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2019-11-26舒予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舒予

摘  要:当前,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理念,教师应该重视将其融入到教育教学当中,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尽管在现代教育背景下,我国高中教育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进步,但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高中阶段,德育教育不仅以课程的形式存在,也被渗透进各个方面的教育活动当中。寻找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教育之间的结合点,促进其相互融合成为了一种新型教育趋势。本文就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展开了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高中阶段  德育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

选择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利于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挖掘,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较多的共同点,都是以精神层面和心理层面对学生实施教育,培养其形成核心素养以及积极向上的心态。将二者实施有机结合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在能力,还能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对道德形成深刻的认识,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因此,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对于高中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重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整合

从教育本质的角度来看,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二者之间存在较多的契合点。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德育教育方式。教师在实际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应该合理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并适当将这部分内容融入进去。教师可以借鉴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法,比如,从学生心理角度对其进行深入了解,掌握学生的不足,并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德育教育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推动力。教师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可以利用德育教育思维促进二者的结合,使学生能掌握判断事物是非的方法。最后,通过二者结合为培养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提供保障。心理健康教育能帮助学生搭建人格桥梁,针对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形成不一样的影响,从而将一些良好的行为内化成一种品质。“双向”整合的过程体现在二者逐层递进当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品格。

二、积极开展融合性和养成性实践活动

处理各种人际利益关系是一种基础道德意识的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一般是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而发生改变的,道德也由此体现。从教育工作的角度来看,教师可以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重心放在积极开展融合性和养成性实践活动方面,使学生能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和品格。养成性教育体现在规定性和计划性,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形成健康心理[1]。学校可以为学生组织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为高中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了解社会发展形态和基本国情,增长见识。在实践活动中,可以检验学生能否正确认识和理解道德,并将其逐渐内化成一种信念和精神。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有利于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能将道德理论实际体现在自己的行为当中。

三、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对学生给予足够的尊重、信任,并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每个学生,为其提供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促进教学模式的融合,采用交流法、鼓励法、心理测量、辅导法、角色扮演等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以达到矫正学生不正确的思想和心理的目标。德育教育中可以利用心理教育方法来使教师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形成一定的了解,掌握其优势和不足。这样的方式能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对学生实施思想教育中所产生的阻力,促进生活体验与德育教育之间的结合[2]。無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德育教育,都应该夯实信任基础,为学生树立榜样、渗透正确的行为、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从心理教育角度说服学生,并在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心智。通过二者的结合达到教学模式方面的取长补短、相辅相成。教师对教育模式的合理选择和建立有利于优化高中教育的质量。

四、从家、校、社会角度强化德育与心理健康整合教育

家庭教育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要想实现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结合的目标,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过程[3]。所以,在以学校作为主体的融合过程中,需要家长与教师之间建立互相配合的关系,学校应该与社会中的一些教育部门建立合作的关系,使家庭、学校与社会能形成一股教育合力。学校可以定期邀请一些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方面的学者为学生开展演讲活动,针对高中生开展宣传教育。学校可以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德育教室,分别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对其进行辅导。在学校与社会的合作关系中,可以共同为学生建立一些项目,比如,环境保护、探访养老院和福利院、禁毒知识普及等,使学生能在社会的大环境中感受德育教育的核心理念,并能通过实践对其心理形成积极的影响。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可以由教师发起,建立家长委员会,与教师合作共同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融合。由教师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方法,共同交流学生心理变化,并寻找优化二者结合教育效果的路径。

结语

综上所述,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已经成为一种高中教育发展趋势。因此,从高中教育的角度出发,应该重视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整合,积极开展融合性和养成性实践活动,促进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融合,从家、校、社会角度强化德育与心理健康整合教育。通过本文对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展开的一系列浅谈,希望能为培养高中生形成积极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唐爱云.“双创”背景下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深度融合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8,31(08):66-69.

[2]丁海华.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融合途径管窥[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68.

[3]肖志坚.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J].中国培训,2016(10):160-163.

猜你喜欢

高中阶段心理健康教育德育教育
课堂若无经典,语文何以立人
试论高中语文中的德育教学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全面渗透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