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议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2019-11-27

读与写 2019年28期
关键词:小学生文章情感

丁 娟

(江苏省泗阳县张家圩中心小学 江苏 泗阳 223700)

要使小学生文思泉涌,写出脍炙人口、引人入胜佳作来,就要激发小学生写作的兴趣,燃旺写作的欲望,唤醒写作的情感,其次指导学生进行广泛阅读,博览群书,使小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魅力,熏陶语言美,展示学生作品,感受成功喜悦,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再次鼓励学生融入生活,寻求写作之源,拓展学生写作的视野和创作的思维,传授学生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指导小学生写作时如何去标新立异,如何大胆去想象和构思,用小学生丰富的灵气和想象力,用“新、奇、活”思维创造力,写出真情实感、有血有肉饱满的作文来,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1.创设写作宽松的氛围,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兴趣是写作的动力源泉,也是写作的催化剂,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为了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放飞学生写作的个性情感,老师要精心创设宽松的写作氛围,营造写作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写作的冲动,例如,我通常利用多媒体把美丽的佳作用图像、视频、声音、音乐融合在一起,进行身临其境让学生进行鉴赏,例如,欣赏朱自清的《背影》,通过父亲在火车站送行买橘子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出伟大的“父爱”,也通过父亲外貌描写,使学生感受作者对父亲的内疚,作者的每一次落泪都深深感染了学生,学生因产生情感共鸣而落泪,此时老师不失时机把学生的情感引导写“我的爸爸”或者“我的妈妈”,由于学生情感受到促动,启发学生的写作心智,产生了浓厚的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学生通过对父亲或者母亲形象的再现,就会把父亲或者母亲对自己点滴之爱,辛勤的付出以及言谈举止,外貌特征,会栩栩如生展现在文章中,同时也会流露出自己对父母亲的负疚之情,使文章读起来更有韵味。

2.引导学生体验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写作的材料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学生优化可说,有事可写,其现实生活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也就说生活使作文之本,为此语文老师要引导学生亲身融入社会生活,用敏锐犀利的眼光仔细观察身边发生的故事,用文章真实揭示其“真、善、美、丑。”这样美丽的文字自然就出来了,例如,生活中时常会见到年迈的老爷爷或者老奶奶摔倒在大街上,许多人从身边视而不见,匆匆而过,还有一些看客站在远处指指点点,但却无动于衷,可是这时出现一位好心人来到祈求帮助的老人身边,扶起了老人,可是她却要求别人用手机进行全程录像,害怕自己“多管闲事”“引祸上身”。如果你把这种生活现象写下来,然后通过这种“不正常”现象进行思考和议论,解释这种“社会病态”的原因,这样文章就成型了。只要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进行细致的观察和认真的反思,学生就不愁无话可说,无事可写了,相反对写作材料会顺手拈来,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一挥而就了。

3.组织学生开展广泛阅读,为写作积累了丰富素材

古训:“劳于读书,逸于作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是倾吐,阅读是吸收,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关系。”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均说明读书能为作文提供优美华丽的辞藻,优美句子,富有情感的章节,跌宕起伏的篇幅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液。使学生在进行大量课内外阅读时,使学生感受文章意境之乐,让学生展开想象翅膀,感知人物肖像的形象之美,感悟读物故事的事理之美,真正使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欣赏美、体验美、领悟美,例如,为了培养学生写散文兴趣,提高写散文的能力,我利用多媒体创设阅读的欣赏情境,组织学生在轻松、优美的情境中欣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冰心的散文集《南归》、余秋雨的散文《行者无疆》、《山居笔记》等,通过学生博览群书,然后才能厚积薄发,学生在阅读学会了临摹,凝练写作的基本功,为学生能写出精美的作文来而积累了丰富素材。

总而言之,使学生积累素材途径是多方面,只要学生深入生活,立足实际,仔细观察,快乐阅读,勤于思考,就能使学生写作的源泉丰富不枯竭,写作的溪水常流不停歇,为学生写出脍炙人口的美文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外,如果再使学生掌握审题的技巧,构思有创意,立意再新颖,我想小学生就不会写出“假、大、空”的文章来,相反会“以我手写我心,以我口表我请。”我想每一位小学生都将成为有成就的“小作家”不远了。

猜你喜欢

小学生文章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情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放屁文章
台上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我是小学生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