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作业,从“面目可憎”走向“和蔼可亲”
——小学中年段语文作业有效设计的实践研究

2019-11-27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小学姚佩莉

小学生作文辅导 2019年4期
关键词:作业语文课堂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小学 姚佩莉

在农村教学了二十多年,笔者时常会看到一些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除了抄写、默写、写作外,还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做学校订阅的《补充习题》《练习与测试》等配套作业,导致大量的作业重复。错了的作业,遭到了数十遍的罚写,甚至更多。到了期末,更是采取题海战术,试卷一张接着一张。细看,有的题目超出学生的认知范围,有的则毫无意义。这样机械重复地刷题,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吗?面对烦琐枯燥的练习,能激起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吗?答案不言而喻。

前一阵子,山西一农村小学的校长张鹏飞带领全校学生跳鬼步舞的视频走红网络。网友们认为这位校长敢于大胆地尝试新鲜有趣的事物,让教育“朋克”了起来,不但让学生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更是调动起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看似别出心裁,却彰显了以生为本的教育本质。体育活动改变了一下内容、方式,就成了学生喜欢的、乐于付出的运动。同样,语文作业也可以变变变,从“面目可憎”变得“和蔼可亲”。

一、减少数量,化臃肿为苗条

中医认为,虚胖者,形大力气小,需通过运动、合理饮食来减肥。搞题海战术,与虚胖如出一辙,广种薄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阅读可以使学生摆脱成绩不良的状况,而且阅读可以发展学生的智力。由此可见,让学生多阅读、会阅读,才是学习语文的王道。既然阅读能力是智能的核心,那我们就要还学生自由阅读的时间。首先要给作业瘦身,把学生从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中解脱出来。

比如对于抄写词语这样的基础性作业,虽是一项必修的基本功,但遍数不宜过多。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始终把抄写词语的遍数控制在两遍左右,但也始终教育学生 “认认真真写两遍,胜过马马虎虎抄十遍”“写一手好字,是修养和才气的凝聚”。 因为写得少,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认真书写,不仅记得牢,而且练就了一手好字。

二、身先士卒,化困难为容易

只有亲自下水,才能知道水的深浅。布置作业也应该这样。像配套的一些练习册,其中的试题让老师做也未必拿捏得准,让学生又如何应付呢?所以,教师事先要“侦察”,再亲自“上阵”,感受困难度,最后挑选合适的题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总比“无论怎么跳也摘不到”有成功感。

其次,老师可以灵活地在课堂上渗透某些内容的教学,这样一来,课堂教学丰富了,学生完成起作业来也就轻松多了。比如,《诚实和信任》一课的习题中,要求学生写一写“我给小红车主人留下的字条上的内容”。这项作业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写话的能力,而字条有一定的格式。所以在教学中,先让学生回忆留言条的格式,再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猜想便条上的内容。有了课堂上的“说”,作业本上的“写”就水到渠成了,也避免了大量订正作业。

三、改变形式,化呆板为生趣

1.变个名称,以“趣”激趣

到了复习阶段,一些老师喜欢布置抄写字词、抄写课文类型的作业来巩固知识。这样一成不变的形式,学生在做的时候,很容易变得麻木,很容易敷衍。其实,教育和做菜有相似的地方,有的孩子不喜欢吃白米饭,有心的妈妈们便把饭团做成了可爱的动作造型,孩子一下子喜欢了。所以,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搜集学生易抄错、默错的字词,然后变个形式进行练习。如,学生对同音字掌握不好,教师可以设计“帮汉字娃娃找家”“火眼金睛辨得清”“啄木鸟捉虫”的题型让学生练习。

五花八门的菜与一道菜相比,自然会更吸引人。作文的题目也是如此,它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比如写一件难忘的事,如果提供“唉,那次我真后悔”“我做了一次放羊郎”“‘XXXX’大揭秘”“劳动的滋味,真好”“那一次,我好紧张”“冲动的惩罚”之类的题目,就容易勾起学生内心世界里曾经见过的、做过的事,避免了无材料可写的尴尬。

2.多个花样,以“趣”取胜

背诵课文是常见的一项口头作业。背诵有助于学生汲取文化营养,加深文化底蕴,培养丰富的语感。如果在课堂上丢弃背诵,直接把它作为回家作业来布置,那么对于记忆力强的孩子而言一般不成问题,而对于记忆薄弱的孩子来说就是一道坎。因此,如何有效地设计背诵作业是非常重要的。为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课堂上常常采用填空方式、画简笔画、利用插图、提供关键词、师生赛背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练习背诵,这样下来,一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一部分能基本背诵。可见,多些背诵的花样,就会降低背诵难度,减轻学生的课外背诵负担,还学生自由的时间。

四、拓展内容,化单一为丰富

学生的学习应该是立体化的,作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生的作业不单单是抄抄写写,还可以是听听看看,也可以是演演跳跳。不仅仅在课堂上,还应走出课堂,在家庭、在社会上学知识、长能力。

比如学了《但愿人长久》,可以顺便学一学《水调歌头》,并在班级群里发《水调歌头》的MTV,让学生回家学唱。课余,会唱的教不会唱的,不会唱的跟着学,久而久之,全班的学生都会唱了。最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诗词不仅仅可以念,也可以唱。又如学了《维生素C的故事》,我让学生扮演哥伦布,用第一人称向医生讲述他这次航海中的奇闻。这样,学生在讲述时,更能体现哥伦布当时的心情,比单纯复述课文多了一份情趣。再如学了《九色鹿》,带领学生演课本剧,演完课本剧,再写一写这个难忘的场面。因为材料是鲜活的,所以语言也是鲜活的。在这样的作业中,学生领略了语文的多面性,促进综合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猜你喜欢

作业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作业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