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研究
——父母的力量

2019-11-27陈雨明

读与写 2019年18期
关键词:侄女育儿读书

陈雨明

(浙江省乐清市智仁乡寄宿小学 浙江 乐清 325600)

1.作为爸爸

我现在是一个5周岁大的孩子的父亲。在老婆怀孕期间,我就有看关于育儿方面的书籍,比如:《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站在孩子的高度》、《守护孩子的幸福感》等。这些书,一个核心的理念就是:尊重孩子,爱孩子,顺“其”自然发展。在孩子出生后,我尽量不在她面前大声斥责,仔细观察她的面部表情,用心琢磨她的肢体语言,耐心倾听她的“咿咿呀呀”,让她感受到我爱她、疼她,并尊重她。

《站在孩子的高度》这本书这样写到:建议孩子每天晚上入睡前,爸妈轮流给孩子大声读书,这是开发倾听能力和语言能力的好方法,而且有助于培养孩子阅读的爱好。要知道,读书是激发思维开发智力的最佳途径①。于是,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每天晚上洗完澡都跟女儿一起“读”她的小本书:《人物》、《蔬菜水果》、《动物》、《生活用品》、《交通工具》等。有时候女儿会自己拿着她的小本书,“咿咿呀呀”且手舞足蹈地跟我说叫我读给她听。

而她的大伯却说孩子这么小有什么关系啊,等她再长大一点,你再好好教她也来得及。于是,我松懈了一段时间,洗完澡就打开电视给她看,自己则在一旁整理房间。几天过去了,我就觉得哪里不对劲了。有一天,我拿着女儿的小本书示意她来跟我一起读,她非但摇头,还把书仍了。前两天不是还很喜欢吗,怎么一下子就翻脸了?我正纳闷呢。回头一想,应该是这两天没有跟她一起读书,让她看电视的原因。

原来,父母对这么小的孩子的影响也如此之大。之后,每天晚上洗好澡,我不再给她开电视了,也不再忙碌自己的家务,而是让她跟我一起读书,她要是发脾气不读书,我也不强求,就给她玩具玩,而自己则在一旁坐着大声朗读,以求吸引她的注意力。她玩了一会,就觉得我的大声朗读好像很好玩,就会凑到我的身边来,坐下来,跟我一起读书。还好发现得早,纠正得也及时,现在女儿又重新爱上她的小本书了,我很欣慰。

2.作为叔叔

我有一个六岁大的侄女,现在上幼儿园了。一天,我去幼儿园接她放学,老师告诉我,她上课时坐不住,学习很被动,饭也不好好吃。

我反思这几年家里人对她的教育,用“太宠了”这三个字概括最为准确。因为她是我家里唯一的小孩,所以不管是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我这个姑姑都很宠爱他。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把他当小皇帝一样的捧着。可是,这样究竟是好还是坏呢?答案已经不言而喻了。过分的宠爱不是爱孩子,而是害孩子!

为此,我召开了紧急家庭会议,讨论有关我侄女的教育问题。最终达成一个共识:对症下药,该怎样就怎样,全家总动员,谁都不能破坏规则。

2.1 吃饭挑食。我家侄女从小就不好好吃饭,一小碗饭起码吃半个多小时。她的爸爸、妈妈、爷爷和奶奶,每天为了让她多吃一口饭用尽了招数,不是承诺给他买什么,就是夸她有多棒,实在不行,就大声斥责要求她必须张嘴吃,不然就棍棒伺候。

我们家现在的做法是:如果她不吃饭,我们也不管她,自己吃自己的,谁也不去强求她吃,就让她饿着,什么吃的也不给。两次三次下来,她知道不吃饭的结果就是没得吃,要挨饿,所以后来不管多少,她都会吃一点。现在吃饭,她又比之前有了更大的进步,餐桌上有什么就吃什么,不再唠叨说自己这个不爱吃,那个不爱吃了。

事实证明:在吃饭的问题上同孩子斗狠比犟,父母没有不败的②。翻阅斯巴克先生的《新育儿百科全书》,我归纳了以下几点针对厌食孩子的具体指导:

(1)家长改变态度。在孩子吃饭问题上态度平淡,吃多了不表扬,吃少了不批评,让孩子不再因为吃饭而感觉有压力。

(2)如果孩子已经出现厌食症状,不要指望他十天半个月就能恢复。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这份耐心不是来自你强压焦虑的暂时的镇静,而应该来自你正确认识后彻底的坦然。

(3)不要在各种食物间划杠杠,不能说这个有营养要多吃,那个没营养要少吃。饭菜的营养要靠家长在做饭时调节,拿上桌的食物就要允许孩子自己选择。

(4)让孩子自己吃饭,不要喂。

(5)不要和孩子在吃饭问题上谈条件。

2.2 不爱学习。这个习惯真的是很难改。一个人不可能既讨厌一件事,又能把一件事做好。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教育中“目的和手段分离到什么程度,活动的意义就减少到什么程度,并使活动成为一种苦工,一个人只要有可能逃避就会逃避”③。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家长越要求孩子用功学习,孩子越对学习提不起兴趣。

孩子的习惯是我们父母慢慢培养出来的。我们作为父母不要总是去责怪孩子,强迫孩子,而是应该反思自身,有没有身体力行,给孩子做个好榜样。

注:

①刘维隽.《站在孩子的高度》,作家出版社,2011年1月第1版,21页.

②(美)本杰明·斯巴克.《新育儿百科全书》,翟宏彪等译,今日中国出版社,1989年第1版,429页.

③(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2版,117页.

猜你喜欢

侄女育儿读书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偷偷摸摸育儿
闻侄女考取清华大学
会省钱了
意大利人交际理念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