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建议

2019-11-27李国杰

读与写 2019年18期
关键词:家庭家长孩子

李国杰

(山东省海阳市行村镇赵疃学校 山东 海阳 265100)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并称为教育的三大支柱。家庭教育曾经是中国文化的优势资源,孝文化、君子文化都是中国式家庭教育的正面结果。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这段话充分说明了家庭建设、家庭教育在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中的重要作用。

1.家庭教育的特点

1.1 家庭教育具有先导性。一个人最早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的生活环境和家长的言行举止,从小耳濡目染,会对中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家庭教育是中学生接受后继教育的过滤器。

1.2 家庭教育具有感染性。由于父母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彼此心心相通,情感的感染性就显得更为强烈,家长的好恶取舍常常决定着子女的行为举止。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这种情感上的感染作用有时是很强的。

1.3 家庭教育具有终身性。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的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教育对孩子的生活习惯、道德品行、谈吐举止等都在不停地给予影响和示范,其潜移默化的作用相当大,伴随着人的一生,可以说是活到老学到老,所以有些教育家又把家长称为终身教师。

2.家庭教育的误区

2.1 过分宠爱,包办一切。过分宠爱是很多家庭的通病,孩子有任何要求,无论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都无条件满足。孩子总能得到满足,他的抗挫折能力就无法得到锻炼,就容易形成孤僻、自傲、任性、自私等性格缺点。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于是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迟熟、不能忍让、也不懂自己照顾自己。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扼杀了孩子的能力发展。

2.2 过分专制。经常以高声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另外,为了发泄不满,孩子会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当孩子长大,他更可能会对父母存有怀恨的心理,把以往积压的不满,发泄回父母身上。

2.3 不对孩子因材施教。“因材施教”乃儒学大师孔子的教育原则,他强调要根据孩子的具体特点给予他们适当的教育。由于孩子存在个体间差异:有发展速度的差异,思维类型的差异,兴趣爱好的差异。有的家长不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与长处,总是盲目地拿学习成绩与别的学生进行比较,看不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更看不到孩子努力的那个过程,甚至用贬低孩子的方式去刺激孩子的自尊心,总是认为别的学生强,使孩子逐渐丧失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4 忽视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人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了许多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人生就像一项长跑运动,我们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经受挫折的勇气和良好的自我更新意识。其实真正的学习不是在学校,而是走进社会、融进社会的发展,适应社会发展的环境,不断的自立,自尊,自强不息。而现在的学生中却较多地存在着脆弱、依赖、任性等不良的意志品质,而家长似乎视而不见。家长往往无休止的满足孩子的欲望,不给机会或没有意识到让孩子锻炼克制自己的欲望,使孩子的意志品质在无形中弱化。

3.家庭教育的建议

3.1 为孩子建立良好的家庭环境。父母应该以言传身教及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孩子沐浴在和谐、文明、健康、宽松的家庭气氛中。为此,家长要努力做到:提高自身素质,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有一套能被孩子接受的家规;为孩子提供丰富的生活内容;做孩子学习上的助手,指导和帮助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利用一切机会锻炼和培养孩子的自理、自立能力和耐挫力。改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识,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

3.2 家长要了解、正视中学生的身心变化,适度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

(1)营造和谐的家庭情感气氛。

(2)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困难,坚持正面的鼓励和支持。

(3)学会倾听,分享孩子的喜怒哀乐。

(4)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在家务中成长。

3.3 要注意亲子教育。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

3.4 多给孩子创设锻炼的机会。孩子的成长也需要困难,没有困难的存在,就不敢迎接困难的挑战,就不会有坚强的意志,意志薄弱者是很难成材的。我们就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为孩子设置一些经过努力可以克服的困难,让他们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茁壮成长。比如,有的孩子不敢见生人,就应想方设法让他多见生人,鼓励他去独立办事;有的孩子懒散,不爱干活儿,就要严格要求,给他规定出作息时间表和每天必须做的家务活;有的孩子在学校里当选了干部,但又有点胆怯,不敢去挑这份重担,就要鼓励他去干、去闯,并不时了解他在实践中碰到的问题。在孩子解决困难的过程中,大人切不可急于去解围,应该给他们自己克服困难的时间。当孩子克服了困难获得成功之时,应该给予物质或精神方面的肯定、赞扬。使他们提高兴趣,坚定信心。

总之,重视家庭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也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如何对不同类型学生开展有效的家庭教育,前提是必须帮助农村家长更新教子观念,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为了共同的目标,教师和家长必须“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们的教育才有效益和希望。

猜你喜欢

家庭家长孩子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家长请吃药Ⅱ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