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的概述及培养方法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18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思维数学

李 晖

(吉林省柳河县第九中学 吉林 柳河 135300)

数学是一门较为严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目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和关键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构成内容。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比较被动,学生的数学思维尚未得到有效提升,教学效果较不理想。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数学思维培养这一问题,采用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开阔学生的眼界,进而充分满足素质教育的需求。

1.数学思维的概述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高级认知活动与能力,从信息论的理念来看,思维是通过对新输入信息和存储信息进行心智操作的过程。数学思维能力指的是学生利用数学观念达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目的。化归、分类、函数等均属于数学思维能力。在数学思维能力中联想力与数字敏感度是影响能力发展的两项重要指标。通过教学手段使学生逐渐掌握数学的模式化、抽象化特征,并将这种模式化思维能力运用于其他学科与生活中,实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目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数学思维能力要求其会观察、比较、实验、分析、概括以及抽象,同时还能够利用演绎、归纳和类比的方法进行推理,将自身的观点准确、系统地表达出来,并且能利用数学的概念、方法和思想分析和辨明数学关系。

2.数学思维的培养方法

2.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初中数学是系统化、递进式的学科,在学习内容方面,数学相对而言比较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较低。一方面,教师要利用多种信息交流方式强化与学生的交流,深入地了解不同学生的性格以及学习特点,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教师要利用辅助工具、多媒体技术设备等丰富初中数学教学的课堂形式,以直观、多样的方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当学习等量交换的概念时,教师可以在理论讲解的同时,融入故事教学的方法,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引入等量交换的概念,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理论知识更加生动地呈现。

2.2 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作为学习的主动者,学生对于学习的态度、学习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以后的教学质量,所以在日常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热情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味输出,机械灌输教学方法,不停地授课,使学生的学习进入一种消极模式。学生将课堂当作一个做任务的地方,普遍觉得数学的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导致课堂效果尤其差。要想从根本上改善这样的教学模式,要求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

2.3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俗话说的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过程中,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问题”就是这样良好的一个开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理论知识讲解,在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陪衬开展灌输式教学,这样的教学形式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影响下,学生往往不能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而要想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思维的训练。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教材进行充分的钻研,能够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的教学内容来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来“找茬”,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思维习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现课本上的错误,发现教师在讲课中的错误,利用错误来启迪学生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2.4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目标,通过对以往的教学经验进行研究,教师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应当尝试用创新的观点组织教学,弥补传统模式的漏洞,产生强劲的动力。例如,在“平行线的公理与性质”的教学中,主要引导学生了解直线平行的性质,以及如何判定直线平行。这些知识涉及比较多的定理,而许多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对定理进行记忆,学生并不知道这些定理由何而来,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十分不利。教师要优化教学设计,既要引导学生了解浅层的文字内容,也要引导学生理解深层的内涵。于是,教师首先在黑板上画出两条平行的直线,让学生通过量角器、直尺等工具找到图形中的数量关系。这时,学生会有一些简单的收获,并且提出一定的猜测,教师则可以借助这些猜测,引导学生进行进一步探究,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验证,从而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推理过程,从思维角度形成有效理解。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深入了解公式定理的研究过程,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2.5 在数学推导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全面思维。作为数学教师,要想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全面思维,在实际数学教学中,就要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这样能够有效地实现思维演绎和数学推导的目的,长期下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数学推导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合理地发挥学生自身的作用。比如,教师在讲解关于“零指数幂”这节内容时,首先就需要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关于指数幂运算规律和相关的性质等基础内容,进而逐渐引导学生推导和演绎数幂的结论。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综合能力,还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赖于教师的循循善诱、精心启发。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积极地探索,如何利用科学有效的方式,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思维数学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培养思维能力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