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探讨
2019-11-27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初级中学姜海林
●江苏省高邮市送桥镇天山初级中学 姜海林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是对学生开展德育的重要平台,而教学生活化则是现代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学生活化是指基于教材,结合实际生活,开展直观、生动的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契合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改革要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当前,有些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只重视知识目标的实现,不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因此,有必要针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生活化展开探讨,以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课堂导入生活化
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有些教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仅仅是口头讲解,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初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所以,教师应该抓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教学和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在教学中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实例或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友谊与成长同行》一课之前,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用PPT展示自己从小到大和朋友的合影,并配上合适的音乐,营造怀旧的氛围,唤起学生的童年记忆。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选择制作优秀的PPT进行公开展示。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一来,学生就会自动、自觉地参与课堂教学,注意力也会更加集中。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
在课堂教学环节,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方式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知识,达到以情启思、情思共进的目的。因此,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生活化展开探讨,能够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发展,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是教学中最常用的情境创设手段。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引用生活实例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可以有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结合情境学习知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和实际生活创设情境。例如,在教学有关环境保护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观看一些海洋被塑料垃圾污染的图片或视频,让他们了解塑料垃圾对海洋环境的破坏,尤其是对海洋生物的危害。然后,结合实际生活中塑料袋的使用和处理情况创设问题情境:塑料袋该不该禁止使用?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讨论如何解决塑料垃圾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探究本课主题——保护环境。通过创设生活化情境,学生的学习热情被充分激发,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带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参与课堂教学,教学效果自然事半功倍,并从内心深处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形成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的环保理念。
三、课后练习生活化
课后练习是学生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通过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练习,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果。传统的课后练习往往是填空、问答、选择等类型的习题,偏重课本知识,学生能够进行实践探究的课后练习很少,这不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因此,在课后练习环节,教师应该有意识地选择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生活事件、热点问题作为素材设计课后练习,组织学生在课后开展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引导学生开展认知练习,锻炼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引导他们结合社会中的一些现象和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实践探究,深入分析其中的原因,尝试找到解决方法。例如,在介绍完有关消费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统计自己最近一个月的消费情况,反思自己的消费行为,找出其中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从而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这样的课后练习贴近学生的生活,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能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其次,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类练习,重点是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成实际行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例如,在教学完《勇担社会责任》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敬老院打扫卫生、开展义务植树、到社区做志愿者等,让学生在实际行动中逐渐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离不开生活。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现实生活中的案例、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情。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还能引导学生将知识应用于生活,从而培养出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心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