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2019-11-26林沐香

文理导航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林沐香

【摘 要】在素质教育不断深入的背景之下,小学体育更应重视培育学生的学科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管理观念,才能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感受快乐,学习到丰富的体育知识。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理解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并将核心素养培育理念融入进体育教学中,从而制定科学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提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进而帮助学生塑造良好的体育学习品质。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教学策略;研究

当前,小学体育课程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进教学工作,是对体育学科教学的进一步提炼和升华,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有些教师还是比较重视课程教学的效率,过于强调理论知识和体育技能教学,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利于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从而影响学生对体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一、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理念

在小学教育阶段,体育教学属于基础性的教学内容,也是每位学生必修的课程。但是,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体育课程教学都比较重视对其理论及技能的教学,却忽视了体育精神方面的教学,导致学生没有真正体会到体育运动的意义和价值,无法形成正确的学习理念。而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并从体育学习中形成正确的健康理念,才能以更好的学习姿态去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从而将这些知识和技能用来强化自身体魄,进而实现自我的全面发展。那么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理念呢?首先,兴趣一直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感兴趣,才能引导他们进一步探究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所以,教师可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各种有趣的体育教学项目,让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学习的兴趣,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健康理念。其次,教师还应注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感受,适当调整课程教学的步伐,并从情感上多鼓励学生,以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我们以“球类活动”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转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理念,加强对学生健康教育理念的培养,让学生从体育运动中感受快乐,并从中学习到更多体育健康常识。比如,教师可通过组织班级调查的方式来收集学生们的兴趣和爱好,分析学生们具体喜欢哪些球类体育运动项目,对哪些球类运动感兴趣等。然后,教师可通过调查出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并结合具体的教学时间、内容来合理安排相关的球类运动活动。而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相关的球类运动项目规则、健康知识加以宣传和讲解,从而让学生体会球类运动所蕴含的体育精神,进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健康理念。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们自我组合,选择适合自己的球类运动展开团体活动,从而在实践中锻炼学生们的健康意识,加深他们对体育项目的理解和认知,最终形成良好的学科素养。

二、拓展教学的内容和空间,加深学生对体育知识的学习深度

通过适当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学习空间,有助于学生参与多种有趣、健康的体育教学活动,选择更多的学习内容,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及内容,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另外,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及充足的学习空间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可以学习到更加深入的体育知识,从而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和用处。因此,教师需要合理拓展体育健康教学的内容和空间,让学生可以了解更多的体育知识,最终使自身的运动技能和身心素养得到发展。但是,在拓展体育教学的内容和空间时,教师也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去选择适合他们这个年龄段的体育知识和项目,从而提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们以“小篮球游戏”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收集一些篮球运动讲解视频,包括一些篮球运动发展史、比赛活动等视频,让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篮球的历史和演变过程,用一些比较大型的篮球活动视频来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培养他们的学习素养和思想品质。其次,教师需要根据本节篮球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合理分配好课程的教学时间。在不影响正常的上课情况之下,给予学生比较多的自主活動时间,这时学生有更多的空间和时间去自由组合,开展相关的篮球比赛游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篮球游戏之中,提升学生的主体学习意识。通过简单的友谊比赛,我们可以将枯燥的课程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有趣,有利于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并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比赛过程中,学生们会产生竞争心理,促使学生体会篮球运动中的竞技精神,最终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三、注意课程的教学评价工作,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思想

在以往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认为体育是一门娱乐的课程,并没有深入了解体育运动的历史,同时学生也不重视对体育素养的提升,只是将其作为一种兴趣爱好来学习,这不利于学生掌握真正的体育运动技能,也不利于学生真正体会体育运动的教学意义。如果我们想要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素质,就必须让其意识到自己的学习问题,并根据自己的问题进行改进,以弥补自己的学习缺陷。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课堂的教学评价,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问题,让学生摆正学习的态度和思想。有效地教学评价还能让学生少走弯路,快速提升自身的体育技能,进而形成良好的体育学科素养。

比如,在上述篮球运动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进行,并根据表现进行有效地自我评价,同时也让教师对每个小组进行评分,并总结出学生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根据评价的分数来给予学生们适当的奖励作为鼓励,让学生们更有动力去进行学习。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们进行组内评价,通过投票的方式选举出表现比较良好的同学,这种方式有助于引导学生进行互相监督和学习,能主动解决自己的问题,获取他人有用的学习经验,进而弥补自己在学习上的不足,有利于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因为小学体育教学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师不可能完全顾及到每位学生,所以教师可以结合上述组内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们进行自主评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认知意识,并能结合自己的不足调整自己的体育运动学习心态,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素养。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时期;而体育课程是学生锻炼自身体质、培养心态的关键课程,教师更应重视该阶段对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在身体锻炼的同时,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让学生全面的发展。为此,本文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具有一定意义,通过从核心素养角度去分析现阶段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有助于我们改进和完善体育课堂,从而制定出适合当前教育时代发展要求的体育教学策略。但是,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从教学的理念、内容及方式等方面,渗透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内容,才能有效引导学生在知识中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进而取得学习的突破,加快个人成长。

【参考文献】

[1]谷世春.创新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J].当代体育科技,2014,32(13):57

[2]王丽杰.让欢乐充盈体育课堂——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趣味性教学[J].新校园(中旬),2016,24(11):875

[3]王龙.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小组自主合作学习的探究[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38(13):24

[4]项勇.以教学有效性为目标谈小学体育课堂教学即时性评价[J].当代体育科技,2016,16(14):5-6

[5]崔广权.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途径与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6,20(23):226-227

[6]陆欢.探究式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6,28(19):542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