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历史实践活动中的运用
2019-11-27
●
人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最后一课安排活动课,但是因为课程标准没有对活动课做具体要求,活动课内容也不在考试范围内所以往往被忽略。笔者认为活动课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于是,笔者借助当下比较流行的学习方式——项目式学习,对活动课进行了一次新的教学尝试。项目式学习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是依据建构主义理论形成的一种课程模式和教学与学习方式,在诸多方面与当下以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不谋而合。
一、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应用案例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就是将我们目前的生活与过去相连接,把我们现在的习惯和制度与过去相互对照。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历史演进的脉搏,只要认真地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观察和了解就会发现历史就在身边。利用寒假时间,笔者与同学们以部编历史教材七年级上册第21课的活动课为主题,选择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开展项目式学习。
围绕“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通过多种方式考察从身边哪些事物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变化,并通过搜集反映历史的各种资料,如文字资料、实物资料、图像资料等,对身边的历史进行叙述和分析。新课程观认为,历史教材不是历史学习唯一的课程资源,历史课程资源包罗万象。既有汗牛充栋的典籍,也有浩如烟海的史料;既有日新月异的世界,也有突飞猛进的科技;既有苦乐年华的回忆,也有风云岁月的印迹……包括物质的、人力的、直接的、间接的、有形的、无形的所有因素和条件。大体来说,既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场地、媒介、财力、环境、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社区、历史遗址、文物等直观的课程资源,也包括时间、知识、技能、经验、教师和学生的素质、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无形的课程资源。
根据学生兴趣、爱好的差异,将他们分成若干小组,充分发掘和利用课程资源。从最终的展示来看,同学们的研究大致分为这么几类:1.生活中的物品演进历史:由灯的变化看历史发展;2.城市或景观的演变历史:徐州城的历史演进;3.走进乡土人物——张謇;4.本册书中所涉及的事物的演变历程:耕犁的演进、货币的历史。小组成员均有明确分工,查阅图书、网络搜索、社会调查、实地考察、访谈等,并加以整理和编排,经历史料实证过程的体验及严谨科学态度的熏陶。
真正的历史学和历史教育能使学生在感受历史厚重的同时,享受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甚至是一种艺术的美的感受。开展了这样一次小型的项目式学习,最大的价值应该就是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从历史的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能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核心素养。
二、项目式学习在初中历史活动课中的应用启示
1.活动课教学的有益尝试。
笔者认为以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开展活动课,对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与提升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建构知识体系,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都或多或少地得以培育和体验。所以,进行项目式学习是开展活动课的一个不错路径。
2.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启示。
项目式学习的模式就是让学生进入到一个真实的情境中,体验立体多元的事物,并最终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相对复杂的思维过程,协调统筹各方资源来达成项目,他们必须主动地推进项目的进展,合作解决未知的难题,最终形成一种独特的自我表达。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实施“情思”课堂教学,“情”指情境、情感、情商,“思”指思维、思想、思辨,即在教学中将情与思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既关注学生情感世界的富有,又关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推崇“以生为本”的课堂理念,打造生本课堂。项目式学习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教师要确定正确的活动目标,选择科学的活动方式,创设合理的活动情境,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活动评价,深刻领会活动本质。学生经过活动的全过程所形成的成果是一种有生命之根,有来路可寻,有个性火花,有反思自省的思维提升。因此,这就是更理性的人以真诚无畏的姿态向真实的世界发出声音,也是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去努力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