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课堂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18期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语文

刘 涵

(辽宁省铁岭市银州区第七小学 辽宁 铁岭 112000)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同时还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是在充分考察人的生命本质基础上提出来的,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当今世界瞬息万变,我们既要让学生用与时俱进的眼光看到周围社会环境的变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不断更新,让生命不断顺应变革的社会。又要增强学生抵御不良社会风气的意志力,及应对突发灾变的能力。

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让青少年明白让生命的其它物种和谐地同在一片蓝天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在近些年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主体地位都没有表现出该有的重视.在生命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小学语文教学变得比以前更加真实和自然,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更大的发挥,学生真正成为了语文课堂教学中心,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既丰富了生命教育的途径,增强了生命教育的效果,又推进了学校课程改革的实施,从而多方面提升教育质量。

1.课堂上感知与认知

我们紧紧围绕生命教育主题,结合学科特点和教材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精心设计和学生的参与、互动,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在实践中我们发现,有些教材内容稍作拓展,便能显示生命教育的亮点。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典型人物与事件,联系现实生活,让学生认识自我,学会调适,感悟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由此陶冶学生心灵。给予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决问题,此外,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材的优势,与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首先,要让学生对课文进行整体的感知,并通过小组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对课文加强理解;其次,要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进行理解,获得感情上的共鸣;最后,让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进行阅读拓展。语文教学不仅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感悟生命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永无止境实践过程。

2.在阅读中感悟生命

知识是来源于自然界的,想要在语文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自然,受到自然的影响,这样才能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平等性..借助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实现思维的发展,这样也就实现了影响学生思想的目标.所以说在阅读中进行生命教育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主动进入到自然界中去,在延伸了学生视野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知识的乐趣.积累生命智慧,从而树立起珍爱生命的生命意识,积极豁达的生命态度,乐于奉献的生命情怀,挖掘生命潜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价值的最大化。

3.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性

生命教育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个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对一些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视而不见、放任自流。而是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无限的潜力通过各种渠道,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以生命教育为主体的主题班会、形式多样的生命教育专题讲座、歌唱生命的歌咏比赛、各类生命教育的专题板报、各种公益活动:清洁家园、看望福利院老人、为受灾地区捐款,及各种生命自救活动:模拟救火、地震演习等。学生可以真正体验到创造的喜悦、劳动的欢乐、合作的愉快、收获的惬意;在学习和实践的体验中逐渐形成生活的激情、高尚的志趣、坚韧的品格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是在每一节课上都渗透生命教育,也不是在每一个章节、每一个具体知识点上必须进行生命教育,而是老师从教材内容出发,与知识的讲授或训练有机融合,从而使知识传授和生命教育渗透融为一体。让生命教育在课堂中自然而然地进行,做到“学科渗透”的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生命教育就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从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人生实践中实现其生命价值。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树立起积极、健康、正确的生命观。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才可能培养起坚定的理想信念,才可能以博大的胸怀和坚韧的毅力去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为社会创造幸福。自然界养育着人类的生命,人的生命与自然息息共生,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生命教育应帮助学生理解尊重生命的多样性,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环境;进而理解个体与人类的和谐关系,懂得关心人类的危机,创造人类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青少年生命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青少年发明家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