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蒂双花,文言共发
——以《三峡》为例
2019-11-27王慧
王 慧
(江苏省泗洪姜堰实验学校 江苏 泗洪 223900)
1.融“言”于“文”,在教读中感悟文本内容
崔学古曾在《幼训》中提出,读书要“毋增,毋减,毋复,毋高,毋低,毋疾,毋迟。”作为“学习语言语感教学派”的创派和代表人物,洪镇涛老师认为,学习语言的正确途径是指导学生对语言材料的直接感受、领悟、积累和运用。于永正老师主张的“三本五重教学法”(以人为本、以读为本、以创为本,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1],就强调了“读”的功效。语文教学就是要以学生反复诵读为课堂主线,就是通过多种方式联系学生已有经验来领悟课文的新知识。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读”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1.1 朗读课文,感受课文句式整齐、声韵和谐的特点。
(1)出示原文,对学生朗读提出明确要求,如停顿、重音、声调。(原文略)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教师把整篇文章范读一遍,一是解决学生预习时遇到的生字;二是能让学生整体感受读《三峡》时该有的感情基调。
(2)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朗读节奏、停顿、重音)。
(3)指名朗读,教师进行评价指导。
1.2 疏通文意。
(1)默读课文,提出疑问。
(2)互助合作,探究词义。
(3)学生质疑,教师释疑。
(4)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第三单元导语:“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内容大意。”可见借助课本注释和工具书来疏通文意也是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1.3 反复诵读,欣赏《三峡》美景。
(1)互文句译读。带学生回忆“秦时明月汉时关”,句子翻译为“秦汉时的明月和秦汉时的关隘”,这句运用了互文的手法。教师引导学生了解“互文”手法,在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如“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这两句的意思是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2)夸张句品读。“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七百里长的三峡中,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没有中断的地方。像这样运用夸张修辞的句子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3)三峡景美读。师读“素湍绿谭,回清倒影。”意思是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两岸上的山色。眼前展现的是一幅颜色鲜明的美景,写的是三峡的水。然后请学生找写三峡美景的句子,如“绝多生怪柏”意思是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这句既写了三峡山的极高,也写了柏树极怪。
“叙事性强、情节起伏的文言文的可以分角色诵读;抒情性强、文句绮丽的文言文可以配乐诵读;论证严密、逻辑性强的文言文可以高声齐读”[2]以上《三峡》的教学设计时从诵读入手,在诵读中体会三峡美景,在不断朗读中解决字词句基础知识,在熟读中品析文字特色,在朗诵中赏析三峡美景。这样的教学过程就能把“言”的学习和“文”的品味结合起来。
2.“文”“言”合一,在积累中形成系统
大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举一反三,练就阅读和学做的熟练技巧。选入统编版教材的文言文作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例子,“例子”就是教材中“言”,侧重于字、词、句法、文化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理解、积累到学会运用,致力培养学生的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王荣生老师也指出教师教学文言文需要教会学生积累。“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知识积累是能力提高的基础。那么一般情况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呢?笔者认为从以下三步着手。
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勾连旧知。
第二,要求学生整理概括。
第三,资源整合。
古今异义,比如“或王命急宣”的“或”古义是有时,今义是或者;“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古义是表假设关系的连词,即使,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虽然。
词类活用,“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的“奔”是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回清倒影”的“清”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空谷传响”的“空谷”是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晴初霜旦”的“霜”是名词作动词,下霜。
第四,独立完成课后练习。进行文言文练习的时,不翻工具书,自己独立完成。这样就可以对学到的知识进行及时的巩固。教师分析后,把重点和学生易错的字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归纳整理。比如在教学《三峡》时,让学生背诵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并找出文中的哪些句子和诗中的句子在意思上相对应。这个环节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语文教学过程本质时曾经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学过程无非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文言文的教学意义不仅在于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于通过作者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和道德情操。文言文不能“因言忘文”也不能“因文忘言”,在“学文”时“教言”,在“习言”时“品文”,“文”“言”结合,使学生在文言学习上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