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衔接阶段古代诗歌教学策略浅析
2019-11-27开芳芳
开芳芳
(浙江省杭州市安吉路实验学校,浙江杭州 310006)
引 言
小初衔接阶段对学生学习十分重要,这一阶段承接小学的基础教育,又为后续教育奠定基础。这一阶段的学生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加之古代诗歌学习难度较大,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本文对此展开分析,以期能更好地带领学生学习古代诗歌。
一、吟咏诵读,品味诗意
诵读是诗歌学习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方法。汉语文学讲究审美和直觉,诗歌的情感和意味,都蕴含在语言和意境中,反复吟咏诵读,就能感受和体会[1]。小初衔接阶段,教师要重视诗歌诵读教学,关注学生的初始感觉和个性体验,不宜条缕分析,过度讲解。小初衔接阶段的学生有朗读的表演热情,但缺少朗读技巧。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诵读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体会情感。
(一)注意虚词的意味
实词能准确表达意思,而虚词往往和表现情感有关。例如,笔者带领学生朗读《观沧海》,第一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重点关注“以”字的意味,“以”在这里表示目的,相当于“来”。笔者引导学生想象一位雄才大略的将领登上高耸陡峭的碣石山,迎风而立,就是为了看看这波涛起伏、浩瀚无边的沧海,这时曹操的英雄形象和豪迈气概就不言而喻了。
(二)注意抑扬顿挫
朗读要融入情感,读出抑扬顿挫。对于表达强烈情感的诗歌,教师应指导学生通过重读、轻读或拉长语调的方法进行强调。在朗读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时,最后两句“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这里“又”字若处理成轻读,则表达的是曾经的繁华荡然无存,如今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失落和惘然;如果处理为重音,则表达的是生逢乱世,劫后余生再度相见的悲欣交集。不同的诵读处理方式,是对诗歌的不同理解。
(三)发挥想象,体会意境
刚上初中的学生想象力比较丰富,天马行空。教师要抓住学生善于想象的特点,要求他们发挥想象力,把自己代入相关意境,沉浸其中,想象的画面越具体越好,细节越生动越好。
在学习第三单元课外古诗《夜上受降城闻笛》时,笔者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每一句诗都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此时教师无须进行诵读指导,只需引导学生想象大漠如雪、笛声悠扬的情景,学生便能用低沉缓慢的语调演绎出荒凉无边的沙漠、冷淡如霜的月光和守边将士们浓烈如酒的乡愁。
二、知人论世,合理解读
读者对诗歌具有再创造的作用,所谓“作者未必然,读者未必不然”,但作为课堂学习资源,我们对诗歌的解读应合理,不能毫无依据任意诠释。小初衔接阶段的学生理性思维发展较快,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强烈,从不求甚解到刨根问底。教师应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变化,适度补充时代背景和创作环境知识,带领学生知人论世,有理有据地分析诗歌。教师不但要从众多背景资料中筛选鉴别出有效知识,还要指导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总结记录。
教师应结合背景知识,站在更高的层面,鼓励学生思考问题,对学生无法解答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而不是直接告知学生答案,以免打击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在学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笔者提出一个问题:如果有一天,你年纪老迈,饥寒交迫,身患重病,独自一人,流落孤村,在风雨交加的夜晚,你躺在床上会想些什么?将自己代入到这样的具体情景中,学生纷纷发言,有的想象自己在想念亲人,有的想象自己回忆往日的荣光或人生遗憾,有的想象自己在等亲朋好友来看望自己。笔者再请学生朗读这首诗,看看陆游在这样的情景下都想了些什么。陆游为什么会和我们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呢?笔者适时介绍陆游与众不同的生平理想、怀才不遇的坎坷人生和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这时,学生读懂了“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情、悲壮与悲哀。这是诗人心忧天下却不得重用的悲情,一心报国不改初心,在梦中也要金戈铁马驰骋中原的悲壮,以及朝廷不思进取屈辱求和,使大批忠臣义士被冷落闲置的悲哀。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教师喜欢在导入课文后,甚至在介绍课题后,就立即引入时代背景、创作背景和诗人生平等资料。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此举并不妥。七年级的学生尚不能自觉主动地学习,依然凭兴趣引导。如果教师没有针对性地设置疑问,罗列的资料对学生便会缺乏意义。所以,教师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适时提供背景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三、技法赏析,授之以渔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高年级诗歌学习的要求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感情。”初中阶段的要求是:“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由此可见,初中和小学在诗歌教学方面最大的不同是提出了“运用”这一要求。艺术手法就像一把打开诗歌鉴赏大门的钥匙,能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渗透艺术手法,帮助学生理性欣赏诗歌。教师切忌生硬传授知识,割裂诗歌内容和形式。艺术手法的讲解,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把握时机
所谓“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的时机十分重要。当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感,却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写能表现美感的时候,教师只需轻轻点拨,指出方法,便能将学生的感性体验推进到理性认识上。
很多学生认为《夜雨寄北》平实如话,笔者启发学生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思念。作者没有直接表达,而是想象未来团聚时剪烛西窗的温馨画面,今夜的孤苦是实写,重逢的幸福是虚写,虚实相生,变幻出曲折深婉的情谊。诗歌离不开想象,想象虚化出旖旎的风光,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学生恍然大悟,然后发现很多诗歌中都运用了想象的艺术手法,如《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想象这片海域吞吐日月星辰,恢宏壮阔的想象,表达了诗人昂扬奋发、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二)把握分寸
对写作方法和艺术技巧的点拨,固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诗歌,但不宜作为教学的重点。七年级学生的认知习惯和学习方式尚未完全改变,如果过多进行艺术手法的教学,会导致课堂教学抽象空洞、枯燥无趣,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打击了学生学习古诗的信心。所以教师应点到为止,随时归纳。
四、对比阅读,扩展视野
七年级初始阶段的诗歌学习,以体验、感悟和培养兴趣为主。对比阅读是很好的教学方法。对比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对诗歌体裁、内容、风格和情感的认识。小初衔接阶段,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储备有限,不宜进行复杂的多角度对比。笔者在教学中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诗歌对比阅读:(1)对同一诗人在不同阶段所写的诗歌进行对比,全面了解诗人;(2)对不同诗人就同一内容所写的诗歌进行对比,深入体味情感。
结 语
诗歌的教学方法有其规律性,笔者在遵循诗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把客观规律落实到小初衔接阶段的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智力水平、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心理变化和审美偏好,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力图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以学定教,让教学落到实处,结出实效,从而更好地让学生开展诗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