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要不要洗牙

2019-11-27沈笑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健康博览 2019年11期
关键词:洗牙牙结石刷毛

□文/沈笑驰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牙龈肿痛、刷牙老出血去看牙科,医生告诉你有牙结石,建议洗牙。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各种内心戏不停上演:医生,我每天早晚都刷牙,还要洗牙?刷牙都出血,洗牙会不会流更多?会不会把牙齿震松掉,把牙缝洗大?洗牙后牙齿会酸痛、易脱落吗?

医生为啥建议洗牙

虽然洗牙的确会带来出血和酸痛等不适,但是利大于弊。洗牙的专业名词叫做“洁治”,是医生用医疗器械将牙齿表面堆积的牙菌斑、牙结石以及色素清除干净的一种手段,它能有效预防龋齿、口臭、牙周炎等口腔疾病,也是治疗牙周疾病的手段之一,所以洗牙既是保健也是治疗。

每个人的口腔里都有微生物,它们会粘附在牙齿表面形成牙菌斑。如果不及时除去牙菌斑,就会在口中逐渐钙化,沉积形成牙结石。通常我们可以通过正确的刷牙去除部分牙菌斑,但是对于牙结石,刷牙就没有作用了。牙结石持续累积会不断刺激牙周组织,产生牙龈炎症,继续放任的话,炎症逐步向深层牙周组织发展,导致一种令人痛不欲生的口腔疾病——牙周炎。

牙周炎的危害

目前,几乎所有成年人都会面对牙周疾病的问题,维护口腔健康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重视的。先来看一组数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35岁至44岁居民牙结石检出率为96.7%,牙龈出血检出率为87.4%,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为9.1%,牙周炎是导致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现在,牙周炎已经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可怕的是,牙周炎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患者常常会感到咬合无力、钝痛、牙龈出血,有时还牙周脓肿,局部剧烈疼痛,严重影响着生活质量。除此之外,牙周炎还会引发各种身体问题。牙周感染可能是某些重要的系统性疾病或异常状况的一个重要的潜在危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及脑中风等)、早产及低体重出生儿、糖尿病、呼吸道感染等。

不良习惯导致牙周炎

前不久,一位43岁的患者徐女士因为牙齿松动来到门诊。经过检查发现,徐女士的上排牙几乎没有一颗完好,厚厚的牙结石在牙龈周围清晰可见,多处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人到中年却要面对整排上牙拔除的困境。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杜红江主任说,在他的门诊中,牙周病的患者比例非常高,十个成年患者约有九个有牙周问题,像徐女士这样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的晚期牙周炎患者也不在少数。牙周炎的发病与一些生活习惯密切相关:

●长期不重视口腔健康,刷牙方法不正确,认为洗牙没必要。

●平时爱吃巧克力、蛋糕等甜食,以及易粘牙的食物。

●牙周状况很差却没有及时治疗。

除了牙菌斑和牙结石之外,创伤性咬合、口腔不良修复体刺激、用口呼吸也可促使牙周炎发生。孕妇、吸烟者、糖尿病患者和牙列不齐者是牙周炎的易感人群。这些人尤其需要警惕牙周炎。

如何预防牙周炎

●每半年至一年洗一次牙

定期洗牙并不仅仅针对牙周炎患者,而是所有人,建议成年人最好每半年至一年洗一次牙。肉眼可见的牙结石通过基础的洗牙就可以了,但有些人的牙齿用肉眼看不出明显的结石,结石可能会躲避在牙龈下面,这时就需要深层刮除来去除。

●早晚正确地刷牙

虽然洗牙可以较为彻底地清除牙垢,但是良好的口腔环境更需要日常的维护。一般认为清洁后8~12小时会再次形成成熟的菌斑,所以我们一天应刷2~3次比较合适。

口腔里最容易堆积菌斑的位置是牙齿与牙齿之间的缝隙以及牙齿与牙龈交界的位置。所以正确的刷牙方式是,先将牙刷刷毛放于牙齿上方约3毫米的牙龈上,然后自牙龈向牙齿方向轻轻旋转。最好选择软刷毛或超软刷毛的牙刷,以便在按摩牙龈的同时,去除菌斑软垢,如果是刷毛尖端经过软化处理的牙刷更佳。此外,对于牙周炎易感人群,牙龈未退缩者需要掌握牙线的使用,已经退缩者则选择牙间隙刷或冲牙器辅助。

●早诊断早治疗

牙周炎的一些明显症状:

●牙龈出血、牙结石、口腔异味(口臭)。

●牙龈肿胀发痒,牙龈溢脓,牙龈萎缩,牙根暴露。

●牙缝大,食物嵌塞。

●咀嚼酸软无力,咀嚼疼痛。

●牙齿松动甚至脱落,门牙移位、牙缝越来越大。

如果出现这些情况都在暗示你已经有牙周病了,需要及时去牙科进行专业牙周检查、拍X片来明确诊断,不要等到症状严重了才去治疗。

猜你喜欢

洗牙牙结石刷毛
这4 个谣言,是不是你不肯洗牙的原因
洗牙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老年人最好用小头牙刷
老年人选牙刷讲究多
一把好牙刷的5个标准
牙结石的防治小常识!
牙齿上到底有什么?为什么要洗牙?
洗牙并非赶时髦 老人同样也需要
一种易清洗牙刷
牙结石考古与古代人类食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