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19-11-27邓四兵

读与写 2019年17期
关键词:孔乙己微课初中语文

邓四兵

(湖北省仙桃市长埫口镇敦厚中学 湖北 仙桃 433000)

引言

所谓微课是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出丰富、精炼的课程内容,学生借助视频引导,通过自学,解决难点问题。由于微课视频的时长较短,对原本的课程内容进行了浓缩,故被称为“微课”。可以看出,微课与教师以往采用的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它的到来将彻底颠覆传统课堂,教学工作也将向前迈进一大步。当然,这还需要依靠于教师的有效应用。对于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笔者有以下建议。

1.课前制作微课

利用微课教学,能够直观的为学生呈现许多内容,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也能够快速解决,推动教学进程,节省时间。但教师在课前却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准备,搜集、整合资料,视作视频。这对教师的信息整合能力,教学水平以及信息技术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制作微视频,要仅仅围绕教学重难点,一些学生能够轻易理解的部分无需加入其中[1]。这一点需要教师合理把握。我在教学《看云识天气》一课前,就在课前搜集了大量文章中提到的有关卷云,卷积云,积云,高积云,卷层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的图片,因为我意识到,文章中对于各种形状云的描述并不能使学生很好的理解,这也是学习本文的一个难点。因此,我不仅在视频中加入了相应的图片和介绍,还设计了一个表格,条理清晰的列出了云及其光彩的种类、特征以及他们分别预示的天气情况。学生在课上,通过视频的辅助,很快的理解了全文,掌握了重点。

2.课上引入微课

课堂上引入微课的时机要准确把握,否则会影响微课教学的效果。微视频可以用于课程开始的导入,也可以在学生陷入困境时用于引导,更可以用于他们课下的查漏补缺,巩固学习。在教学《孔乙己》一文时,考虑到文本内涵深刻,需要细致挖掘对人物的性格、外貌、神态等描写,才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和意图,学习难度较大,我在微视频中总结了大量的神态、外貌、动作描写,从文章的第九节入手,引导学生分析孔乙己的身份和性格。视频中呈现出的段落和词汇旁都有相应的解释,学生们通过对孔乙己语言、行为和衣着的分析,突破了段落和板块上的局限,将整篇文章串联了起来,最终将问题落在了“孔乙己是否已经死了”的核心问题上。在完成了对本篇文章的解读后,我再一次呈现出了微视频,学生带着对文本的理解回顾这些细节描写,掌握了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样的微课设计体现了重点,解决了难点,把握住了应用的时机,收到了理想的效果[2]。

3.课后微课巩固

微课还具有一个传统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就是能够冲破课堂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入课下,成为学生们自主学习的好帮手。如今信息技术便利,学生们接触网络设备的渠道较多,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微课传输给他们,用于课下的学习,可以是课前的预习,也可以用于学完知识后的巩固,一些在课堂上没有跟上学习进度的学生也能够在微课的辅助下缩小与其他学生的差距[3]。在教学《出师表》时,考虑到本文中的生字词极多,学生们顺利读下全篇都十分困难,课堂上无疑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认识字词和发音,于是我就将本文的诵读音频制作成了微视频,上传到了班级群组中,让学生们在课下下载,根据标准的发音一同尝试朗读,将自己经常出错的部分标注出来。在第二天的课上,学生们将自己最常读错的一些字词进行了汇总,我也根据他们的反馈,找到了教学的重心,缩短了在生字词和发音教学上所用的时间,加快了教学进度。可见,将微课作为学生们课下学习的辅助资料,能够使课堂上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教师对于微课的应用应尽量灵活,大胆的尝试,才能真正将微课的优势利用起来。

4.结语

综上所述,微课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众多,本文提出的几点仅仅是在教学中作出的一些尝试,更多有效的实践方法还有待我们一线工作者的进一步开掘。我们必须认识到,如今的教学工作正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微课的应用渠道还在不断扩展,在以后将会发展成为主要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对于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方法展开不断的研究,使语文教育工作跟上改革发展的脚步。

猜你喜欢

孔乙己微课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孔乙己(下)
孔乙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