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推动家庭教育模式转型

2019-11-27许小娟

名师在线 2019年34期
关键词:田园特色家长

许小娟

(南京理工大学实验小学,江苏南京 210014)

引 言

大数据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价值体系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转型背景下,人们更加崇尚回归自然,学校教育在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浪潮中,一直在思考学校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新定位,思考培养怎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然而,不管如何改革,学校教育始终是贴近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始终是与家庭教育共赢共生的。

本文从所在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历程说起,以一个特色项目的成功案例深入分析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对推动家庭教育模式转型的意义和价值,总结特色经验做法,总结可供参考的直接经验,为今后家校联合教育提供参考样例。笔者尝试用叙事的手法来深入剖析,递进式细数所在学校发生的真实故事。

一、缘起——让学校特色文化润泽每一个家庭

笔者所在的学校有一块接近一万平方米的实践园,在此基础上以周边高校的教育专家团队和技术团队为人才资源支持,以“做中学”基本教育理念为指导,以果蔬培育、树木种植、花草养护相关的系列主题综合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网络平台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引导学生开展科学小调查、生物学小观察、动手实践、对比小实验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普及和提升学生的农业文化素养,激发儿童探究物质世界的兴趣和精神,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同时通过各种主题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社会生活与环境,感悟自我成长,学会分享与合作,学会沟通与理解,还给学生一个丰富的、有活力的美好童年。

学校建立了省级特色文化项目——《“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的建设》,自项目申报以来,学校紧密围绕建设方案中的顶层架构,一步步描绘学校的特色文化建设路径。

首先,课程的价值认同。在全校家长群体中展开问卷调查,收集家长对实践园功能开发的建议,为今后开展特色化的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确保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其次,定期举办亲子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学校,参观校园,深入了解实践基地,让家长深刻感受到它的独特魅力和潜在价值,以便今后更好地支持学校工作。

有以上两个条件为基础,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方向和价值取向就可以传递到每一个家庭,家长对学校特色文化、育人目标也基本清晰。学校“实践教育”办学理念指引着每一个家庭,学校“立大志、做小事”“每天进步一点点”的校风校训也同样感染着每一位家长,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学会放缓脚步,在学校提倡的育人理念感染下,一步步走进孩子的心里,学会真正读懂孩子。

二、引领——用“触发器”点燃家校共育“引擎”

特色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就是无形胜有形,文化育人,润物细无声,学校的价值导向成为一种文化自觉[1]。面对“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建设的项目任务驱动,上至校长,下到分管负责人和每一位核心组成员及全校教师都是这个项目中不可或缺的一员。找到特色文化项目建设的“触发器”,以此点燃学校生态发展的“引擎”,成为第二阶段进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项目采取校内“学科融合”引领发展,校外“城市小农夫带头人”带动身边同学及其家长,推动特色文化建设的进程。

在校内,从学科融合着手,让各学科充分利用实践园的资源,让学生走出教室,在户外上作文课,移步换景,身临其境,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眼观察;在户外上美术写生课,描绘心中最美的风景,让学生走进实践园,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习科学知识和文化知识的同时理解中国的农业文化。学生亲手挖一挖、种一种、摘一摘、拔一拔在劳动实践中体会劳动,创造美。在这片美好的田园中,学生赏四时美景,经四季变换,亲身经历、亲眼观察、亲手实践,对这片土地爱得更加深沉!

校内学科融合的引领,让特色文化建设氛围更浓郁。通过学科融合的系统架构,由内而外,形成破土而出、势不可当的发展态势,为接下来的家校联合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

在四、五年级中选拔一批有相关知识背景支撑的家庭的学生作为“小农夫带头人”,签订“协议书”,说清任务和操作方式,邀请这些学生和家长来校参加签订仪式,认领责任田,见证收获的神圣时刻。家长和学生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土地,他们将会根据协议,实施种植计划。家长通过QQ群,定期发布学生的种植成果,分享种植经验,让师生繁忙紧张的生活因这些小美好而变得更加甜蜜。

实践基地通过“城市小农夫带头人”的角色引领,让一部分学生先行,进一步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形成“涟漪式”影响圈。

在区域高质量发展目标的推进下,学校不断思索育人模式转型的有效途径。注重改革,向外整合各种社区资源进行拓展,向内追求内涵式发展,不断完善学校文化构建,让学生在校内的丰富经历,内化成心中的“知”;在校外充分践“行”,校内校外有效互补,无缝对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知行统一”。

三、发现——让“教师”的成长坐标更精准

人们常说,一所好学校一定有一位好校长。在学校发展的进程中,校长的核心影响力毋庸置疑,而团队建设也不容小觑。“教师创造学校”,一群好教师一定可以为一所学校带来活力。

学校管理者要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建立教师的成长坐标,为他们各个阶段的发展助力。在家校共育的大背景下,除了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也不要忘记“教师型”家长群体。这一部分家长都有着较为专业的背景做支撑,可以为学校教育服务,提供更加专业、细致的服务指导工作[2]。

在学校“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充分挖掘实践园的资源,依托实践园开设了一系列的田园课程。

其中,“田园美食坊”是由学校一位从事星级酒店面点制作工作的家长担任主讲教师,由学校一位年轻班主任教师作为助教(该班主任是这位家长孩子的班主任,为沟通带来了极大便利。)在学校首届“最美家庭”评比活动中,这名家长的专业技艺得到了学校分管领导的赞赏,在与他进行充分沟通和课程协商之下,形成了一套适合学校特色文化建设需要,符合学校实际的特色课程框架。

每次上课前,这位家长总是提前在群里预告课程学习内容,上传制作的小视频等,并提醒学生带上必要的工具。课上指导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每一次下课,学生带着自己的半成品,回家蒸一蒸、煮一煮,与家人共同分享,上传美图,那种“烟火味儿”温暖了一家人的心。家长们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这门课程的乐趣,更加认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模式。

在课程设计上,家长还根据学校的田园文化,结合二十四节气,向学生讲述二十四节气与饮食养生的内在联系。大白菜、胡萝卜、雪里蕻,这些都是菜园里的适合立冬时节收获的蔬菜。家长给学生讲老南京人的腌菜做法,让传统民俗文化源远流长,让学生了解一些家乡的风味儿,品味民俗文化,做“食尚”南京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如此细致的安排,能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乐,享受到美食带来的舌尖上的不同体验。

经历学校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教师型”家长对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目标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也会更加认同学校的教育模式。在此过程中,家长自身也在不断反思与提升,为自身更好地投入家庭教育提供了鲜活的样本,一定程度上转变了家长的教育理念。

田园教育是顺应自然、亲近自然的教育,在学校深入推进“城市小农夫”田园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的初心就是做最本真的教育,从促进认知、强健体魄、陶冶情感、关爱生命四个角度,给予学生生命成长以温润的支持,让他们在自然中成长,自然地成长,成长得自然。这片田园带给学生无限的成长空间,是学生欢乐的源泉。

康德在《教育论》中说道:“人只有靠教育才能成人,人完全是教育的结果。”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是学生必须面对的两种教育场景,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思考如何让这两种场景下的教育统一、保持一定的延续性和拓展性。当下,“减负增效”成为教育界热切关注的话题,衡量教育质量标准的尺子一直在不断提醒广大教师去思考一系列问题,如何更好地引领学校发展、如何促进学生更好地学、如何带动家长正确认识“人才观”、如何推动家庭教育模式转型更好地为学校教育服务等。

笔者认为,不管教育如何改革,学校教育始终要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始终要与家庭教育保持战略一致。未来的教育不管随着时代如何变革,但有一点是不变的,即立德树人,培养高尚的人格,尊重人、尊重世界和平、尊重人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变迁与发展,为学校创造了新型教育生态环境,改变了学校的生活,改变了师生关系。但是,立德树人、培养高尚情操不会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创造的意识和能力,这一点始终不会变。

结 语

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家长的认知,赢得了家长对育人价值取向的认同,推动了家庭教育模式的转型。家长和孩子之间可以成为合作者、互为见证者、困惑时的指引者。“亲近泥土的童趣 回归田园的情怀”成为家长、学生和学校共同追求的目标[3]。

在这个智慧驱动下的时代,作为基础教育者,要给学生更多、更大的实践舞台,让学生站在舞台的中央,同时还要找准“着力点”带动家庭教育与时俱进,遵循教育规律,顺应自然,从而滋养学生的美好童年时光。

猜你喜欢

田园特色家长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家长请吃药Ⅱ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田园美景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田园风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