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游戏还给孩子
2019-11-27陈怡妹
陈怡妹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东铺头中心幼儿园 福建 漳州 363000)
游戏,《教育大辞典》解释为:“儿童的基本活动。是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通过模仿和想象,反映周围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1]游戏是幼儿园最基本的活动,能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体验,符合幼儿的意愿,满足其心理与身体促进性需要的过程。
关于游戏的定义及其对于幼儿的重要性,一直以来都是教育研究者非常关注的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理念一脉相承,再次强调了幼儿的活动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这极大地促进了幼儿园各种游戏的发展。然而,在实践中,一线教师对幼儿园游戏开展和指导还是存在各种各样的困感,现例举如下两点。
1.游戏是否要按成人经验教
在观察幼儿游戏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努力地引导幼儿还原真实生活,教他们怎么去游戏。比如,在商店游戏中,告诉幼儿,商店要分“售货柜台”“收银柜台”“保卫”“仓库”等;购物时应该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再干什么;收银台怎么用?售货员该说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教而不放手让幼儿自己玩呢?
笔者做过这样的尝试:教师先不要教,让幼儿自己探索游戏的玩法,可幼儿的游戏常常让人感觉玩得不够“好”,玩得不“对”,该怎么去引导孩子呢?带着疑问我咨询了专家,专家反问我:为什么会觉得幼儿的游戏玩得不够“好”?玩得不“对”?你觉得幼儿玩游戏要玩到什么程度的还原现实生活才算好?
专家的反问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为什么会常常觉得幼儿的游戏玩得不够“好”,玩得不“对”而需要教呢?再次翻阅游戏的相关书籍,我觉得这也许是我还没有较好理解游戏的本质。我一直认为,游戏是现实生活的反映,那么幼儿的游戏就应该反映生活、再现生活。否则,我就会觉得幼儿玩的“不好”,就要去纠正,并教给幼儿“正确的玩法”。然而,游戏到底是什么?众所周知,游戏虽然来源于生活,却又不同于生活,是儿童对生活的虚拟反映,或者也可以说是其对生活懵懂的认识。比如说娃娃家游戏,妈妈是在做饭、洗衣服、照顾宝宝,爸爸是在看电视、看报纸,宝宝在吃饭、玩耍。这是我们成人固有的思维经验,并不是孩子的。现在的孩子的经验和教师认知存在一定的差异。也许幼儿模仿的爸爸并不是在看电视,而是家务的主要承担人。如果放手让幼儿自己玩,爸爸在家里做什么?每个幼儿扮演的爸爸都会有不同的状态呈现,折射的是每个家庭的不同教育理念和家庭的不同分工,游戏会出现更多种可能。比如,妈妈可能在“做微商生意”、“加班写论文”、爸爸可能在“照顾小狗”“打麻将”“和朋友聚会”等。这个时候可能还会出现和妈妈一起工作的叔叔阿姨、爸爸的朋友还有小狗等角色。那么角色的越来越多样化且人物分工越来越明确。如果孩子们商量着娃娃生病了,或者娃娃过生日了,那么游戏情节便自然展开了。这样开展的游戏,显然和教师教给幼儿怎么扮演爸爸、怎么扮演妈妈、如何担任宝宝等会不一样,但他们是在真正自主地游戏,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而不只是在被动地执行教师的指令,实现教师的意图。
我的观点是:幼儿的游戏不必教。如果幼儿还不会玩,说明他们还不具备相关的生活经验,那为什么非要幼儿玩这个游戏呢?如果幼儿游戏中的行为和成人的认知或者和生活常理不一致,其实我们也不必较真,因为这只是玩。教师须知,这种不成熟的表现。才是孩子对生活的“真”体验。
综合以上所诉,我认为教师在游戏中无需按照自己设定的游戏玩法区教给孩子怎么玩?怎么去达到游戏的目的?可以把重心转移到观察幼儿是如何做的?他们在其中发展了吗?发展了什么?需要我们提供帮助吗?就像在娃娃家游戏中,孩子们可能刚开始没有按教师的设定分出“爸爸”“妈妈”和“宝宝”等角色,但是他们在游戏的吵吵闹闹中自然而然的就有了分工,比如在争取厨房玩具的时候自然而然的会说出“今天轮到爸爸做饭,我是爸爸”这类的语言。这九发展了幼儿的社会交完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故而教师可以在幼儿中看看幼儿会发展什么目标,而非设定固有目标让幼儿发展。
2.教师在游戏中如何进行指导
如若像以上所诉,幼儿的游戏无需教师设定玩法和教习,那么面对幼儿多样的游戏行为,教师该如何引导呢?
有这样一个案例:区域游戏时间开始了,四个孩子选择了娃娃家,做饭、整理房间、给宝宝洗澡等,在娃娃家里面玩的起劲。由于那时候手足口病爆发,班级里面很多孩子请假,有这个经验,娃娃家里面的“妈妈”突然跑过来对我说:“宝宝好像生病了,你看喉咙里面红红的泡泡”我惊讶的说:“真是糟糕,拿我们要怎么办?”我满怀期待的等待游戏新发展,认为孩子们应该会开始请医生、照顾生病的宝宝和开始“消毒”家里等情景。可这个幼儿把“生病的宝宝”带回娃娃家,放在床上,玩起了新投放的衣架,教另一个幼儿折叠衣服,挂衣服,玩的很专注、交流也很多。完全把“娃娃生病”这件事忘得一干二净。面对这个情境,我纠结起来:我是该提醒他宝宝生病了,我们该怎么办?,还是让他继续教习另一个幼儿挂衣服,让他们继续交流?显而易见,继续玩“娃娃生病”这个情节能推动整体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对于幼儿的各项发展也更好!开始教习叠衣服和挂衣服是幼儿自主的选择,也能促进幼儿语言、动手能力和社会行为的发展,对于现下情况也是幼儿更加有兴趣的游戏行为。我认为当孩子发现更加感兴趣的游戏行为,教师应当给予支持。
这个时候我该选择怎样的指导策略?选择怎样的指导策略,其实就是教师选择在游戏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对大多数教师来说,“幼儿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是教师比较喜欢扮演的角色,设定游戏需要达到的目标、指导幼儿的玩法,成为教师指导幼儿游戏的关键。可是这样的干预真的就是幼儿需要的吗?能引起幼儿兴趣?对幼儿发展有必要性?其实,我认为游戏指导教师把自己定位于“合作者”和“支持者“而不是“指导者”,更利于孩子游戏的开展。“合作者”和“支持者”的角色进行指导属于隐形指导,可以站在幼儿的角度看待问题以及幼儿所需要的帮助。“指导者”偏向于显性指导,容易引导幼儿往教师需要的游戏方向走。教师可以提醒幼儿、供幼儿参考,幼儿可以选择是否接受教师的提醒。比如:在上面娃娃家的案例中,幼儿放弃“宝宝生病了”这个情节而转向挂衣服,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醒一下,“我们的宝宝生病了,需要你们的帮忙”这样就可以了,至于幼儿是否延续“宝宝生病了”这个情境继续推进游戏,抑或是继续交流叠衣服、挂衣服,由幼儿自行选择。由此,我建议教师把活动的主导权和决定权还给孩子,由幼儿自行决定游戏行为。
最后,借此机会呼吁能有更多的教研和研究能与一线教学相结合,给予一线老师更多的理论支持,解除教学中出现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