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19-11-26孙坤

文理导航 2019年36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能力小学培养

孙坤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并以合作者和组织者的身份参与到学生讨论的话题中,让课堂活泼而又井然有序,热闹而意义非凡。在课后的辅导环节,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借助网课、搜集参考资料的形式,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内化,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教师要改变以成绩评价学生的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找出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开展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一、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常被教师运用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在合作学习中,能有效地将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调整为主动学习者,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在对某一问题的探究中,学生通过相互讨论,或是根据自己的观点表达不同的意见,为了验证答案的正确性,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异常活跃,他们努力搜寻着每一个有利于解答问题的思维,并将其放大,不断论证和完善,从而在学生的共同努力下,达到解决问题、共同提高、优化解决方案、调动学习主动性的教学目标。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认识负数”时,首先,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等因素将全体学生分成六个学习小组,每组五到六人,并自主推选一名学生担任小组长。然后,请学生共同探究:负数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体现,负数与正数有什么区别?负数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此类具有探究性质的问题,会大大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探究中。在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即使有误,也要鼓励学生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完整呈现出来。学生们各抒己见,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最后,请小组长将自己小组内得出的答案与全班同学共享,比一比哪组学生的认识更具有代表性,看一看哪位学生的观点更新颖、独特。

每一次小组合作方式的开展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在小学数学中,教师不要认为学生年龄小、自制力差,为了防止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讨论其他话题,而忽略合作模式教学的开展,这样会限制学生的发展,也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

二、加强课后辅导,养成良好自主学习习惯

每个知识点的学习都要通过反复练习,尤其是在小学打基础的重要时期,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保持一颗积极、主动的学习心态,在布置作业时,教师不应只单纯地让学生巩固练习,照葫芦画瓢,不求甚解,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内容,总结出精炼的习题,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很好地理解教材、内化知识体系。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后,由于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形式多样的多边形,深究其组成方式都有一定规律,为了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运用到生活中并服务生活,可以请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搜集与多边形相关的图案,并尝试着计算其面积。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会因为一个地方卡住而思路全无,也会因为知识相对匮乏而无法完成任务。而此时正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时机,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利用电脑或图书,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数学知识不是简单的数字、枯燥的知识,教师要开展人性化教育,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为自己设定练习题目,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三、开展多元化评价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模式中,对于学生的评价,经常以学习程度为标准,忽略了对能力、素质等多方面的全方位評价,从而导致学生即使以全心全意的方式投入学习,但最终成绩不尽如人意,不能吸引教师的注意力,因为教师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学习成绩较好和爱调皮捣蛋的学生身上,对能力相对欠缺、成绩不够出色的学生缺乏必要的关注,从而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时没有足够的学习动力,也没有正确的学习指导,使得成绩止步不前、能力发展欠缺、缺乏主动学习新知的欲望。教师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每一位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比如,在一次期中考试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两极分化状态,针对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授课方式,我做了全面的反思和总结。然后,请学生以互评的方式,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近期的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和反思,以“评审官”的视角来评价这次考试,主要是因为学生更了解学生,对出现的问题更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客观评价,同时,在学生的相互评价中,教师更容易发现自己没有意识到的小问题,而这些小问题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学生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同学,摒弃不正确、带有偏见的认识,以发展的眼光对待自己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从而使学生在有益于自身发展的评价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此外,活动是许多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上课方式,为了告别枯燥乏味的知识讲解,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互动、感受数学课堂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课堂上融入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此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比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乘法口诀”时,由于得数毫无规律可言,许多学生在记忆乘法口诀时会觉得枯燥。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熟读“乘法口诀”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口诀接龙”的活动,并慢慢提高游戏的速度,随着游戏紧张的进行,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积极,他们认真听着前一位学生完成的“口诀”,紧追其后地说出自己的任务。这样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活力,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变了学生对课堂的认识。在活动中,学生为了获得完美的表现,常常会竭尽全力,认真学好与游戏活动相关的知识。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能力小学培养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性别差异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