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期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的策略

2019-11-27秦斌山

名师在线 2019年18期
关键词:农村教师专业化农村

秦斌山

(甘肃省武威第十六中学,甘肃武威 733000)

引 言

近年来,随着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工作的开展,政府大力改善农村教育环境,农村教育设施与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教师待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但农村教师的专业素质参差不齐又成为农村教育发展新的羁绊,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更大的不均衡,由此,教师的专业提升就显得更为重要。

一、现状调查及存在的问题

据有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农村学生的转学现象较为普遍,除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带着孩子随迁就读外,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教学水平参差不齐也是导致学生流失的重要原因。每年的选调进城又将不少优秀师资引向城市,更进一步加剧了这种不均衡。

因学校的编制紧张,任课教师每天忙于备课和改作业,参与教研的机会有限,缺乏必要的学习、进修时间,知识陈旧、老化,从而导致教学理念和水平明显落伍。从农村教师的年龄结构来看,45 岁以上的老教师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这些人“混日子”的心态居多,专业发展意识淡薄,教研意识不强,不善于发现思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都已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新瓶颈。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农村教师必须向名优成长。

二、专业化的内涵

专业发展主要是指教师个体在教育专业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以及自我专业发展需要和意识五个维度上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的认识和提高。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而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基地,“具有教师发展功能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1]。

三、提升策略与措施

(一)需求驱动

心理学研究表明,不管什么工作,机械地应付永远做不出成绩,重复的结果只能使工作越发无聊,人生越发混沌。一个人的专业发展内驱力往往大于约束力,因此,教师要分析自己的专业发展需求,思考自己想成为一名怎样的教师、能讲出怎样效果的课、可以达到怎样的目标。明确了奋斗方向,构建的内驱力就会驱动自己去主动学习、积极工作,而不是被动消极地应付一些事情,这其实便是职业发展规划。例如,可以制订一个发展计划,如每学期上20 节优质课,写10 篇教学随笔,辅导5 个特长生,朝着这个目标坚持三年,一定会秀出一片属于自己的教育晴空。

只有充分激发起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才能使教师的成长由自发转向自觉,由个别转向群体。许多农村教师其实很有才华,能力颇强,但因沉溺于现状,不思进取,久而久之,便“泯然众人”矣。环境不是封闭落后的挡箭牌,只要不满足、不懈怠,乡村教育的舞台便会更广阔,更易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想成为名师的愿望比是否具备成为名师的素质更重要。农村教师应给自己明确的定位、明确的目标,不甘于现状,谋求自我更大的发展空间,迫使自己成长为一名有专业水准的骨干教师。

(二)研修领动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自身的成长外,还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要抓住机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借助一些外在条件,如读书、网络研修、远程培训等加强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应坚持理论探索,增强教育智慧,提高自身素质,从而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

怎样才能让农村教师通过研修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呢?笔者认为,除了积极鼓励教师利用闲暇时间自修外,必须在学校的管理制度上采取一些措施,立足校本,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农村教师走上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如以下措施。(1)开展读书活动。新高考提出“专治不读书的人”,知识似衣服,会旧、会过时。不阅读的教师,就是一潭死水,久而必臭,从而无法适应需要。教师不能等到觉得做教育吃力了,才想到有多久没充电了。信息化的时代,每个人都必须有终身学习、不断自我更新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在平时多读经典名著和专业书籍,通过广泛的阅读增加知识储备。(2)开展学科专业知识测试。学校要积极开展专项校本培训,通过专业测试培养教师开展理论学习和实践反思的习惯,不断提高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3)开展信息技术;竞赛活动。大数据时代,教师必须与时俱进。竞赛能促使教师充分利用远程网络培训,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如微课、翻转课堂、交互式电子白板等辅助工具,及时在教学中渗透现代教育思想,转变教学行为。

(三)教研带动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墨守成规已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拥有较强的教研意识是一名专业教师快速成长的助推器。学校应积极开展各种业务技能竞赛,通过组织课堂观摩、教学技能竞赛、说课比赛以及评选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等活动,为农村教师开辟互动交流的通道,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

研讨课、公开课、观摩课、优质课等晒课、磨课活动,有助于教师打磨自己的教学技能,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以改进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为载体,深入研究提高课堂有效性的途径与方法,打造出高效精美的课堂。同时,本着“从实际出发,注重实效”的原则,依托农村地域特色、乡村少年宫项目的实施,还可以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写、使用,这样一来,可以充分发挥中青年教师的兴趣、特长、专业优势,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仅仅局限于小圈子,视野会逼仄,最有效的提升方式莫过于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去开展教育教学,这是其专业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环节。课题研究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同时推进和践行,它会迫使教师在某一方面潜心钻研,积累素材,探究策略,反思得失,在实践中摸索出一套适合“校情”与“学情”的教法。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水平会迅速增长。

(四)评价推动

比较城区和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情况,我们能明显地看到其与评价机制有着很大的关系。合理的奖惩措施会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使其感觉到工作有方向、有希望、有奔头。因此,农村学校领导要想让学校有长足的发展,必须重视师资建设,尤其是制定并落实好一系列的激励机制,以评价为依托,以专业成长为突破口,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使教师有一种工作的成就感,激励教师走向更高、更强、更远的专业领域发展。因此,农村学校应建立并完善教师继续教育的评价制度,同时与教师的职评、聘任、工资晋升与先进评比等挂钩,对在教育教学中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重奖,并赋予其相应的荣誉称号。

结 语

总之,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教育界永恒、有价值的话题,是一项面向未来、效益无限增长的工作。只有找准农村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突出问题,才能立足眼前,努力为农村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与发展的平台,让农村学校的教育舞台上多涌现出本土化的专业骨干教师,从而真正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教师专业化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劳动教育课程的常态化、专业化还有多远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农村教师的课改观
报告显示:超六成农村教师希望流动到城市任教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