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和课堂观察法在初一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19-11-27王素华
王素华
(江苏省苏州市第二十四中学,江苏苏州 215000)
引 言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运用知识能力和表达能力[1]。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语言表达能力、语言感觉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有针对性地夯实学生的 语文基础
“想象力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世界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复杂得多,但通过大数据我们可以有计划地逐步欣赏这一复杂性,尽管我们可能不完全能掌握它。大数据会迫使教师成为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合作伙伴,教师需要将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带给学生,并成为大数据学习系统和学生之间的连接点(interface)。[2]”这是笔者在读《与大数据同行》一书时做的札记。大数据可以帮助教师确定最有效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工作的效率和趣味性,其拥有强大的实证工具,既能让我们了解如何教,又能让我们了解如何学。
就语文教学而言,大数据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语文基础,从而对知识的个性化进行处理,使之更好地适应特定的学习环境、偏好和学习能力,让学习优化成为可能。以数据为基础的反馈、个性化教学和概率预测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应该对学生有一个全面摸底,以此来形成大数据判断学生的语文基础,之后针对学生的语文基础,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收集大数据的方法多种多样,如考试、课堂提问、问卷调查等。形成大数据库后,教师就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基础能力,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针对语文基础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要求和目标。例如,对于基础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多阅读,广涉猎广;针对概括能力不好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他们在阅读之后,对文章进行概括总结;而针对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学生,教师应该鼓励他们在生活中灵活运用,如把当天所学的某个词语或成语运用到自己平时的语用中。教师应该因材施教,找到适合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要求。
二、以课堂为主阵地,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
“课堂观察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方法,是一项被遗漏的教师专业能力,其可以帮助教师实现从实践到研究的跨越,正逐步成为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3]”在课堂观察的过程中,有的教师作为被观察者进行授课,有的教师作为观察者进行评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课堂观察有多种方法,其中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观察侧重点,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的观察目的,选择性地观察记录某些方面的内容。
课堂观察以改善教学为主旨,直指教师研究之靶标。立足课堂,其目的是改善课堂教学,研究流程是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的。它使教师的研究务实而高效,能帮助教师收获教育科研的快乐。同时,课堂观察也架起了课堂教学和教育研究的桥梁,实现了从实践到研究的“无缝对接”和“无痕转换”。
课堂观察的专业品行在于改进课堂学习,追求内在价值,面向未来。在观察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进行平等对话、思想碰撞、探讨课堂学习的专业问题;同时,课堂观察促使教师由观察他人课堂而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进而感悟和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对语言感觉的能力,最主要的就是听、说、读的能力。首先,关于“听”,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进行播放音频或示范读,让学生在模仿或聆听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从而对作品有一个整体把握。尤其是对于文中表达个人情感的词语应该用什么语调,是悲伤或是喜悦,是期待或是恐惧,学生应该重点体会这些情感词,从而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其次,关于“说”,即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大致意思,从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组织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能明确清晰地表达和传达自己的情感思想。最后,关于“读”,这是最关键也是最核心的一部分。对文本熟悉后,教师应要求学生能感情饱满地读出来,或喜悦或悲伤或沉重,能准确地传达出来;边读边想边感受,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的情感。读是最核心的部分,教师通过课堂观察可以强化听、说、读的各个方面。长期进行课堂观察,在听、说、读中总结阅读经验,体会作者情感,久而久之,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会发生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三、通过引领和课外延伸给学生广阔的自主学习空间
“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课堂外,教师应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和时间,供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主动汲取是学好语文的又一重要途径。例如,在教学完《背影》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和父亲之间浓浓的父子情。同时,给学生布置特殊的任务:回家帮助父亲洗脚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中体会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以表达对父亲的爱。
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查找一些关于父爱的故事、句子、典故等,并深深地体会各个作者对父亲的浓浓的感情。此外,教师还可以推荐学生阅读莫言的《拾馒头的父亲》、林清玄的《与父亲的夜谈》、严文井的《春节忆父亲》,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父爱这一深沉的情感,并从中体会父爱的伟大和无私。积累完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所积累的东西,并谈谈自己对父爱的进一步理解。例如,写作《父亲的……》。这些读写活动,不仅能让学生的知识面扩展,更能让学生对父爱有更好的理解和体会,从而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人格塑造。
初一是从小学过渡到初中的关键时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根据学生的基础能力布置不同的任务,夯实语文基础。总之,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把培养各方面的能力互相结合起来,才能使整个语文学习生涯如虎添翼。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大数据详细了解每位学生真实的语文基础,然后通过课堂观察法注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觉能力,尤其是听、说、读的能力;同时,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供他们思考和拓展,从而全面提升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