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9-11-26赵泽华

绿色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差异性发展策略影响因素

赵泽华

摘要:指出了林业经济是国家的重点发展经济之一,区域林业经济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地方经济的增长。而不同区域的林业经济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针对不同区域内林业的发展状况与特殊地域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区域内,影响其林业经济发展的因素包括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区域林业市场经济因素以及物流等。为此,提出了要想使林业经济能够得到可持续发展,就要实施一系列措施去加大林业种植力度,改进林业管理措施,来保证林业的继续发展。

关键词:差异性;影响因素;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097-04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人民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林业经济作为支撑人民生活的市场经济,对其发展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大力发展林业经济势在必行。但是,不同地域的林业经济由于自然气候、市场供求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程度也各不相同。在这种情况下,要对林业经济较发展缓慢的地区适当的调整产业结构、加大林业产业力度,使林业整体经济发展得到更好的平衡。

2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现状

由图1可见,从2015~2018年,我国林业经济呈稳步上升趋势,由5.94万亿元增长到了7.33万亿元,平均增长率为7.94%。近年来,我国在林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进行的统筹改革措施,实施退耕还林补贴、林木良种培育补助、造林补助、森林抚育补助、林业贷款贴息补助等补助政策,使林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可以维持较好的平衡,更好的促进了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

从图2中可以看出,2014~2016年,由于林业发展以及进出口需求的限制,我国林业经济出口贸易情况较为缓慢。但是从2017年开始,我国林业经济的进出口额呈大规模上涨趋势,在2018年林业经济贸易达到了1600亿美元,与同期贸易量相比,增长了6.63%。由于我国木制品劳动成本与土地资源成本低,木质产业具有一定的集群优势,所以,目前我国在木质贸易出口方面已经成为第一大国。

由图3可见,从1997~2001年,我国森林面积虽然保持平衡,但是由于林业市场不活跃,所以林业经济的发展没有发生明显增长,说明这几年我国林业经济的发展水平一般。而在2002~2003年虽然森林面积呈急剧的增加趋势发展,但是,在2004~2007年由于大面积砍伐以及自然灾害的因素,造成了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影响了当地木材制造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2008至今,随着我国《国家林业局关于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实施,我国林业面积发展呈稳步上升状态,很好地反映出了我国绿色环保政策对林业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的意义。

3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性

3.1同一区域内林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可以从微观的角度着手考虑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划分区域之后,按照指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在区域内部再按照指定的标准进行个体划分,这样能够将区域间的差异从总差异中分离出来,从而更好的研究林业发展的协调发展,探究影响林业经济发展的能在因素,所以通过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划分,可以很好体现区域内部林业经济的差异性。通过对比,找出导致差异的各种微观因素,从而探寻出导致整体林业经济差异的原因,最终找出可以维持林业发展及经济增长的规律。

3.2不同区域之间林业经济发展的差异性

不同区域林业经济的差异较为显著,由于气候等各方面原因,导致我国不同地域的林业发展规模大不相同。以国家“七上”计划中,三大地带的划分方法为准,分析中国的东、中、西三大区域,东部地区虽然林木业较為发达,但是由于地区林木业市场发展的限制,制约林业经济的发展;我国中部地区在维持林业与经济发展上面相对保持平衡,与其交通便利经济的高速发展有很大的关系;西部地区相比而言相对较弱,所以林业市场规模较小,但是对林木业需求量却与其它地区一样高,使得林业发展无法与当地的消费要求相匹配,导致林业经济发展缓慢。由此看来,不同区域之间林业经济的差异性除了林业的规模以外,还受到供求关系、物流及当地制木业市场经济等因素的影响。

4造成区域林业经济发展差异的因素

4.1林业人力资源对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传统的林业管理主要是靠人工来完成,近年来,我国虽然大力推行林木业科技治理工作,可是部分工作依然需要人力进行辅助。所以,管护人员以及林业造价师的专业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基层林业从业人员的专业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导致林业管理方式不专业、不到位,直接影响了林业经济的良好发展。而专业的从业人员为了提高自身价值,一般情况下,都集中在某些林业发达地区如我国江淮和南部地区,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地区进行林业的管理与研究,使林业经济的发展无法达成有效的协调性。而中部、东北部尤其是西部地区相关从业人员分布较为分散,导致这些地区林业发展的差异性较大,在林业发展差异较大的情况下,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林业经济的发展,所以不同区域之间的林业经济差异较为明显。

4.2区域林业原始积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如表1所示,我国南方地区由于气候环境利于林木生长,并且山区面积较大,所以拥有较多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区域位于两广地区、海南、福建、江西、以及湖南、湖北等地,森林平均覆盖率可达57.20%,相比较其他区域而言,南方的林业经济资源比较丰富,所以我国南方当地的林木制造行业较为发达,那么林业经济发展水平也相对较快;我国山区面积较多的温热带地区如云南、贵州、重庆、四川等地由于原始资源积累较多,并且林业开发强度不大,所以森林资源保护较为完整,整体林木资源也较多,平均覆盖率可达40.20%;而位于我国江淮一带、中部地区以及中北部地区由于原始绿化率较为完整,所以,即使近年来大力发展林业经济,依然可以与绿化种植程度步调一致,不至于造成原始林木缺失的的情况,而这一代地区位于我国中心部位,交通较为发达,所以在成品制造行业发展速度快,推动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我国东北部地区虽然气候较为寒冷,但是由于兴安岭等地拥有巨大的原始资源,使得东北部的森林面积依然保持较高的覆盖率,平均可达40.60%,虽然由于我国东北部位置较偏,成本制造业不发达,但是丰富的资源为其提供了较大的原始资源,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由表四可以看出,林木覆盖率最低的地区在我国西北部,由于林木资源的严重匮乏,导致我国西北部林业经济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所以,这也是我国西北部的林业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之一。

4.3市场需求对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任何经济的发展都是在维持供与求之间平衡的产物,所以,林业经济的发展与用户的需求量有着直接的关系。例如,某些南方城市由于地域风俗的原因,其住宅建筑与其它建筑材料以木材居多,所以当地的木材供应量相对较大,可以直接拉升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但是,对于其它地区来说,对于木材的要求仅仅在于装修、家具或者其它用品上面,相比较而言,其所在地区对木材的需求量降低,对林业经济的拉升速度也没有上述地区那么快。近年来,我国在不断的发展城市建设工作,除了基础建设也有园林建设。所以,对园林事业发展较为快速的地区,其林木业经济发展在这个期间也会相对较快,但是这个发展过程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所以其林业经济发展也是阶段性的。促进我国主要的林业经济发展的消费主体是进出口行业以及民用消费行业,这是可以长期维持林业经济增长的基本行业。

4.4地区市场行业性质对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依靠林业发展经济的城市拥有较为丰富的林木资源,所以有些城市的家具行业、木材建筑行业、纸制造业等相关木材制造行业比较兴起。这些地区依靠丰富的林木资源,有效的降低了材料成本,大力发展各类木业相关产品。这样一来,使得当地的林业经济发展迅速。另外一些方便进出口行业的沿海城市,利用便利的交通条件以及自身丰富的林业资源,进行木材的进出口贸易,开通了更为广阔的林业经济通道,有效地促进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而对于木材生产行业不集中或者没有进出口通道的地区,大部分木质产品都是从别的地区购买进来的,那么林业经济发展势必会相对较低,甚至非常低。

4.5自然灾害对区域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

自然灾害包括人为灾难、虫灾、水灾和火灾等。由于我国在前20年间对森林的滥砍滥发情况比较严重,所以造成了原始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绿色环保政策以及可持续发展,所以对原始林业的保护有所成效。而气候的变化也是造成森林灾害的一个原因,由于近年来全国气候变暖,我国各地气温也普遍升高,对于部分地区气候较干燥,风季的来临更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而且如果处理不及时的话,很容易引发大规模自然灾害,在这期间,势必会引起林木资源的缺失,进一步导致林业经济的萧条。另外,由于环境的破坏,造成植被面积的大量流失,导致洪水暴发以及山体崩塌造成的林业灾害现象也时有发生。除此之外,虫灾引发的灾害也不容忽视,南方地区引发虫灾的常见害虫是白蚁,白蚁侵蚀单位较广,并且引发的结果比较严重;中部地区的常见害虫是油松毛虫,近年来,有向我国北部以及西部地区发展的趋势,所以对于北部和西部地区的林业经济发展来说,增加了更多的困难。

5区域林业经济的发展策略

5.1保持林业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

想要更好地维持我国林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就要保持林业生态与经济发展的平衡。要知道,树木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一味地为了发展林业经济而忽略了树木生态平衡的话,就会造成林业资源匮乏的局面,最后导致林业经济无力发展。所以,要加大资源统筹规划力度,加强林木业的种植及培养措施,对处于生长期间的林木加强管理,严禁乱砍乱伐,保证林木的生长程度与林业经济能够保持平衡。

5.2加大林业产业链来辅助经济发展

林业的整体产业链结构较多,包括资源开采业、原材料加工业、半成品加工业、成品制造业、运输业、终端销售业等,每一个环节的行业都分布在全国各地。其中开采业与原材料加工业一般分布在木材原产地,但是,其它业务环节的行业在林业不发达地区也均有分布。所以,为了推动国内整体林业经济的发展,就要加强其它业务环节的市场经济,以林业发达地区带动林业不发达地区,相互协作,起到互惠互利的共赢局面。另外对于林业发达,但是相关行业不发达的地区,要实施一定的鼓励政策,加大林木制造业的发展,以提高地区整体林业经济的发展。

5.3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要想提高国内林业经济的发展质量,就要保证林木业产量。这样一来,对林业看护人员以及林业造价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要从高校教育着手,要加强从业人员的现代种植技术,并从工作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整理、研究、分析出有利于林木生长的成果。另外,对林业造价人员人员的工作地点要均匀分布,各个地区要针对自身环境气候以及林木生长的不同状态,有重点的培养相关从业人员,使其能够为林业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5.4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大林业资源的发展

现代科技培养为我国的种植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要把现代种植技术有效的运用到林木业的培养中,更好的促进林木业发展,以提高林木业产量和种类为目标,科学的加强现代种植技术,最终达到发展林业的目的。另外,要加强林业造价人员的培养,要根据现阶段我国林业经济的实际发展完善其相关业务水平,使林業造价人员的价值得到发挥,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推动林业经济。

6结语

目前,林业经济的发展的差异性依然非常大,而且其影响因素也相对较多。要找出可能存在的各种因素,才可以因地制宜的发展林木业。而在推动林木业发展的同时,也要开创更多的市场渠道,使原材料发展与市场经济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来更好的支持林业经济长期发展。

猜你喜欢

差异性发展策略影响因素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