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教师资建设困境与求索
2019-11-26许琳张羽程
许琳 张羽程
【关键词】职业教育;职教师资建设;教师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68-0024-02
近日,全国职教领域专家学者齐聚江苏常州,以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启动仪式暨第二届长三角职教教师教育高峰论坛为契机,共同把脉职教教师教育发展大势,探讨前沿问题,分享研究成果。
一、职教师资面临的困境
高职扩招百万,谁来教?这是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晚,职教教师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难以满足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职业院校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提升也缺乏专业化的成长通道,导致教师整体职业能力水平偏低。在江苏理工学院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所所长李德方看来,职教教师紧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管理体制的局限性导致进口不畅,也就是职业院校想要的教师进不来(包括来自企业的能工巧匠和社会贤达),加上教师编制的限制,使得缺编运行在职业院校成为常态;二是职业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精细化的教育,师生比要求比较高,但现实中的职业院校班级规模往往都很大,这是不符合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
与此同时,职教教师的质量与职业教育发展需求也不匹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总数要超过一半。据统计,2018年,我国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占比31.5%,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占比39.7%。华东师范大学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石伟平分析了当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主要有三种典型的模式:普通高校课程学习+入职培训、职业技术师范教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石伟平指出,目前存在的这三种模式都有一定的问题,亟须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培养模式,以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需要的双师型职教教师。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指出,职业教育繁荣的背后隐藏着诸多问题,不少职业学校用的教材陈旧,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职业院校的准入门槛较低,学生的文化成绩也普遍较低,就更需要有能力的职教教师来进行教育。但现实情况是,职教师范院校对于高考生源缺乏吸引力。鲁昕强调,新时代职业教育承担着新使命,要实现新作为,就要从对接科技进步发展趋势、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人才知识结构、重塑人才培养方案、提高教师综合能力、融入技术迭代进程、构建产教融合教学场景、满足市场多元需求等方面入手,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为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二、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新探索
当前社会经济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时代赋予职业教育新使命,职业教育的新使命对职教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本次论坛上,与会专家就新时代职教教师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
鲁昕指出,中華优秀传统文化是职业教育文化的根脉,坚定职教文化自信是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根基,以文化人、立德树人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我们要在中华文化绵延5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坚定中华文化自信,体味职业教育文化的根脉、根基、根本。鲁昕还提到,智能增强时代冲击着教师单一传授知识、应考应试等传统做法,时代要求教师重构综合素质、重建能力结构,要实现从具备一元授课能力到多元知识、技术能力的转变。培养新时代的职教教师,要不断提升教师的学习新科学能力、应用新技术能力、整合新知识能力以及沟通协作能力。
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阐释了新教育的内涵,即以教师成长为起点,以营造书香校园等十大行动为途径,以帮助新教育共同体成员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目的的教育实验。朱永新指出,职业教育同样需要新教育思想的引领,将职业认同作为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机制,将专业发展作为教师成长的技术支持系统,致力于“让每个人成为最好的自己”,把“职教教师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作为最重要的追求。同时,职业教育也应当重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拓展生命的“长宽高”,真正培养有技能、有匠心、有情怀的人才。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院长曹晔提出,目前我国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存在改善生源素质的培养、续接培养、主辅或分流培养、分段培养、协作培养等模式。曹晔还指出,在职教教师培训方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颁布意味着教师由被动专业化向主动专业化转变,由他塑向自塑转变,教师培训也必须由政府主导向教师主导转变,从集中统一培训向分散个性化培训转变。
在本次论坛上,江苏理工学院率先提出培养“新职师”的倡议。新职师是一种融合教育的新范式。江苏理工学院校长朱林生认为,传统职教教师教育采用“分”的策略——能力叠加、分段培养;“新职师”则需要管理部门、培养单位、用人单位进行更大范围、更大广度、更大深度的集成创新,打造新型培养机制,形成培养共同体,探索多方协同、超长学习、成果导向的一体化培养模式。
由江苏理工学院和常州市教育局共建的职教教师教育协同创新实验区,正是打造“新职师”的实践尝试。实验区明确了到2022年全面完成“五个一”的建设目标:一套基本完善的职教师资管理制度,一套行之有效的职教教师教育模式,一批产教融合的职教教师教育平台,一支高素质的职教教师教育师资队伍,一批高水平的职教教师教育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理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