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初中小班化背景下语文学科分层教学策略

2019-11-27杨益平

名师在线 2019年18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层面分层

杨益平

(江苏省海门市树勋初级中学,江苏海门 226146)

引 言

时至今日,“班级授课”依然是校园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这一授课机制普遍存在四个相同的“一刀切”做法,即课程内容相同、教学进度相同、目标要求相同和评价标准相同。无论师生双方如何努力,都很难从根本上有效消除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吃不好”、学困生“吃不了”的不均衡现象,无法让不同层面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难道“班级授课制”教学模式就没有发展前途了吗?当然不是!笔者认为,在这一基本组织形式中实行“小班化分层式教法”,把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可以让不同层面的学生学到“必需的知识”和“不同的知识”。那么就初中语文课程来说,如何开展“小班化分层式教学”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在课前预习分层中展示学生个性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了“事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学校教育中,“课前预习”不仅是课程活动体系的重要有机组成,而且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开展简约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认真做到并努力做好课前预习这一“诗外工夫”,从而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窗口的有效“前移”[1]。

在这一活动环节中,为了更好地激活学习思维,展现学生个性,笔者制订了一本“课前预习卡”,上面设计了“基础题”“积累题”和“开拓题”等项目。每当教学一篇新课文时,笔者都会让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课前学习准备。让基础成绩优秀、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搜索有关资料的同时,尝试着向课外发展;对于中等层面上的学生,要求他们能够理解课文,并且努力解决课文后的一些问题,如有兴趣也可以查阅有关资料;而对于其余学生,仅要求在认真阅读课文基础上,画出生字新词,稍加了解课文内容即可。

二、在课堂教学分层中体现学生个性

众所周知,课堂教学是开展课程实践活动的主体形式。在这一活动环节中,教师要切实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善于通过各类途径和方法,努力为各类学生提供个性化表现的时空阵地和必要条件。在一般情况下,笔者本着“自愿+指定”的搭建原则,按照“1(优等生)+3(中等生)+1(学困生)”的标准,把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多人学习小组,以便于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正常开展小组学习活动。

以《皇帝的新装》课文为例。笔者首先提出如下系列问题。(1)按照“缘由、发生、发展、高潮”的文本结构,阅读课文并进行相应的分段。(2)找出自己喜欢的人物描写句子,并说一说喜欢的理由。(3)你最喜欢哪一个人物形象,喜欢的理由是什么?(4)皇帝和大臣们为什么会被骗上当?(5)课文中揭示了什么现象?并且告诫我们什么?以此让各学习小组自选两个问题,开展相互之间的阅读与讨论活动。在此基础上,指定每组代表(如3 号)参与集体交流发言。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说出自己喜欢的话题和个性化观点。

三、在课外辅导分层中培养学生个性

在分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关注全体学生,尤其要高度重视那些学习上的“弱势群体”和“有更高追求”的学生。正因为如此,在课外辅导这一环节,笔者通常采取“集体+个别”相结合的辅导形式。集体辅导的对象主要是中等生层面,对他们主要以“巩固学习目标”为本,针对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感到困惑的现象或普遍存在的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而个别辅导的对象则不同,主要是兼顾“优等生”和“学困生”这两类群体。笔者通常利用自习课、活动课等时间,分别以“开小灶”的形式为他们“加餐营养”。

以“古诗文”内容为例。对于优等生层面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不仅能够理解古诗文的意思,而且要了解作者的生平和写作背景,还有思想情感和一些深刻内涵等。对于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欠佳层面的学生,则要求他们理解并把握古诗文的意思。有些时候,还可以让一些优等生来当“小老师”,为学困生讲述自己的所得和所思。这种“提优补薄”“以学促学”的辅导模式,往往能赢得令人期待的效果。

四、在作业设计分层中弘扬学生个性

“作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巩固与消化、反馈与促进[2]。在传统课程教学活动中,作业“设计者”完全在于教师,而作业“执行者”则完全在于学生一方。在现代教育理念下,“学生”不仅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力量”,而且“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活动有效与否(或高效与否)的根本标准。正因为如此,在分层教学活动中,尤其在“作业设计”这一环节,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需要,完全可以把作业设计的权利适时适量地下放到学生手中。

以《愚公移山》课文为例。笔者要求学生以多人学习小组为单元,每小组设计一份课堂作业并把其摆放到班级墙壁上的“作业超市”上,让学生从中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自助餐”,以此作为“选做题”;再加上笔者在“教师设计”栏目上提出的题目——“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谈一谈愚公的做法或智叟的想法”,以此作为“必做题”。把两类题目相结合,一份完整的“作业设计”就形成了。如此而为,既可以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又能张扬学生的个性。

五、在学业评价分层中塑造学生个性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及其学业情况做出及时有效的评价(有时是考核),不仅是课程活动体系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而且是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塑造学生个性的重要措施和有效手段。学生群体中客观存在着“个体差异性”和“动态变异性”,鉴于此,我们必须本着“因人而异、因时而变”的指导思想,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做出并不相同的评价标准。

例如,我们要努力打破“教师评价学生”的传统单一做法,把它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改变对学生“单个评价”的传统做法,把它与“群体(如多人小组)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改善“唯成绩论英雄”的片面性评价方法,把它与“学习态度评价”“发展性评价”等有机结合起来。一言以蔽之,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分层评价活动,不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进取精神和成功信念,而且有利于塑造与张扬学生的个性。

结 语

总之,我们要善于在“小班化”背景下,从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辅导、作业设计和学业评价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化地开展“分层”教学活动,为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层面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高中语文分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
高中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做好课前预习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