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9-11-27熊英
熊 英
(湖北省大悟县城北小学 湖北 孝感 432800)
引言
我们努力探索提高学生创新意识的方法与策略,就是希望促进我们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我们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创新意识的培养,符合我们新时期教育理念与改革的需求。其次,通过对初中生进行语文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以解决当前语文课堂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可以促进初中语文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也为初中语文教学未来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1.进行创新意识培养的意义
著名的教授学者杨振宇曾经说过:“创新能力是21世纪人才所必须具备的因素之一,具有创新能力的人也将是最受欢迎的。”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这已经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不难看出,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探索性、开放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要创新教学方式,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还要提高教师自身的教育水平。其次,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通过开放的教学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2.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的策略分析
2.1 注重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俗话说:“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因此,我们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敢于发问,应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有效参与。然而在传统语文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学生普遍不善于提问,这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与发展。因此,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努力为学生营造民主、开放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质疑、去提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会不合理,或是荒谬离奇,但是问题的提出却标志着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不仅不能斥责,还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和指导,让学生善于抒发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2.2 注重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发散性思维是指人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发散思维具有敏捷性、变通性、独特性,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培养学生针对同一问题去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辐射性思考的意识,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的知识结构、丰富学生的知识深度,让学生通过多角度的思考问题看到问题的本质。不难看出,无论是阅读教学、写作教学,或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3 重视构建创新意识的良好氛围。初中语文课堂中进行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是指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组织、启发以具体任务目标为基础,让学生充分参与并自主探究的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是以学生创新意识为核心,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是围绕这一核心展开的,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教师在这个核心中由“主体”地位变成了“引导”地位,学生变成了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角,这种模式可以充分的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其次,进行有效预习是学生完成创新意识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可以让学生在课前对相关知识就有一个了解,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提供了条件和基础,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就会积极的思考或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解决这些问题,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与成就感,从而使学生进入创新学习的积极状态。
2.4 重视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以前我们普遍认为教师讲的越细,学生就学的越容易,课堂效率也就会越高。然而“我们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应该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传统教学中学生基本都是被动的听老师进行讲授,造成学生不动脑子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失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与创新的意识。其次,我们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创新自己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进行更加科学的思考研究。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让学生能够进行积极创新,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
3.结束语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而且要促进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的培养,要积极创新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语文知识的魅力与内涵,努力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