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优化设计

2019-11-26杨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9期
关键词: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展开阅读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注重创新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而为广大学生建构良好阅读环境,以此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优化设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离不开教学问题的设计,要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拓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手段,为学生创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优化问题设计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优化策略包括有:

一、基于整体意识寻找阅读教学“突破口”

文本,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物质载体,所有阅读教学活动都是以文本内容为主要依托,这也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基础。鉴于此,教师要认真阅读文本教材,与学生展开有效的对话交流,要充分挖掘教学内容的价值。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抓住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找到阅读教学的重要突破口,比如阅读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文章的过渡句或者文章中的主题句,将这些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首先,可以从文章题目当中寻找突破口。题目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可以向读者传递许多有用的信息,也是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突破点。例如在《隐姓埋名三十年》这篇文章中,可以从题目当中找到切入点,引领阅读教学的顺利进行。其次,可以从文章的开头、结尾寻找突破点,语文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结构严谨,有的文章在开头使用简洁的语言引领下文,而且全文都是围绕这句话进行叙述,那么这句话就可以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以此开展相关的阅读教学。

二、明确重难点科学设计核心问题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是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朗读活动,走进阅读情境,跟作者进行心灵沟通,从而高效感悟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深入阅读情境,对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深刻体会。这不仅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锻炼阅读思维,还提升了学生的理解能力。比如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朗读法,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学生要想朗读好课文,就必须先了解角色,对角色的心理和感情进行分析、揣摩人物的情绪。从而体会到人物的心理变化,思想情感,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比如在《静夜思》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情境,有针对性地安排学生进行阅读活动,发挥学生想象力,实现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培养,把自己想象成作者,或者作者笔下的人物,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深入了解。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文章知识,提高阅读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分组进行朗读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能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学生是一切课堂环境的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目的设置要围绕着学生展开,学生本身具有一定阅读能力,基于此进行相应的语文阅读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每个学生阅读文章的侧重点不一样,理解能力不一样,理解的内容就不相同。比如在《动物儿歌》的教学过程中,有的学生喜欢青蛙,有的学生喜欢蜻蜓,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有效展开延伸,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师要尊重学生能够的个性化阅读需求。阅读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性思维、阅读能力。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一)人文思想

人文思想属于是人文知识的基本组成理论。和科学思想相比,人文思想本身所具有的个性色彩、民族色彩以及意识形态更加强烈和鲜明。理性教育中就是提升对理性主义的重视,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采用理性思维对其理性处理,自然这属于是一种极端。基于某种角度分析,阅读教育本身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降低教学中的理性意义,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文方法

人文方法是人文思想中所蕴含的认识方法和实践方法。在延展阅读教育中,注重人文教育,能够引导广大学生了解生活真谛,认识世界真谛,属于人性视域关于世界的认识。首先,在教育过程中重点是引导广大学生追求生命意义。生命本身充满起伏和趣味性,整個过程就是理性和感性的统一,更是空间和实践的统一。比如在《四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世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人文方法。

(三)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也就是在人文思想以及人文方法下出现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属于是最基础的人文思想以及人文方法。其中重点即为最基本的文化理念,在语文教育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生活化需求不够重视,所以,想要实现现实世界的回归,也就需要注重将人文精神融入到阅读教学中,基于此开展阅读活动,可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益于学生人文素养、审美情趣的提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和提升学生审美情感,实现对人文精神优势的充分发挥及应用,更有助于提升教育社会效益。将美作为核心的教学活动,更有助于引导广大学生走向物质文明社会及生态文明社会,以此充分发挥人文精神培养机制。在教育过程中,在美的引导下实施审美情感,更有助于充分体现生命中美的价值。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效果,教师要树立整体意识,找准教学过程中的有效突破口,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实现对教学方式的改革应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地位,以此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参考文献

[1]何凤双.新课改下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策略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7(41):197.

[2]张绪露.浅谈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主问题”的内涵及特征[J].考试周刊,2018(54):76.

作者简介

杨慧(1986.04—),女,苗族,湖南泸溪,本科,中小学二级教师,湖南省泸溪县解放岩中心完全小学,主要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阅读教学小学语文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