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必修拓展课的开展与尝试
2019-11-27梅丽
梅 丽
(江苏省江阴初级中学,江苏江阴 214400)
引 言
《历史俱乐部》是初中历史必修拓展校本课程,以拓展历史知识,提升历史学科能力,培育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为核心目标。从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人文素养出发,通过阅读解析历史史料,自主思考中外历史现象,合作探究历史史论,提高历史学习能力,从而形成对历史的正确认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1]。
一、课程理念
本课程基于历史学科知识,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学习需求和发展需求,充分体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宗旨。拓展历史知识,以应用和理解历史知识为基础,逐步提升历史学科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认知结构,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强化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意识,传承优秀文化,获得人生感悟。
二、课程目标
(1)增长历史知识,能正确理解历史知识,从而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具备初步的历史史料阅读解析和选择运用能力。
(2)学会用口头、书面等方式叙述历史和评价历史,逐步提高历史表达与交流能力。
(3)初步掌握解释与思考历史问题的方法,学会与教师、同学共同对历史问题进行探究与讨论。
(4)提高真善美与假丑恶的识别判断能力,逐步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健康向上的个性品质。
三、课程实施
(1)开设年级:七年级、八年级
(2)课时:每学期4 课时
(3)师资:学校历史教师
(4)教材:历史教师自主开发
(5)教研:校本教研与培训
四、课程内容
(1)梦回唐朝;(2)古代那些事儿;(3)寻找历史剧中的那些错(一);(4)寻找历史剧中的那些错(二);(5)我为诗狂——诗词中的历史;(6)重走长征路 重温长征事;(7)不能忘却的纪念;(8)说说咱的大江阴。
五、课程评价
(1)课堂表现(合作讨论、交流表达、参与程度等)
(2)作品测评(历史主题小报、历史小论文等)
六、实践意义
(一)课程即自然生长
课程即自然生长。教育就是不断生长,我们给学生提供的课程是自然生长的,这种自然生长是顺应学生的兴趣和需求的,是符合儿童发展特点的。《历史俱乐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贴近生活。比如,《寻找历史剧中的那些错》以小组竞争的形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必答和抢答竞赛,争夺冠军,答题内容都为学生所熟悉的影视作品。采用这种竞赛活动,学生情绪高昂,气氛热烈,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其中,充分激发和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发现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发掘学生的潜能,真正实现课堂是师生交流与知识对话的场地,是智慧生成的灵感之所。抓住学生的求知心理,把学生的心紧紧地拴住,使他们怀着无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课程。
(二)课程即能力培养
历史俱乐部课程。通过鼓励学生自己调查收集、设计策划、陈述展示、观察评价等环节,为学生提供了相对自主的活动空间。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自主思考、自主探究和自主实践,学生处于活动主体的状态。这种学习活动,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1)《诗词中的历史》知识竞赛、《寻找历史剧中的那些错》等课程,让学生分组合作竞赛,增长历史知识,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知识,同时学会运用历史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具备初步的历史史料阅读解析和选择运用能力。
(2)《模拟申遗》课程。在整个活动的准备与实施过程中,学生要利用网络、图书馆、团队合作等多种方式,在收集资料、准备申遗材料的过程中对申遗地点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在模拟申遗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文化保存之间的矛盾,对文明传承的复杂性与困难有所认识。通过申遗组委会和世界遗产大会专家的模拟问答,锻炼学生应答应变能力,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关注现实、关注社会。
(3)《不能忘却的纪念》课程。了解南京大屠杀,认清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行径和军国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树立反战争、爱和平的信念。同时分组宣传策划“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日宣传活动”, 提升学生分工合作、活动策划宣传能力。
(4)初中历史综合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记忆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等,《诗词中的历史》课程将古典诗词引入教学,对提高学生这些能力是非常有益的。比如,“诗情画意猜诗句”这一环节,根据给出的图片猜诗句,充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反应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名家名句我来填”环节,不仅要求把诗句填写完整,还希望有能力的学生能解析一下诗词中体现出的爱国之心,这不仅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同时也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述能力提出了要求。再如,猜地名环节:“大梁城上四无山”“姑苏城外寒山寺”“大都三月柳初黄”中的大梁、姑苏、大都指今天的哪里?这个环节发掘了历史和地理学科的联系,相互渗透,化枯燥为有趣。恰当地引入这些诗歌,对于加强文史间的联系、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大有裨益。
(三)课程即文化相遇
课程即文化相遇。学生在穿越古代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的过程中体会不同文化的特点,感受体悟文化的真谛。《梦回唐朝》通过“潮人穿搭指南”“舌尖上的大唐”等活动让学生遨游在历史长河中,使学生对大唐的服饰和饮食文化有了充分的了解,感受到了大唐盛世的魅力。很多学生对自己的家乡历史知之甚少,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同时激发学生对家乡江阴的热爱,特开设课程《说说咱的大江阴》。学生可以任意选取有关家乡的素材:江阴名人、江阴历史、江阴古迹、江阴方言等,上台与同学交流分享。这是一种乡土文化认同教育,孕育学生的家乡情愫,使其了解家乡历史,感受家乡文化,更好地做江阴文化的传承者。
七、注意事项
(1)不只图趣味。历史必修拓展课程设计了很多活动,给学生的学习增加了趣味,但这只是课程的价值之一,开设课程基本目标是让学生运用历史知识,感悟历史知识,以提升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教师要努力挖掘课程“营养”,“滋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2)不大包大揽。教师煞费苦心创设了活动,然后大包大揽,面面俱到,“牵着”学生“鼻子”走。这样一来,使学生的学习趋于被动,学习主动性得不到发挥。我们要用设计的活动引领学生,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教师从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转变到教学活动的设计、指导、组织、帮助和鼓励上来。课堂活动前,教师与学生是活动的共同创意者和设计者;课堂活动中,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教师则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帮助者,师生共同构建了一种平等、和谐、互动式的新型师生关系。
(3)不片面评价。开设历史必修拓展课,我们对学生的评价应多元化,不应只局限于学生的学业成绩,历史必修拓展课为教师评价学生创设了一个新的平台和窗口,站在这个平台,透过这个窗口,教师可以看到学生活动的状态,包括学习兴趣、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心理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从而更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结 语
《历史俱乐部》印证了学校课程改革深入推进的足迹,是历史备课组实践研究的成果,一切还处在摸索、探究中,仍需变革、改进,且学且思且行。加强教学研讨,深化备课研究,进行探索和深层次的思考,从只有点滴做法到系统建构,让课程更完善,让学生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