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语文作业设计

2019-11-27才小清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课业作业活动

才小清

(河北省迁安市马兰庄镇马兰庄初级中学 河北 迁安 064400)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语文的开放型课堂设计及学生主体理念设计做出了严格的规定,这一点也正式我们语文课改的最核心、最重要的东西,而学生的学科课业果过多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很多家长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减负、增效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难题,特别是课外作业,大多数学生都是敷衍了事,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我曾在学生中做过调查,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1.作业量较大,不能按时完成。以初一学生为例,文化课有七科。他们回到家后,大约六点半开始写作业,平均一科需要20分钟,那就需要不间断的写到八点半,而实际上,他们又会遇到很多难题,需要思索时间,所以多数同学都得十点之后才能休息。学生精力有限,是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之一。

2.作业设计平平淡淡,缺少难度和新奇感。教师为了方便批阅,往往采取的方法是全班同学布置相同的作业,这就造成了基础好的学生机械性地重复,能力得不到提升;基础差的学生不会做,完不成作业;这样的作业只方便老师,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却是无效的。

3.作业死板枯燥,缺少趣味性。有的老师把语文作业布置成抄写课文一遍,生字、词等写三遍,学生只是对任务进行任务性抄写,使语文学习无获、无趣、无功。经了解证实一部分学生写作业总心不在作业上,写作业时手离不开遥控器,电视看完了,作业也写完了。

经过统计对比与分析调查之后,我有意识地对作业的容量、难易度和形式进行了调整和探究,力争作业体现人文关怀,注重知识和能力,更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作业任务体验之中掌握好的方法,提升能力。下面,我就结合实例,对语文作业的设计说出我在课业布置中的几点拙见:

1.活动性作业。这一类作业要紧贴学生生活,具有可操作性,与课堂知识相联系,做到以活动促教学,以教学促应用的目的。具体做法可包括看电视,上网,排练课本剧,采访等。例如,在教学说明文《看云识天气》之前,安排作业活动:①收看“天气预报”,了解天气变化。②向家长请教并记录关于天气变化的谚语。③上学路上观察今天的天气情况。通过这三个活动的设计,学生从感官经验上就对云和天气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引领学生学习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就会化难为易。在课堂上,拿出十分钟让学生进行天气预报、我是“农夫”的主题活动,自然地引出了本文的课题《看云识天气》,学生当时的表现极其活跃,语文学习氛围极具语文味道,达到了预设的语文目标所期待的结果。这种活动性作业形式,相比预习读课文,解决生字词来说,无论是激发学习兴趣,增长见识还是理论联系实践的方法运用上,都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自主性作业。这一类作业把问题的处理权留给学生,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选择形式及定量,参与作业内容的安排,自主查找汇总和作业主题有关的文本资源。这一类型的作业,可以应用到语文综合性活动当中,以保证学生愿意参与其中最感兴趣的作业项目中。例如在七年级综合性活动《我爱我家》作业设计上,可以分成三个环节:①照片背后的故事。②我家的珍宝。③爱的告白:为父母写一封感谢信,表达儿女的感恩之情。因为学生的选择空间大,自主发现范围广,主动参与其内容之中,孝亲爱家的情感会更浓厚。顺理成章,作文流淌出来的是最纯真的语言,哪怕很稚嫩,那也是最珍贵的。

3.分层积累性作业。语文这门集历史性与文学专业性于一身的文化课程,学科素养的提高绝不是说能做好就可以真的能做好的事情。分层积累性的作业,分为词语积累、诗句积累、文段积累、美文积累等不同层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更能体现人文关怀,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做好三个方面的跟踪服务:

1.让学生知道做什么。即布置任务要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如在布置名言积累活动作业时,教师可以选定积累主题,再分设不同的层次。

2.让学生知道怎样做。即推荐相关图书、网络资源,学生知道通过哪些途径可以搜集到有效信息,避免网海捞针。

3.让学生看到做了什么。即要有展示积累成果的过程对学生搜集整理的学习资料要进行展示或评价,直观地评价给学生以足够的信心和对老师的肯定。如组织学生办一期手抄报,或者举行一次主题讨论会,因为学生都有第一手资料,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会有很强烈的成就感。

总之,教师的作业设计,也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对待并真的要下番苦功夫。学无止境,语文教师的作业设计必须从学生的个体需求出发,把学生放在完成课业任务的主人这一维度上,融知识性与趣味性、科学性与人文性、创造性与发展性于一身,才能让语文学科变成一块“磁铁”,吸引学生爱上学语文,积极主动完成语文作业,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猜你喜欢

课业作业活动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如何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游乐园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技工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课业训练模式研究
作业
杭州市中职德育课“1+X”课业评价的设计与实践
我想要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