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2019-11-27李彩福

卫生职业教育 2019年23期
关键词:护生学习态度教养

樊 星,李彩福

(丽水学院医学与健康学院,浙江 丽水 323000)

学习适应性是指根据环境及学习需要,主体努力调整自身从而达到与学习环境平衡的状态[1]。也有学者认为,学习适应性是个体为获取良好学习效果从而克服困难的倾向[2]。伴随着护理教学专业性和难度的上升,加之学习过程中环境的改变,护理专业学生会承受较大的学习压力,需要长期的调整过程去适应这一变化[3-4]。因此,学生需要采取合适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来适应内外环境的要求,保持心理平衡[5]。良好的学习适应能力不仅能够增强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业成就感,更能使他们以自信、积极的心态投入未来职业生涯中[6]。本研究旨在描述护理专业在校本科生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现状,并探究二者间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丽水市某大学护理专业1—3年级在校本科学生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在校护理本科生,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标准:因休学、病假、实习等不在学校者。本研究共纳入419名在校护生,一、二、三年级分别为149人、138人和 132人;年龄 18~24岁,平均(19.17±1.22)岁;男生21人,女生398人;汉族396人,少数民族23人;城镇护生207人,农村护生212人;独生子女110人,非独生子女309人;父母对子女教养方式为专制型41人,民主型274人,放任型104人;自主自愿选择护理专业150人,非自愿269人。

1.2 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问卷 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性别、年龄、年级、民族、家庭经济状况、父母文化程度及教养方式、选择护理专业原因等情况。

1.2.2 大学生学习适应性量表 该量表由冯廷勇等[7]编制,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回答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计分1~5分,分数越高表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越好。本量表共包含29个条目5个维度,分别为学习动机(8个条目)、教学模式(7个条目)、学习能力(6个条目)、学习态度(4个条目)和环境因素(4个条目)。量表 Cronbach′s α系数为 0.86,各维度系数为0.77~0.86。

1.2.3 简易应对方式量表 该量表由解亚宁[8]编制,分积极应对(12个条目)和消极应对(8个条目)两个维度,共20个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回答从“从不采用”到“经常采用”计分0~3分。本研究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2,两个维度系数分别为0.87和0.77。

1.3 调查方法

2018年10月,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后以班级为单位发放问卷,进行集体施测。问卷填写前由调查员统一说明本次研究的目的和注意事项,并保证数据信息的机密性。在取得研究对象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填写时间为10~15 min,共发放问卷469份,并现场回收。对填写数据进行检查后,剔除不合格问卷50份,回收有效问卷419份,有效回收率为89.34%。

1.4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录入数据并整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对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应对方式量表得分进行分析。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分析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关系。采用双侧检验假设,检验水准α=0.05。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比较(±s,分)

注:*表示 P<0.05,**表示 P<0.01

项目 选项 学习动机 教学模式 学习能力 学习态度 环境因素 总分性别 男3.46±0.693.76±0.673.98±0.703.94±0.693.32±0.803.68±0.55女3.28±0.623.75±0.643.77±0.553.77±0.753.37±0.863.57±0.49 t值1.340.021.700.98-0.271.00 P值0.1800.9810.0890.3340.7890.313年级 大一3.26±0.613.70±0.683.76±0.553.92±0.703.50±0.883.59±0.51大二3.38±0.643.79±0.633.81±0.593.68±0.783.29±0.803.59±0.50大三3.23±0.613.78±0.603.76±0.523.71±0.743.32±0.873.55±0.47 F值2.190.960.354.452.620.34 P值0.1140.3830.7080.012*0.0740.712家庭所在地 城镇3.32±0.583.77±0.643.77±0.543.75±0.743.43±0.893.60±0.49农村3.25±0.663.73±0.763.78±0.583.80±0.753.31±0.833.56±0.49 t值1.140.65-0.23-0.781.400.72 P值0.2530.5160.8180.4380.1630.473独生子女 是3.35±0.663.84±0.623.78±0.573.84±0.743.49±0.873.64±0.53否3.26±0.613.72±0.643.78±0.553.75±0.753.33±0.843.56±0.48 t值0.26-0.770.920.690.320.99 P值0.7940.4450.8260.9400.3830.995教养方式 专制型3.37±0.673.67±0.603.76±0.623.65±0.663.28±0.723.55±0.49民主型3.36±0.603.80±0.643.82±0.543.87±0.763.44±0.863.64±0.49放任型3.06±0.623.65±0.643.68±0.553.59±0.713.22±0.873.43±0.47 F值8.722.521.976.543.087.39 P值0.000**0.0830.1440.002**0.048*0.001**选择护理专业的原因 自主自愿3.42±0.683.91±0.643.92±0.573.96±0.763.49±0.883.72±0.51非自愿3.21±0.583.66±0.623.70±0.533.67±0.723.30±0.833.50±0.47 t值3.483.803.953.922.194.71 P值0.001**0.000**0.000**0.000**0.038*0.000**

2 结果

2.1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均值为(3.58±0.49)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个维度中,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教学模式3个维度得分较高,分别为(3.78±0.75)分、(3.78±0.55)分、(3.75±0.64)分;环境因素维度得分处于中等水平,为(3.37±0.85)分;学习动机维度得分最低,为(3.29±0.62)分。

2.2 不同人口学特征的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比较

从整体上看,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在性别、独生子女、家庭所在地和年级方面并没有显著性差异,各维度得分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然而在学习态度维度,大一护生得分高于大二、大三护生;自主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更高,差异有显著性。不同教养方式的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差异有显著性,在学习动机、学习态度与学习环境3个维度,学生得分也存在显著性差异。经LSD多重比较分析发现,接受民主型教养方式的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高于接受放任型家庭教养方式的护生,结果见表1。

2.3 在校护生应对方式量表得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护生应对方式量表总分为(1.62±0.38)分,其中,积极应对方式与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与全国常模[9]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护生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常模(t=6.590,P=0.000),而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则低于常模(t=-17.571,P=0.000,见表 2)。

表2 在校护生应对方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表2 在校护生应对方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s,分)

注:**表示P<0.01

对象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 应对方式在校护生(n=419)1.93±0.491.14±0.531.62±0.38全国常模(n=846)1.78±0.521.59±0.66 t值6.590-17.571 P值0.000**0.000**

2.4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总分与应对方式量表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r=0.837,P<0.01),5个维度得分与积极应对维度得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消极应对维度得分均呈显著负相关(P<0.01,见表3)。

表3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分析

2.5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各维度对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以学习适应性量表各维度为自变量,以应对方式量表各维度为因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各维度对应对方式的逐步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现状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均值在临界点3~3.75区间[10],且处于中等稍偏上区域,表明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略高于孔晨晨、Jingying Liu等[11-12]的调查结果,可能与纳入研究对象的学历层次和不同地区教育差异有关。进一步分析可知,在校护生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学习模式的适应性较好,而对环境因素和学习动机适应性稍差。分析原因,可能是大部分护生选择护理专业不是自愿自主,并非真正热爱,缺乏学习动机。有研究[11]显示,个体追求成功的动机越强,其学习适应能力越强;同时学生进入大三阶段开始专业课学习后,内容增多,节奏较快,适应学习环境的难度加大。

本研究发现,大一护生的学习态度明显好于大二、大三护生,可能原因是新生入学接受深刻的始业教育后,对护理专业学习产生憧憬、期望,而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后,由于繁重的学业压力、社会负面报道等原因,出现学习倦怠,导致对专业学习的态度有所转变。

本研究中,家庭教养方式为民主型的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量表得分更高。家庭教养方式过于严厉或是放任不管会使子女缺乏信心,缺少自主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从而对学习适应性产生影响。国外很早有研究表明,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与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呈显著相关[13]。本研究结果与王惠婷等[14]的研究结果放任型护生学习适应性较高不一致,故需扩大研究范围并结合质性研究,深入挖掘家庭教养方式对学习适应性的影响。

自主自愿选择护理专业的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较非自愿选择的更高,与刘安诺等[15]的研究结果一致。究其原因,可能是自愿选择并热爱护理专业的学生更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投入专业学习中,学习积极性高,因此能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3.2 在校护生应对方式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表明,在校护生总体应对水平较高,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更倾向采取积极的方式,与黄琳、杨惠敏等[16-17]的研究结果一致。这主要与近年来护理心理学、社会医学、护理美学、人际沟通等人文类课程的开设密不可分,与此同时护生积极参加各项社团和志愿服务活动,为有效解决问题积累了丰富经验。另外,个别采取消极应对方式的护生也需引起护理教育者的关注,帮助其寻找适应不良、压力过重的原因,引导其通过恰当方式解决问题,以积极健康的方式应对即将到来的临床实习和就业。

3.3 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与应对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学习适应性与积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方式存在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习能力、学习态度能够显著预测积极应对方式,而教学模式和环境因素可以显著预测消极应对方式。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较以往轻松,但节奏快、信息量大、教学模式更灵活,部分护生在缺乏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学习态度不端正,对教学模式不适应,容易采取逃避等消极应对方式。相反,学习能力较强的护生由于学习效率高,学习愿望强烈,更容易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也会主动探寻有效的方法来适应学习[18]。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校护生学习适应性良好,遇到问题时可以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提高学习能力、端正学习态度有助于学生树立信心,从而提高解决问题及应对压力能力。同时,除护生自身外,学校和家庭需共同努力,为其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融洽的家庭氛围,帮助护生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学习适应能力,以积极的态度迎接临床实习和就业的挑战。本研究仅对一个地区的在校护生进行调查,由于实习护生所处学习环境不同未纳入研究,建议进一步扩大研究范围,纳入实习护生以及更多院校、不同学历层次的护理专业学生开展调查。同时,建议采用定性研究方法进一步分析护生的适应性现状与应对方式,为提升其适应能力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护生学习态度教养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教养方程式
使人高贵的是根植于内心的教养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十二位果敢妈妈不同寻常的教养笔记
熊孩子的超市教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