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活色彩
2019-11-27福建省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李清燕
福建省惠安县黄塘中心小学 李清燕
《新课程标准》语文教育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语文教学需要具有生活性。应通过语文的生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改变了传统的教师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育教学要更加生活化、生动化,要注重时代发展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贴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让语文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学语文可以更好地使自己的生活充满情趣与色彩。那如何让小学语文教学充满生活色彩呢。
一、把握教材之本,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教材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主要凭借,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教师要站在教科书整体的高度把握,充分认识教材的特点,发掘教材内在价值,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育教学更加生活化。
1.通过口语交际再现生活
语文是教育资源最丰富,又是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小学语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很多口语交际材料,教师可以将创造性的改编、设计课本中口语交际的内容,通过学生之间的语文实践活动,让课本上的口语交际走向生活,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使之与学生生活有机地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以一则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口语交际内容为例。“中国是文明古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且不同节日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每个地方、每个家庭重视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所在地区,灵活地选择内容。让学生说说他们一家人是怎样过节的,你有怎样的感受。这种除了上好课本中的口语交际,还从学生生活中寻找交流的素材,由于内容是学生的亲身经历,学生交流起来容易得多,学生也能找到学习和生活的对接之处,这样会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只要学生有兴趣了,愿意交流发言了,我们就前进了一大步。
2.把课文内容融入生活
选编入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并不是每一篇都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很近。对于有些不太容易理解的语文学习内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教学工具,制作一些动漫或补充一些图片,帮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景,进而更好地理解学习文章中的内容。如《地震中的父与子》,地震对于更多的来说是陌生的,于是老师借用汶川大地震的图片,并结合文中句子“他挖了8小时,12 小时,24小时,36 小时……挖到38 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就能体现父亲的坚持不懈和了不起,也能感受到父亲是个恪守承诺的人,对孩子浓浓的爱心。
3.将作文写作回归生活
小学语文作文的写作本身就是来源生活,反映生活。但真正如叶老先生所说的那样“我们写文章应写真人真事,表达真情实感”的寥寥无几。很多同学由于无法在生活中找到写作题材,作文内容胡编乱造到处抄袭,上交的作文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其实,作文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不仅是一次作业,一次练笔,更是一次学生在学习语言运用基础上的一次训练。因此,我们要将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规定的8次作文训练充分利用起来,联系生活实际,多为学生提供多样、优质的写作素材,让小学生作文回归到孩子们的真实生活中去。
把握教材之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捕捉生活、谱写生活,学会用我手写我心,记录反映自己的真实生活。教师也可以通过听听同学的范文,让同学们讲讲身边他人的故事或者说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的语文表达水平,将生活性更好地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去。
二、运用语言训练,在不同语境中迁移识字
“工具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很多汉字、词语,都因所处的语境不同而被赋予了不同的语义,而小学的低年级学生通常倾向于把一个文字理解成一个意思,形成它们的一一对应关系,这就造成了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一个教学难点——一词多义、一字多义。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同字迁移识字法,依靠不同语境的创设解释同一汉字的不同意思。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中,我的发现出现典型的在不同语境中一字多义的现象:(1)丹丹回头一看,原来是小艺。(2)我的朋友马玲是回族人,陈琳是满族人。(3)有一回,列宁去找养蜂的人聊天。三个句子中同时出现了一个字——回,显然这个字呈现了不同的意思。要理解这个字的意思必须回到具体的语境中,第一句中,回头不难理解,就是转过头的意思,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演示这一动作,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回的意思呼之欲出。第二句中,回是一个民族,第三句中,有一回就是有一次的意思,结合汉语字典,确定这个回就是量词,指事件的次数。可见,通过同字迁移识字法,增强语文识字学习的生活性,将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进行演绎,增强学习的生活气息,这样就解决了单纯书本记忆一个字枯燥无味又比较困难的问题。
在学生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中,学习语文知识识字教学不应该只局限于有限的课堂上,更应该迁移到生活中。生活中的语文随处可见,门牌、广告牌、报纸、书籍等都是可贵的识字教材,如果教师能积极引导学生拓展学习,让学生在生活中,根据具体语境去学习生字,教育教学效果将事半功倍。倡导和鼓励学生们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让小学的语文教学充满生活色彩,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