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养成
2019-11-27杨彩红
杨彩红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东郭学校 辽宁 盘山 124100)
1.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们不难发现,课堂变得活跃了,学生勇于提问,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可是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的回答还没完,另一部分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喊道:“老师,我说,我说……”当教师指名某位学生回答时,其他举手的学生都垂头丧气地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做起自己的事,即使发言的学生讲得绘声绘色,学生也不会倾听。课堂上可以对学生听的姿势给予认真指导。如: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上或老师出示的教具,不看发言同学的脸,做到神情专一。
在合作的数学课堂中,学生们倾听最多的还是同学的发言。课堂上一双双高举的小手是急切的,教师只能有所选择地叫几个同学发言,虽然指名具有很强的随机性,但也有一定学问。我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学生学习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我在所任教的两个班级中均出示这样一道题:长方体的棱长之和是144分米,它的长、宽、高的比是8:6:4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当时,这两个班都有学生做错,而且错的人数差不多。在(1)班讲评时,我是让做对的同学直接讲-遍就结束了,而在(2)班讲评时,我先让做错的同学说你是怎么想的?使学生知道他们做错的原因在于把144分米米误认为是一条长、一条宽一条高的和,我就重点指出这里的“144分米”到底指的是什么?再请做对的同学说说应该怎么做,而后各小组讲述解题过程。第二天,我又在两个班中出示同一类型的题目,结果(1)班正确率71%,而(2)班正确率达到了得95%。从这个实验可以看出,在课堂中不一定非要让成绩好的学生先回答,有时也让学习吃力的同学先来说,让他们倾听错在哪儿,应该怎么去做,这样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疑惑之处,促使他们更快地进步。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重视教师的提问,更为重要的是要为学生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勇于质和提问,摆脱教材的束缚、思维的禁锢,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这样才能让学生深入思考,展开富有创造性的认知活动,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思考。如,在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提出了三个问题,学生通过用尺子测量长方形、正方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得出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结论。我看到很多学生好像要话说,此时我并没有无视学生异样的眼光,而是微笑着鼓励学生有什么不同看法表达出来,将教学的话语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发言。此时,就有学生提出不用尺子量同样可以导出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点,如,图形对折或者直接对各边进行比较等等。学生并没有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能够真正地体现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与能动性,能够结合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从多个角度来展开思考,实现了对知识与经验的重新加工与整合。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学会思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独立思考习惯。
3.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受到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数学课上,我们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合作学习,不要受我们自己预设的时间影响,以教师为中心,有的小组合作学习三五分钟还没有成功就草草收场。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问题的设计,由易到难,让学生互相帮助,形成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表象。这些,不是几分钟所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应放手让学生合作,以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哪怕是这节课内容没上完.也不要把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缩短。因此在合作中,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时间在恰当的情境中实践、思考、讨沦、交流。给孩子一片空间,让他们自己向前走! 例如,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在除数是整数的基础上,让学生带着如何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以及如何写竖式等问题进行自学的例题。小数除法的关键是把除数由小数变成整数,但不能影响计算结果。书中介绍了两种方法。其一,是通过单位换算,使除数变成整数,但是,计算后需要再次换算单位;其二,是利用商不变的性质,除数扩大成整数,同时被除数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学生都会单位换算,也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因此,自学时能理解。然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与尝试。经过尝试练习,学生会感到在两种方法的选择上,后者更有利。通过自学,学生经历了算法的学习过程,及算法的优化,使其通过自学来获取到要学习的知识。
总之,学习习惯只能在教学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改步伐,选择最能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重要的是学会了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