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对策

2019-11-27劳泳匀

读与写 2019年28期
关键词:说题气球计算能力

劳泳匀

(广东省江门市美景小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计算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接触最多的内容。《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许多学生虽然掌握计算方法,却往往还会计算错误,计算的准确率很低,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对文字题,应用题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严重阻碍了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因此,怎样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突出问题。

计算过程中,低年级学生常常会出现写错数字、漏写符号、加法忘了进位、减法忘了退位、将加法当成减法、将除法错当加法、混淆运算顺序等错误。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干扰着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以及教师的正常教学。仔细分析学生的作业以及其他练习,发现学生计算错误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下面我们从这两方面谈谈解决措施:

1.计算方面

1.1 抓好基础训练。强化口算基本功训练,培养记忆能力。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是笔算的基础,又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和笔算都离不开瞬时或短时记忆。我们必须扎扎实实的抓好学生的基本口算练习。一年级上学期学习10以内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在计算的同时找到出计算的规律、方法,比如教学9加几这一内容时,将9+9=18、9+8=17、9+7=16、9+6=15、9+5=14、9+4=13、9+3=12、9+2=11这些算式竖着写,让学生去找第二个加数与和的个位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乐趣。为了避免产生厌倦情绪,可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进行,如“开火车”、“接力赛”、“对口令”等等。如此持之以恒,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短时记忆力,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1.2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在教学中,教师应从自身做起。读数、写数速度不宜太快,板书简洁明了,书写工整,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首先规范书写格式,把数字写清楚,避免出现把“6”写成“0”,把“4”写成“9”等情况;在笔算进退位加减法时,注意数位对齐,注意书写进退位的“1”。其次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的习惯,看清题目的要求,弄清题目的算理、运算顺序。比如在做比较大小39+4○20+20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先在39+4和20+20下面写出计算结果再进行比较,这样可避免口算出错导致做题错误。培养学生认真检查验算的习惯,要求列算式后要先核对再计算,每计算一步要进行检查,以免走弯路,浪费时间。比如在做口算30+(29-9)这类题目,要求学生写出计算过程,每做一步就要检查,看数字、运算符号是否写正确。

1.3 组织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减弱定势思维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思维定式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而低年级的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很容易受思维定势的负面作用的影响。针对学生容易产生思维定式的特点,组织他们对相似的法则、算式进行辨析。如同级运算与两级运算的顺序。为了突出容易混淆部分的辨析,可采用相同数据编题,引导学生揭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通过适当的练习给予强化。如在“35÷7,42÷6,72÷8”等题后夹一道“30+5”,多做这方面的练习,减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

2.解决问题方面

2.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低年级教材最大的特点是图文并茂、形式多样,它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既要求学生能解决问题,又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低年级学生的听觉比较发达,但视觉较弱,要注意阅读材料的视觉训练,培养学生看图、读图,搜集整理有用的数学信息解决问题。老师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图画的顺序,培养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学会以数学的角度观察图画,先看什么,后看什么,利用这些条件可以求什么?比如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课时,首先要观察没有文字出示的主题图,指导学生从左到右有顺序的观察。得出,图上有一个小丑在卖气球,全图一共有15个气球,小丑手上有6个气球,有5个小朋友在买气球,小朋友手上一共有9个气球。然后再指导学生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或者提出小丑手上还剩多少个气球等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2 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让学生从小就会找数量关系,最重要的是理解题中的已知条件是什么?有多少个已知条件?问题是求什么?让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学会筛选利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问题。在一年级的教材中就有到这样的题目:图书室一共有96本书,其中故事书有30本。上周共借出4本书,图书室还剩多少本书?这题目首先要学生找出已知条件有3个,问题有1个,再让学生根据问题删选有用的已知条件解决问题。而在这同时我要还求学生养成良好读题的习惯,一遍不懂读两遍,多读几遍,在读的过程中拿笔在题目上做标记,有用的主要的信息可圈起来、画个“△”或者画下划线等提醒自己。刚刚的例子中,指导学生把已知条件中的“96本书”、“借出4本书”,问题中的“剩多少本书”画个下划线,以此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能力。

2.3 培养学生说题能力。说题就是让学生把自己脑子里想的转化为语言表达出来。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让学生说题,特别注重图形题目的说题。应用题包含的知识、内容比较丰富,在指导学生解题时,一般要求学生读题,讲述题意或者要他们补充条件,提出问题。课堂中我先引导学生如何说题,再让学生自己说题,或者采用让理解能力较好的学生带头说题。力求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说题的能力,基础较差的学生特别要让其多说,采取自己说、同桌说、小组说的形式。经过反复的说,头脑里就出现了解题的思路,在列式解答就迎刃而解了。通过加强说的训练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恒心,我们要遵循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多种方法调动学生计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猜你喜欢

说题气球计算能力
说题:有声的数学作业
——作业改革探索与实践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策略
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找气球
一题多变之有效说题
气球
一样多的气球
有趣的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