,后续以排尿、排便功能障碍为表现。多数情况下,患者往往以疼痛、皮损作为首发症状,早期未引起重视,当患者表现为便秘、尿潴留等症状时才予以措施干预。研究表明[4],对带状疱疹患者早期予以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者便秘症状,改善预后。
本文研究表明,对临床带状疱疹患者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能缩短患者排便间隔时间及排便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对带状疱疹存在便秘患者开展排便训练,指导患者合理开展缩肛运动,可刺激肛门括约肌并建立排便机制,训练患者在床上进行排便,为其提供安静、饮食及排便环境。腹部按摩开展顺着结肠方向缓慢蠕动,期间控制按摩力度,直至患者出现便意。加强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管理,及时讲解疾病发展机制,缓解疼痛感。运动干预下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并在病房内、走廊内开展体操及慢步等,提高运动强度改善胃肠道蠕动[5]。
综上所述,对临床带状疱疹便秘患者开展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排便间隔时间及排便时间,改善预后,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