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中语用训练该何去何从

2019-11-27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小学部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4期
关键词:骡子大黑彭德怀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宁分校小学部 李 敏

著名语文专家成尚荣先生曾经指出:“我们的语文还需要再语文一点,必须要以语文的方式展开。”其中所谓的“再语文一点”,就是要运用语文的手段和策略将语文的气息浸润在课堂中。但这里的语文训练必须要以语言、意蕴为基础,强化学生的语文实践经验,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多维诵读,提升语用训练的情感温度

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但由于语用训练的介入,很多教师就已经将人文性抛之脑后,最终导致文字训练生硬实行,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只有在人文性的浸润下,工具性的训练才能充满情趣。笔者倡导运用诵读的方式,激发学生语用训练的情感温度,从而夯实语用训练的效益。

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大江保卫战》中“狂风卷着巨浪,疯狂地撕扯着堤岸……筑起一道人墙”时,教师首先引领学生在自由大声诵读的基础上形成初步的认知感受,并引导学生以这样的方式将自己的感受激发出来;随后,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感受排比句式在表达中所形成的表达效果,并依照个人读、小组读、全班读的方式逐层推进展开教学,感受排比句式所展现出来的豪迈情感;最后,教师引领学生观看1998年抗洪救灾的相关视频,以直观形象的方式感知文本语言所展现的画面感。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就是以朗读的方式展现人物的特点,在情境的渲染中,学生的朗读是声情并茂的,对文本语言的感知是形象的。多情的朗读不仅将文本语言所展现的意境呈现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更有效地拉近了文本与学生内在意识之间的距离,高效地历练了学生的语感,提升了学生对文本语言之美的体验能力。如此朗读,充分尊重了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将教学与文本的资源进行有效链接,还原了学生原本内在的生命,使得学生的文字表达更加丰盈,真正感受到生命的内在温度。

二、联想补充,丰富语用训练的认知广度

脱离了文本阅读的浸润,学生的练笔成为纯粹技术主义的模仿,学生失去了真正的写作动力;脱离了实践表达的支撑,学生的阅读就缺乏体验的真诚度和精髓的力量。因此,只有从文本的情韵入手,练笔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如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时,面对“缓缓摘下军帽”的彭德怀,学生此时的内心也是一片沉寂。彭德怀与他的大黑骡子出生入死,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感情,但为了战士们的温饱,他忍痛割爱,亲自下命令枪杀了自己的大黑骡子。此时的彭德怀一定是心情复杂、感慨万千,但作者却什么都没有写,仅是以“摘下军帽”这一个动作来替代。此时,教师就可以紧扣课文中的留白,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此时彭德怀会想些什么呢?他又想对自己的大黑骡子说些什么呢?紧扣此处进行练笔,不仅让学生有了练笔内容的契机,同时也让学生能够紧扣练笔走进文本的内核、体验人物内在的精神。但由于学生自身认知经验的缺乏,他们对彭德怀与大黑骡子在战争烽火中所建立的情谊是无法感知的,这就在情感认知方面对学生的实践表达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有关于彭德怀在长征途中的经历,另一方面则借助鲜活直观的视频资源展现彭德怀与大黑骡子一起经历的种种瞬间,从而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丰富了学生的感情基础,真正达成了“情动而辞发”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不断提升。

在这一案例中,教师正是紧扣教材文本中的留白,为学生补充了相关的资源,走进了文本人物的内心情感,探寻了文本内在的真实意蕴,起到了较好的练笔效果。

三、循序渐进,架构语用训练的层次高度

语用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训练体系,决不会一口吃出个大胖子,需要教师从学生的接受规律出发,才能真正让语用训练作用于学生的认知思维,从而促进学生语用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时,面对云雀妈妈对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温度等作用的描述,教师告知学生森林的作用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模仿云雀妈妈的方法,用上“可以……,可以……”的句式将刚才的词语连贯成一句通顺的话。在学生口头练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如果要将自己表达的内容更加富有条理,让别人听起来觉得更清晰一些,我们可以依照怎样的方式来安排材料?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可以按照程度的高低和先后顺序来进行表达,以逐层递进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蕴。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别的连接词语进行调整,比如“可以……也可以……”或者“可能……也可能……”,转换学生的表达习惯,丰富学生的练笔维度。

事实上,这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就设置了“读下面的句子,并用带点的词语造句”的练习,带点的词语就是“可以……也可以……”,其最大的价值就在于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在中年级表达练笔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深入实践的过程中对表达顺序进行训练。而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一步一步地在点拨与引导过程中进行深入探究,感知作者在语言表达过程中用词的准确性,从而体悟表示连接性词语的表达作用,并将其转变为学生实践练笔的核心主题。而在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先行说话的基础上,将内容的感知与作者语言的体悟融入自身教学体系中来,并在随后的教学中引领学生在深入实际中不断提升关注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这样的语用设置以原有的课后练习为基础,又在尊重学生原有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高于实践练习,从而使得语用训练形成了一定的高度。

猜你喜欢

骡子大黑彭德怀
彭德怀:一把扯下自己的画像
尊贵的骡子
大黑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不愿照相的彭德怀
杨得志巧计活捉“野骡子”
彭德怀不愿照相
逻辑思维
大黑兔做了一个春天的梦
绕口令、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