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探究

2019-11-27庄小梅

读与写 2019年18期
关键词:数感思维能力素养

庄小梅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紫山中心小学 福建 惠安 362100)

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是指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将数学本质、数学四基、数学四能以及数学思考在更高层次上的综合、抽象与概括。将数学思维内化为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即在生活和学习中可以有效运用这些数学知识、逻辑、方法和思维来观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加深对自身的认知。

1.数感的培养

数感是人对于数及其运算的一般理解和感受,这种理解和感受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活动的组织来培养学生的数感,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出相应的贡献。

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为了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数学意识,也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感,更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下面的情境,即:商场门口贴着的营业时间是9:00~21:00,有学生说是上午9点到下午9点;有学生说21点是几点;还有学生说21点在表盘上的位置应该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情境展示,引导学生对上述的问题进行思考,并结合教材对“24时计时法”进行自主学习。之后,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几个相关问题进行了再次的思考,即:

(1)某饭店的营业时间标记为:中午11:00~14:00,晚上17:00~20:30,思考:你知道20:30是几点吗?该饭店的营业时间从下午_____到晚上______;共营业了多少时间?

(2)小明晚上8时睡觉,第二天早上6点起床,思考:小明一共睡了_____小时。

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自主解答,这样的过程不仅体现了数感的应用作用,也锻炼了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而,使学生在数感的形成以及利用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2.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2.1 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是学生创新意识形成的基础,所以,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教师要通过相关活动的组织来有意识的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以为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以及思维的拓展做好前提性工作。

例如:营造开放环境,该活动的最大价值就是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知识灵活应用的能力。如:在教学《面积》时,为了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下面的学习活动,即:调查:(1)选择自己家里的一个房间,自主测量房间的长、宽。(2)了解市场上瓷砖的规格和价格。(3)计算:该房间能用多少块这种规格的瓷砖,大概花费多少钱?

在这一实践综合应用活动的开展中,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的关系,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之于生活的含义,而且,学生在这种自主思考、自主实践应用中也能发散思维,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2 比较性思维的培养。所谓的比较性思维是指让学生在对比中掌握知识,在比较中加深印象,进而,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也有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搭建比较的平台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大幅度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

例如:在教学《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时,我组织学生对下面的两个练习题进行了对比计算,即:

45+23=______;27+16=_______

4.5+2.3=______;2.7+1.6=______

……

组织学生先借助已有知识对整数的加减进行计算,之后,在尝试着对下面相对应的小数加减进行计算,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理解这部分知识,掌握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的规律,也能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3.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数学活动教学所关心的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爱好、兴趣等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动手操作活动。比如,在进行有关图形与几何的教学时,学生通过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等操作活动初步感知所学知识,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通过亲手操作获得数学感性认识,为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

数学学习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很多现象都与数学有关;另一方面,数学又反作用于生活,数学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原型。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带有“角”的事物,学生可能会列举出红领巾、三角板、屋顶等事物,借助这些事物直观帮助学生初步感知“角”。对“角”的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认识角、会画角、知道角能判别角的大小,还要培养学生用“角”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发挥数学的应用价值。如在“角”教学完成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发现更多的“角”,用“角”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猜你喜欢

数感思维能力素养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培养思维能力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