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原则与方法

2019-11-26黄欢

绿色科技 2019年19期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

黄欢

摘要:指出了在社会精神文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越来越注重个性化需求。在建筑设计中,也应当充分考虑人们的个性化需求,并树立“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在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也应当如此。为此探讨了居住小区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原则,详细提出了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绿化系统设计、水景观设计、交通系统设计、公共设施设计等的人性化设计方法。

关键词: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9)19-0020-03

1引言

居住小区是人们生活的主要场所。在人性化设计理念逐渐普及的背景下,居住小区景观规划更要满足不同年龄层、不同地域、不同审美的人的心理需求。若要实现这一目标,设计人员必须结合居住小区实际情况,并依据人们的生理心理需求,科学规划居住小区景观,从而创造出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

2居住小区景观规划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2.1凸显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包括两方面:①物质层面。居住小区本就具有区域性特征。该特征决定了居住小区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水文条件、植物特征。在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并将其纳入到设计内容中。比如在雨水充沛的区域可以将水资源作为重要的景观规划设计要素,并尽量选择本土植物作为绿化景观设计要素。②精神文化层面。居住小区是人们赖以生活的主要空间,应当能够让人们感受到幸福感、舒适感。同时还应体现出地域文化特点,使人们产生归属感、亲切感。

2.2功能丰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居住小区已经成为人们的主要聚集地。只有功能丰富的居住小区才以满足人们的各种生活需求,提升人们生活的舒适性。如观赏、人际交往等。所以在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一定要充分考虑人们的需求,并不断丰富居住小区的功能。

2.3景观适宜及多样性原则

景观的适应性是指以人们的心理行为为基础进行景观规划设计,并以小区的整体风格为导向,保持景觀小区建筑风格的一致。同时还应保证居住小区空间布局的适宜性。如公共空间要尽量开阔,较为私密的空间则应尽量清静,并保证居民能到达每一个空间区域。景观的多样性是指各区域既要有特色,也要与整体协调统一,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2.4关怀性原则

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规划中,还应充分考虑特殊人群的生活需求,尤其是在老龄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更要突出居住小区的人性化设计,确保儿童、老年人、残障人士能在小区中自由行动。比如可以多设计一些静态空间,并适当的增加辅助设施。或者增加儿童游乐场、无障碍通道等,从而使特殊人群感受到生活的舒适性、简便性。

2.5生态化原则

在小区景观设计中应从长远考虑,降低能源消耗,增强小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小区景观设计总会暴露出问题。也只有加强小区的生态化建设,才能使小区拥有更多的发展活动力,进而获得更长的使用寿命。

3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人性化设计方法

3.1区位、场地选择

这是居住小区景观规划设计的第一步,对后续景观规划的影响非常大。为此,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影响因素,科学选择区位及场地。

首先,就区位选择来说。区位仅仅会影响到居住小区的景观规划,而且还会影响到居住小区的价值。在这一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当充分考虑城市的整体规划,并结合区域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气候环境,划定小区范围,并确定小区整体风格、功能,从而使小区与周边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其次,在场地选择中应当充分考虑居住小区周边的土地性质、交流线布局,并确定居住区的潜在需求人群。另外,还应对场地的高程、汇水、断面进行分析,重点分析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居住小区景观规划,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

3.2绿化系统的生态设计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的绿化系统设计主要包括各种植物种植搭配。绿化植物不仅能提升居住小区的美观性,而且还能改善居住小区的生态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居住场所。而且我国有关规范中对居住小区的绿化设计也提出了要求。比如规定了居住小区的绿地面积及绿地景观范围,并将居住小区绿地划分为了开放式、封闭式两种。其中开放式绿地是指组团绿地、小区游园;封闭式绿地是指建筑基础绿地、宅旁绿地。开放式绿地比封闭式绿地的设计更重要。因为它是人们的主要休闲、娱乐场所,且所占绿地面积比较大。

(1)在开放式绿地的生态设计中应注意:①合理选,择草地,并尽量选择生态草坪。若是采用种植式的草坪,则应充分考虑人们的出行需求、观赏需求,科学设计观光道路。毕竟生态草坪可以让人们践踏,而种植式草坪则要合理保护。②要合理搭配乔木、灌木,提升绿化景观的美观性,并尽量选择本地植物,或是适合该区域环境的乔灌木。

(2)在封闭式绿地的生态设计中应注意:①要注重人们的隐私需求。比如在一层住户的周边可采用低矮灌木,并依据季节特点科学设计宅旁的绿地。②在道路绿地设计中,要注重引导性,并尽量考虑人们的步行习惯、小区地形。③在主干道的绿地系统设计中,应合理配合地被植物、乔灌木,形成绿化隔离带,并增强绿地设计的视觉效果。如图1所示的某小区宅旁绿地设计,绿化景观与通道充分融合,使得整个小路非常具有绿色气息,且带给人们一种葱葱郁郁、曲径通幽的视觉效果。

3.3水景观的生态设计

自然、流动的水更能提升居住小区景观的舒适性、和谐性。何况,水本就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区景观规划中增设水景观,可以拉近人们与带自然的距离,使人们感受到生活的轻松、自在。

现如今,水景观的塑造方式已然非常多。在现代化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中,水景观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静态、动态两种。其中静态水景观包括水池、湖泊、水库、池塘、水洼等。动态水景观包括河、溪、瀑布、喷泉等。无论选择哪一种水景观,都要充分考虑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要求及水景观使用需求。比如在安静的休息区,可以选择静态水景观。而在居民出入的区域可以选择动态水景观,如活动区、体育广场等。另外,在水景观的生态设计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小区内的地形环境,以便合理选择水景观设置点、水流方式,以免水景观设计不符合小区的地势特点,造成水资源浪费。为了进一步提高水景观的观赏性,还可以搭配水生植物营造更加自然的水景观。如图2所示的圣淘沙海岸海景居住区的水景观,形式非常活泼,且与周边建筑完全融为一体,给人一种非常宁静的感受。

3.4交通系统的设计

交通系统设计是小区景观设计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就目前来说,小区的交通道路可分为主干道路、组团道路、园路3种。其中主干道路是人们出行的主要道路,贯穿整个园区,具有宽阔、四通八达等的特点。组团道路是指可满足人们步行及小型机动车行进的道路。园路主要是指可以散步、休闲的道路,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而且还能提升居住小区景观的观赏性。

在交通系统的设计中应充分考虑道路的使用需求。比如在主干道路的设计中,要合理分流,避免人、车干扰,提高行车效率。同时,还应科学设计出入口、停车位等的位置。在组团道路的设计中,要尽量多的设置分叉口,以免造成小区交通拥堵,并合理划分车行道、人行道,保证人们的安全。在园路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人们出行的便捷性及居住小区的整体景观规划,合理开辟园路,尽量实现园路使用功能、生态功能的双赢。

3.5公共设施的设计

居住小区的公共设施包括健身设施、停车设施、游乐设施等。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设计中,不仅要充分考虑人们的活动需求,合理利用小区空间设置公共设施,还应充分考虑景观的统一、和谐,提升公共设施设计、布局的美观性。

比如在停车场的设计中,多是采用地下停车场。因为地下停车场不会占用太多的小区空间,而且还能满足人防的设计需求。但是停车场位置的选择一定要远离人口聚集区域,并灵活选择停车场入口形式、科学搭配各种植物,从而使停车场与居住小区融为一体。又如在各种座椅、凉亭等公共设施的设计中,要配备形式多样的人体学座椅,并选择无害的、健康的座椅材质。

4结语

如今,人性化设计理念已经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且被应用到了各行业的设计中。对此,居住小区景观设计人员也应紧跟时代,始终坚持人性化设计理念,并将其与居住小区景观规划结合在一起,设计出能满足人们生理需求、心理需求的小区景观,从而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舒适、轻松的居住环境。也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升居住小区的设计水平,满足人们对居住小区的多样化需求。

猜你喜欢

居住小区景观规划人性化设计
居住小区更新改造规划设计
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探析
大同市居住小区植物配植问题与对策研究
寒冷地区居住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浅析
浅谈小城镇建设中的景观规划设计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新农村建筑空间景观规划设计探析
基于中国书院文化的卫浴产品创新设计
普通汽车遮阳板的改良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