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实施“电脑派位+面谈”入学政策的正当性

2019-11-26惠向红

新西部·中旬刊 2019年10期
关键词:正当性教育公平

【摘 要】 依据国内学者对实施“电脑派位+面谈”入学政策的支持观点与反对观点的分析,阐述了实施“电脑派位+面谈”入学政策的正当性。指出,在不允许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情况下,唯有电脑派位入学更接近公平,也是最能让老百姓接受的一种择校方式,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但这只能是缓解择校难题的权宜之计,它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问题。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而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就必须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 入学政策;教育公平;“电脑派位+面谈”;正当性

教育公平问题是教育界非常关注的话题,解决好教育公平问题,对于提升我国国民总体的受教育程度、更好地发展教育事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解决长期存在“择校热”问题,全国许多城市都先后推行了“电脑随机派位+面谈”的招生录取政策。该政策对缓解择校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该政策在制定、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在社会上也引起了不少争议,有许多人持反对态度,对其正当性提出了质疑。那么该项政策是否具有正当性就很值得研究。基于此,本文通过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电脑随机派位+面谈”招生政策的正当性进行探讨,这在当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一、支持的观点

对实施电脑派位入学,国内有许多学者持支持态度,其支持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它不仅可以减少招生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而且还大大减轻了招考工作人员的负担,提高了工作效率。

第二,以前实行保送制度,中间走关系十分严重。而现在实施电脑派位入学,整个过程对外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结果随机产生,减少了腐败发生的概率,提高了招生工作的公正性和公平性。

第三,它能使学生获得均等的教育机会,使许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有机会走进好的学校,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第四,它打破了“惟分数论”,让学生脱离了“应试教育”的漩涡,减轻了学生和家长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

第五,它使薄弱学校获得了优质的生源,促进了学校在生源条件基本均衡的条件下平等的展开办学水平的竞争。

二、反对的观点

与之相对应,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实施电脑派位入学持反对态度,其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实施电脑派位入学,会使学生感觉自己努力无关紧要,未来凭的全是运气,产生宿命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第二,实施电脑派位入学,使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被分进弱势学校,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一些基础较弱、接受能力较慢的学生被强行分配到优势学校。而优势学校课堂节奏较快、教学容量较大,这些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自信心受到了挫伤,心理负担加重。张新颜在《小升初“摇号”政策的负面影响及改进》一文中就认为,“小升初摇号政策对合理规划学区、推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公平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少数人,特别是少数平时成绩较好的学生不公平,摇号政策有懒政之嫌。”[1]

第三,实施电脑派位入学给教育腐败、权力寻租等制造了新的空间。电脑派位虽说是机选,但操作电脑的还是那些掌握权力的人。电脑派位的背后会不会有暗箱操作的可能?

三、本文的观点

郭刚在《从电脑派位谈教育公平》一文中认为,“理想的择校规范必须做到: 第一, 它应该建立在对所有适龄学生采用同一标准的基础上;第二, 它应该引入激励机制, 建立在适龄学生平等竞争的基础上;第三, 评价标准要能较全面、精确地衡量出适龄学生的发展情况。”[2]对于郭刚教授的观点,本人表示赞同。但是究竟如何实现这一目标,实践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在实践中,人们往往通过以下这些方式进行择校:第一,“以权择校”,就是家长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为子女进行择校。第二,“以钱择校”,是指家长通过交纳数额不菲的择校费为子女进行择校。第三,“以分擇校”,就是通过考试,然后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依据进行择校,让那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接受优质的教育。第四,“单校划片、依据小孩的户口实行就近入学”,是指学校以学生的户口是否属于该学校所在辖区为依据选择学生。第五,“以特长择校”,是指学校以学生是否具有某项特长为依据选择学生。第六,“按照报名的先后顺序进行择校”,就是谁报名早,就让谁在优势学校上学。第七,“多校划片,电脑派位入学”,就是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当某个学校的报名人数超出该学校可以招生的人数时,通过电脑产生入选号码的方式确定招生对象。[3]

在以上几种择校方式中,在教育资源不均衡的现实背景下,“以权择校”会导致谁父母手中的权力大、社会关系广,谁就可以上好的学校。“以钱择校”会导致优势学校成了“有钱人的学校”。“以分择校”会导致学习较好的学生在个别学校过分集中,不利于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单校划片、依据小孩的户口实行就近入学”会导致学区房价格进一步高涨,入学演变为家长经济实力的比拼;“按照报名顺序的先后进行择校”,则入学就会演变为家长排队能力的比拼,不仅严重背离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目标,而且会带来昼夜排队、怨声载道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以特长择校”会导致许多家长会花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特长班、考取名目繁多的证书,这无形加重了学生及其家长的负担。相比之下,“以分择校”虽然存在种种不足,但是它可以使那些家境贫寒,勤奋好学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无论是对学生个人的健康成长而言,还是对社会整体的健康发展而言,都是有利的,也无疑是最接近公平的一种分配方式。但是基于素质教育的考量,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通过考试的方式来对学生进行选择。

在不允许通过考试方式选拔学生的情况下,唯有电脑派位入学更接近公平,也是最能让老百姓接受的一种择校方式,具有一定的正当性。主要理由如下:第一,它可以为学区房降温,解决家长过分追捧学区房、中介大肆炒作学区房的现状,把就近入学落到实处。第二,它可以使那些穷人家的孩子、父母缺乏社会关系的孩子有机会上好的学校,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减少腐败行为的发生。第三,在要求民办学校采用电脑派位入学方式进行招生的同时,又允许民办学校通过面谈的方式招收一定比例的学生是对民办学校招生自主权的尊重。第四,对于实行电脑派位入学可能会出现的宿命思想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引导的方式加以避免。对于其中可能会出现的暗箱操作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回避、公证、公开等制度对招生过程进行规范和监督,努力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建立健全监督举报制度,充分接受社会监督等方式加以避免。例如,可以规定在招生过程中,如果发现有人利用手中职权为他人违规办理入学手续的,欢迎知情者积极举报,并对举报人给予重奖,对违规的工作人员,由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纪检监察部门依规给予严惩;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电脑随机派位+面谈”的方式进行招生只能是缓解择校难题的权宜之计,它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民办学校掐尖招生这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从长远看,有利于教育环境的优化,但是在短期内并不能有效解决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和教育公平的问题。“电脑派位”看似公平, 但实质上仍然是不公平的。因为只有在所有学校教学质量相同的情况下, “电脑派位”才是公平的。否则,在各学校的教学质量存在较大差距的情况下, 采取电脑随机派位方式入学就会导致学生享受不同水平的教育资源, 就存在着较大的不公平。要想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必须努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而要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不是把强的变弱,而是要把弱变强,不断促进优质教育总量的增加。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政府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第6条、第42条的规定,加大对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应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扶持力度,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上给予倾斜,尽快缩小校际之间的差距,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化发展。第二,政府应当按照《义务教育法》第32条的规定,完善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机制,扎实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为了保证这项制度落到实处,要规定校长、教师在职称和职务晋升时,必须有在弱势学校工作2年以上的经历;校长、教师轮岗后的工资待遇应略高于在原单位的工资待遇。通过这样的措施引导促进优秀师资在各校的均衡化。第三,继续深化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合作办学或合并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第四,针对目前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普遍短缺的现实困境,应充分利用已经建成的市级大学区优质教育资源信息化共享平台,大力发展线上、线下双师教育,通过网络手段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第五,坚决贯彻落实“十项严禁” 的纪律要求,严格要求民办学校必须按照物价局备案的价格收取学费,严禁收取赞助费;坚决打击无计划、超计划、跨区域、以高额物质奖励、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违规招生的行为。对于违规招生的学校,可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列入年检不合格名单、核减招生計划或停止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的处罚。

【参考文献】

[1] 张新颜.小升初“摇号”政策的负面影响及改进[J].教学与管理,2018(16)8-9.

[2] 郭刚.从“电脑派位”谈教育公平[J].中小学管理,2000(04)44.

[3] 秋庆峰,惠向红.论中小学择校行为对教育公平的危害性[J].新西部(理论版),2014(01)115+123.

【作者简介】

惠向红(1978—)男,陕西凤翔人,硕士,副教授,西安外事学院应用法学研究所研究人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教育法学.

猜你喜欢

正当性教育公平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化法治:理据、内涵与规范表达
正当性与合法性概念辨析
教育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公平的探讨
双重股权结构制度及其立法引介
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孝道”和“公平”观念
高等院校培养复合型法律人才的正当性基础
教育公平视角下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
浅论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制度
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追求正义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