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素质教育下创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主观素质素质教育

李 丽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胡家学校 辽宁 盘山 124100)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初等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其结合课程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不断地在进行着相应调整。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心健康的发展,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变化教学方法,强化教学设计。

1.何为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在漫长的教学内涵研究中被赋予了多种定义,广义上认为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需要注重几个关键点。

1.1 由上及下是素质教育的关键点之一。素质教育是社会的整体需求,是从国家到学校乃至家长不断坚持、不断完善的结果,对于我国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1.2 素质与涵养的双重达标。学生的道德、身心需要不断地磨炼与提高,传统教育的教学目标远远不能够满足现阶段社会对人才的多重需求,综合考量更为重要。

1.3 素质教育作为民族复兴的基础,是一个长期受益的关键项目。中华民族想要永远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就是人民的综合素质能力,只学结果不问过程的传统教育已经被时代抛弃。

1.4 由授转辅,将语文课堂变成讨论、答疑的活动室。语文教师需要在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能力的同时将课堂设计得更精妙、更富有意义,以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2.现阶段语文课堂教育的教学特征

2.1 观念转变迟缓,多角度教学匮乏。教师作为主导地位的课堂教学的弊端之一是学生不能够主动汲取知识,特别是语文课堂教学更具备这样的特征。绝大多数的课堂时间仍由教师占据,学生自行理解与思考的时间很少,不断积累的问题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不断降低,甚至形成厌学的情绪。另外,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对多角度教学形式所带来的教学成果认识不足,导致教学形式单一。

2.2 以主观代客观,忽视课堂交流。人会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有主观的厌恶心理,小学生更是如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观思想往往牵制着学生,学生的主观思考结果得不到释放与表达的机会。脱离了自主探究的实际操作,学生对墨守成规的东西丝毫不感兴趣,因此只有通过较好的课堂互动,主观与客观的交融渗透,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2.3 杜绝形式主义,实现真正活跃。学生的自主探知能力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沉闷的课堂教学方式可能是所有课堂的通病,因而巧妙的教学互动设计更考验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与综合能力,“百家争鸣”想必更有利于语文教学目标的达成。当然,表面的课堂活跃没有实际意义,剧本式的课堂教学看似流畅连贯,但对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没有丝毫的意义。

3.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

3.1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理念与方法的有效改革是创新教学的根本,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是当下教师需要积极探索的。学生为课堂的永恒主体,促进学生的多维度发展,高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是创新语文课堂教学需实现的阶段目标。教师仍要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创造有意义的课堂讨论氛围,激发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3.2 挖掘潜力,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突破。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普遍较小,心智还在发育阶段。成长环境的不同造成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感知能力也不尽相同,需要教师进行差异化教育与引导,对部分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或者让相对优秀的学生进行学习帮扶,这都是不错的方法。

3.3 灵活多变,丰富多彩,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很大的开发潜质,教师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教学设计恰好可以作为实现潜质开发的高效工具。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今天我是小老师”的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向其他同学进行知识的传递或讨论,以锻炼其表达能力;也可以用舞台剧等形式进行教学,角色的扮演更能够让学生感受人物的心理活动,从而达到知识的强化记忆,使学生爱上语文学习。

4.结语

在培养学生人文意识与语文素质的同时,将文字表达能力与语文应用能力的提升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也是十分必要的。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更需要教师不断地深造学习、钻研探究,为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打牢根基,为语文教育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主观素质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挣多少钱,才可以买到快乐
对立与存在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