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文本细读 彰显语文魅力
2019-11-27吴琼靖
吴琼靖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汇学校,江苏苏州 215021)
引 言
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文本阅读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本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文本细读是其中的一种方法。所谓文本细读,其是与文本泛读相对而言的,泛读比较注重阅读的速度,要求快速阅读,大概了解文本的内容与主题即可。文本细读则更注重对文本的细细品味与咀嚼,要求在对文本的细节进行仔细揣摩的基础上体味文本的思想与情感,感受文本蕴含的魅力[1]。
一、厘清文本,在文本阅读前把握写作背景
每个作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平背景,同时,不同的文本又是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被创作出来的。为此,要进行有效的文本细读,就要对文本作者的生平背景以及文本的写作背景进行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时搜索相关的文本资料,也可以在课堂上由教师给学生进行文本写作背景的梳理,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作者的写作意图,解读文本蕴含的深刻含义。
在进行文本细读前,教师要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自主地查找关于文本作者或文本写作背景的资料,同时在课堂上讲解一些对了解文本有益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例如,在教学《装满口袋的昆虫》时,考虑到这篇文章主要叙述了昆虫学家法布尔幼年时期的故事,学生如果不了解法布尔,也就难以理解文本中蕴含的情感。为此,笔者利用多媒体先给学生介绍了法布尔的生平与成就,让学生了解了法布尔在昆虫学方面的成就,使学生在对文本的背景加以了解的基础上展开文本细读。
把握文本的背景知识对学生开展文本细读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与经验都有限,在文本细读前厘清文本的创作背景能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与内涵[2]。
二、读写结合,在文本阅读中进行批注
要想有效地开展文本细读,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细读的过程中进行批注,即一边进行阅读,一边画出文本中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或者学生自己有什么阅读的感悟与想法,也可以写在文本的空白处。批注式阅读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在了一起,能让学生在细读的过程中更好地代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思想与情感,从而达到以写促读,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效果。
笔者在开展文本细读时,也通常会鼓励学生进行批注阅读。笔者在班级里统一了批注符号,每种符号代表了特定的含义,如波浪线表示写得好的语句,三角形表示有疑惑的地方。特别是小学中等学段以上的学生,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在细读的过程中如果可以写入自己的感想,或者自己的一些独特的见解或认识,都可以记录在此。一方面,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代入文本,与文本作者产生共鸣,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都大有裨益;另一方面,这能让学生更专注地投入阅读中,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细读完后,笔者也会让学生进行相互展示与交流自己的批注,在沟通与交流中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把握能力。
将文本细读与批注阅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以写促读,读出自己的感想与体悟,从而让学生能代入文本的情境,与文本的作者进行有效对话,进而得到思想上与情感上的熏陶。
三、抓住细节,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
文本细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进行细细品读与咀嚼,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文本细读时注意文中的关键词或关键性的语句,让学生通过细品文本的关键词句把握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同时,不少文本都存在细节描写,通过细节深化与渲染主题。因此,教师在组织文本细读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方面的描写,对其反复地进行阅读与揣摩,从而使学生读出自己的感触,更好地走进文本的世界。
例如,笔者在教学《池上》这首古诗时,考虑到这是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歌,于是在开展文本细读时先为学生创设了情境。“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看过荷花呢?”“看过。”学生齐答道。“那你们采过莲蓬吗?”大多数学生摇摇头,也有少数学生说体验过。“那我们今天来学习一首采莲的诗歌吧,看看诗中采莲的情境。”在初读诗歌后,学生大多会在脑海中浮现出初步的画面与情境,此时,笔者再引导学生注意了诗句中的重点字眼:“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大家想一想,小娃为什么要偷白莲呢?真的是咱们常说的偷吗?”学生在细细地品读中,逐步体会到了诗歌的意境与孩童的天真活泼,从而让学生从诗歌的字眼中感受到作者营造的美好情境。
在文本细读中,通过抓住文本的细节描写与关键词,进行细致入微地揣摩与思索,这样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内涵,产生自己的感悟与体会,从而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
四、剖析结构,体会文本内涵
文本的创作不仅包括文本的语言,同时也包括文本的结构与框架,作者在写作时要构建一定的逻辑结构。为此,教师在开展文本细读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关注文本的结构与层次,通过把握文本的篇章结构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创作思路,进而理解文本整体与细节的关系。
例如,笔者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考虑到这是一篇充满感情色彩、引人深思的文章,笔者先给学生创设了情境,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天鹅的照片并说道:“同学们,你们有见过天鹅吗?”“见过,在动物园!”“在电视上!”学生七嘴八舌地答道。“你们对天鹅有什么感觉呢?形容一下。”“美丽”“优雅”,学生用自己的词汇形容着。“那你们见过冬日的天鹅吗?”学生摇摇头,“天鹅不是候鸟吗?”有的学生提出疑问。“是的,天鹅冬日会南飞,但在自然界中,总有一些不按常理的事情发生,今天我们来学习《天鹅的故事》,看看贝加尔湖畔的寒冬发生了什么故事吧!”由此,笔者让学生展开了文本细读,引导学生观察文章独特的叙事结构与叙事手法,让学生了解倒叙的手法。通过剖析文章的结构,可以让学生随着作者的视角走进故事情境,体会文本中的情感。不少学生被文本中两个关于天鹅的故事所打动,与文本的情感产生了共鸣。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学习了这种文本布局方式,这对学生的自主写作有很大的帮助。
文本结构反映了作者的写作意图与创作说法。在文本细读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剖析与审视文本的结构,使学生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写作目的,逐步走入作者构建的文本世界,从而对文本有更深层次的感悟。
结 语
总的来说,文本细读作为阅读方法的一种,对提升学生的深度阅读能力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开展文本细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还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