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篮球,大学问

2019-11-26蔡佳辉

文理导航 2019年36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蔡佳辉

【摘 要】篮球运动拥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浓厚的社会生长环境。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展篮球运动对锻炼小学生的健康体魄、培养优良品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全身性的运动,篮球活动的开展应遵循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以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力量和灵活性,合理选择教学方法,提高篮球教学的课程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篮球运动;课堂教学

“少年强则中国强,吾辈少年当自强”,耳畔,一首《少年中国强》的歌曲响起,思绪万千。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的“强”正是国家“强”的“正能量”。而少年的“强”离不开强壮的体魄和充满朝气的精神。作为一项较为普及的体育运动,篮球运动是促进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活动形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身为育体、育心、育人的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身体特点,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增强其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和谐发展。

一、合理选择,巧妙运用

(一)准备活动,巧妙过渡

准备部分是开展篮球教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效的准备活动应与教学内容巧妙的对接,精心设计和组织,能促使学生血液循环加快,避免运动损伤。同时,也能通过准备活动顺利引出新课教学内容。

例如,教学“原地胸前双手传接球”的内容,要求学生熟悉球性,掌握翻腕拨指、上下肢协调用力和手对球的控制能力。在课堂准备部分,我安排了各种“小挑战”,在整个挑战环节,学生双手弹拨球、环绕颈部交球、环绕腹背交接球、环绕单腿交接球、环绕双腿交接球,逐渐增加挑战难度,锻炼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培养球感,从而过渡到原地双手胸前传球练习。通过在准备活动环节添加游戏和挑战,不仅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也能大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以生为生,融教于趣

合理明确的教学目标是小学体育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如今的体育课,更加注重让学生在玩中学、玩中思,以达到寓教于乐、融教于趣的目的。因此,教师应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协作能力、心理需求等,根据实际合理选择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使基本部分与运动项目有效结合,使学生在不同的体育教学中体验不一样的感觉。

例如,为了训练学生传击球的准确性和接球的反应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练习“击地传球”,五人为一组,两人站在前面,三人站在后面,面对面站立,依次交叉传击球。再比如学习双手胸前传接球时,同样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练习的方式,五人一组,每人一个球,四个学生站成一个正方形,一个学生站在正方形内,五人同时听哨音顺时针传球,这样的练习方式能让学生了解持球、传接球的正确手型,在活动中练习传球伸、翻、拨的动作、路线和接球伸、迎、引的方法。

二、创设情境,活跃氛围

(一)情境教学,培养兴趣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教学需要,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营造宽松、民主、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学手段日益更新,情境教学也是形式多样,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来增强体育教学的主题性,帮助学生形成最佳的情绪状态。

比如针对篮球训练的动作要领,可以借助恰当的语言讲解和直观的教师示范教学,将动作要领编成歌谣或口诀,用形象而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关键动作,在演练过程中使学生进行类比和联想,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践,如“一大、二小、三上跳”这一口诀,就是针对“行进间投篮”教学难点编制的,这样的口诀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再如,利用多媒体设备放映课件、图片、视频等,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体育的距离,激发其学习兴趣。如在动作的示范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将正确的技术动作演示出来,综合运用图片、幻灯、电影、录像等教学资料,可快放或慢放,当踢足球的视频一放映,学生就被牢牢吸引住,能带着深厚的兴趣观看踢球要领,这样既能让学生思考技术动作,也能让学生跃跃欲试的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去,快速掌握踢球技巧。

(二)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小学生活泼好动,爱玩爱闹,因此,游戏策略是小学体育开展篮球教学时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必须高度重视。篮球是体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体育教育的重要方式。在篮球教学中开展游戏策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节体育课堂的教学氛围,发挥出游戏教学应有的正能量。

比如,篮球基本功的教学涉及传球、运球、上篮、投篮等内容,教师可以逐一在这几个部分的教学中融入游戏,培养学生的篮球素养,体味参加体育活动带来的快乐。如教学传球的内容时,可以开展“击鼓传花”式游戏组织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可以逐个传球,也可以分集体传球或分组传球,通过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的传球手感和意识,掌握传球的基本技巧。再比如教学运球技巧时,教师可以开展两人运球游戏,如:交换运两球、定点交替换位运球、隔人(同伴在怀中)运球、运球比低(左、右手)等游戏形式。也可以设计单人运球游戏,如:运球绕过障碍、变换高度运球、跑动运球、运球过“桥”、曲线运球等。在游戏活动中锻炼学生对运球的感悟与其实践能力。

三、赛学结合,提高效率

(一)赛前学习,打下基础

运动训练的方式与内容是由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决定的,而体育教学的大多数新课内容都会涉及复杂的动作组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练习时间和机会。开展“先赛后学”模式可以发掘其潜能,先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动和竞争意识,为学生学会学习、顺利实施教学打下基础。

課前,教师可以将新知识所需的基础知识点和衔接内容制作成微课,配以简明精要的讲解,让学生以课前预习的形式观看视频,对即将施教的篮球课教学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课堂教学时,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可采用先赛后学的模式,让学生反复训练,掌握动作要领。这样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状态,既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也有利于教师“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二)赛后练习,巩固技能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人情况不尽相同,个别学生会出现理解性的错误,基础差的学生也难以达标,这就需要教师在比赛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动作、技术掌握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取得进步。

在比赛时,学生的动作可以由照相机、平板、手机等设备记录下来,赛后,师生共同观看,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的同时,指出学生所犯的错误动作,促进学生弥补和完善自己的不足。如学生很难连贯掌握“带球过人”“急停”“三步上篮”等动作技能,由于技术难度较大,教师可以以卡通动画的形式把整个动作进行分解,制作微课视频讲解基本技术,再将录下的学生典型的错误动作与微课中的技术动作相对比,使学生在头脑中重建正确的技术动作,并在课后开展个性化练习,进行专项训练,巩固技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篮球课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篮球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握住篮球竞争性、游戏性、趣味性的特点,增强其学习兴趣,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篮球运动的内涵,享受篮球运动带来的乐趣。

【参考文献】

[1]苏晓锋.“以赛促学”教学模式在小学篮球教学中的运用探析[J].内蒙古教育,2019,8:87-89

[2]杨俊潘.探讨小学体育篮球教学注入游戏的策略[J].华夏教师,2014,12:83-84

[3]曹桂彬.小学篮球教学准备活动案例分析及对策[J].体育教学,2018,12:70-71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