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高年级语文期待实践性语用教学

2019-11-27郑建华

名师在线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情语感分层

郑建华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光明中心小学,福建南平 353400)

引 言

在语用教学中,教师需要对教法设计展开科学推演,以矫正操作方向。语用教学不是简单的语文知识训练,应是一种教学主管意识培养,让学生结合语境感知语言,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体验语言,让学生在不断实践过程中成长语言,这才是语用教学的正确追求[1]。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建立语用教学理念,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训练机会,以帮助学生在实践感知中形成语用基础。

一、结合语境,引入实践训练机制

结合语境展开语用实践训练,教师需要给出具体的引导,让学生展开多种形式的诵读、读写训练,以增强学生的语用实践意识。

(一)诵读中培养语感

诵读是语用学习的重要手段,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一定的诵读学习基础,教师需要在诵读技巧等方面给予更多指导,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建立语感,这是诵读教学的重要追求。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文本大多属于经典篇目,具有极高的诵读训练价值,教师要注意对重要词句展开解读,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之用意,并让学生在不断解析感知中形成语感。

(二)读写中塑造语用

读写结合是建立语感的重要手段,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结果,读写结合,对文本语言展开实践认知,是语感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对读写取点、读写技巧、读写评价展开全面设计,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感知机会。读后感、读书笔记、读后反思以及续写、仿写、扩写、自由创作,都属于读写训练形式,教师要给出具体的筛选意见,以提升实践训练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中的《景阳冈》时,教师针对武松打虎片段展开语用读写教学:找出武松和老虎对决的内容,梳理出典型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表达作用,然后选择几个动词进行仿写,具体描写一个对抗场面。学生拿到训练任务后积极行动起来,先对相关片段进行仔细阅读,找出经典的动词,如“扑、掀、剪、闪、劈、跳、按、踢、打”等。然后学生开始仿写,教师深入学生群体中,对学生存在的个性问题给出意见。在课堂展示阶段,教师让学生自由发言,学生纷纷展示自己的仿写作品,将课堂学习气氛推向高潮。

教师让学生展开重点阅读梳理,找出重点动词,并进行仿写操作训练,给学生提供了语用感知机会。因为教师引导要求非常明确,学生实践训练效果显著。

二、结合生活,创设语用实践环境

教材文本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关联,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生活认知积累展开教学发动,接轨学生生活基础展开语用实践训练设计,势必能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认知[2]。

(一)整合阅读资源

在文本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阅读资源进行全面整合,为学生提供更多阅读契机,对促进学生建立语感有重要帮助。文本阅读资源信息极为丰富,除了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之外,还需要发动学生对课外阅读内容进行广泛涉猎,培养学生自觉阅读的习惯,这对提升学生的语用品质具有积极帮助。在课文阅读环节,教师需要给出更多建设性指导意见,由于学生缺少甄别能力,教师需要对阅读资源进行筛选,或者给出推荐,帮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二)拓宽阅读域度

在学生进行阅读学习时,教师需要给出遥控调度和指导,让学生的阅读始终围绕核心目标展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培养学生自觉阅读习惯是培养学生语用能力的重要目标。生活中的阅读资源浩如烟海,教师不仅要给出具体的推荐和引导,还要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在语用学习检测等方面给出具体的规范设计,让学生读有目标、学有方向,这样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刷子李》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内容,对刷子李这个形象进行分析总结,并要求学生延伸阅读视野。刷子李是冯骥才笔下的一位“俗世奇人”,教师为学生推荐了课外阅读篇目《泥人张》《快手刘》,并给出阅读提示:在阅读这些篇目时,需要写出读书笔记,将阅读体会写下来,或者将经典的语句摘抄下来,也可以对写作技巧方法进行梳理归纳,以便为自己的写作提供更多素材。学生依据教师安排搜集相关阅读素材,并认真做好读书笔记。

教师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篇目,并给出具体的要求和提示,为学生指明操作方向,学生实践训练效果显著。冯骥才笔下的“俗世奇人”故事性很强,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学生对这样的文本内容有特殊的阅读兴趣,其在读写训练中自然就能获得更多收获。

三、结合学情,实施分层教学实践

由于学生语文基础、学力不同,其语用学习呈现差异性,教师在进行教法设计时要体现分层教学意识,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投放不同训练内容,提出不同学习要求[3]。

(一)做好学情调查

学情调查包括学生的学力基础、语用感知敏感性、语用习惯、语用悟性等方面,能为语用教学提供最直接的学情信息,促使教学展开教法调整。学生语用基础存在差异性,主要表现在听、说、读、写等多个方面。教师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才能对教学设计展开升级处理,以提升教学针对性。

(二)设计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不是将学生分成几个部分来施教,而是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分层意识。教师为学生设计自由选择训练任务和悬疑问题,给学生一定选择权,或者提出弹性学习训练要求,都能够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带来不同的学习启迪和帮助,这样的教学就是分层施教。在语用训练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设计训练内容和训练要求,让不同群体学生都能获得足够的历练机会。

分层教学主要体现在教师教法运用方面。例如,在教学《彩色的非洲》这篇课文时,教师为学生布设了阅读要求:阅读文本后,说说作者是从几个方面介绍非洲的?非洲自然风光具有彩色特征,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非洲艺术也呈现彩色,主要体现在哪里?通过阅读,你对非洲彩色留下哪些印象?如果用一句话概括阅读印象,你会如何归结?问题不分先后,可以自由选择回答。学生拿到问题后,展开了讨论性阅读,自发进行互动讨论。教师也参与学生互动学习,与学生展开阅读讨论。在课堂展示阶段,学生根据自身理解,对相关问题进行解读,教师根据学生解读给出积极评价,课堂互动呈现和谐性。

教师为学生设计问题串,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这样的设计本身就是分层教学。学生学习基础不同,对问题的理解呈现差异性,有了自主选择的权利,让更多学生有了主动探索的欲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主要是围绕“彩色”这一核心展开的,涉及语用内容比较多,其语用训练价值较高。

结 语

语用教学有自身学科特点,教师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为学生设计更多实践训练机会,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语用认知基础。小学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语用积累,教师要注意展开学情调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需要做出理性选择,帮助学生尽快走进语用训练场,通过系列训练实现语用培养目标。

猜你喜欢

学情语感分层
习作教学,依“规定”还是据“学情”?
基于学情调研的鲁迅单元教学研究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学情分析有效服务教学的实践探究
语感培养和语文学习
谈谈对语感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