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药复发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行替诺福韦进行挽救治疗的效果观察
2019-11-26姚慧娟王德志李裕海
姚慧娟 王德志 李裕海 姚 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 1 感染科 2 急诊科,福建省宁德市 352100
乙肝病毒作为一类具有高变异性的致病病毒,可在自身逆转录复制过程中,发生不同程度的核苷酸变异反应,特别是对于部分慢性乙肝患者而言,其自身在发病后,可在长期抗病毒药物治疗影响下,诱使病毒发生变异,进而导致病毒出现耐药性,使患者原有药物治疗方案无效或疗效锐减,造成其病情急性复发,对患者健康状况造成持续性影响,加剧病情,为患者后续慢性乙肝病情的治疗、控制,造成影响,故如何在有效控制患者病情的同时,在病毒耐药性前提下对患者病情实现有效缓解,则成为了目前临床中具有积极研究意义一项课题[1-2]。因此,为分析临床治疗中予以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的应用效果及影响,特选取87例患者开展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5月于本院就诊的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共87例设为观察对象,开展临床对比研究。根据患者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研究组43例。对照组中男∶女,23∶21,年龄37~65岁,平均年龄(51.24±4.27)岁;乙肝病程7~13年,平均病程(10.05±2.31)年。研究组中男∶女,23∶20,年龄37~68岁,平均年龄(52.53±4.59)岁;乙肝病程7~14年,平均病程(10.52±2.49)年。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经对比两组入院时基线资料,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患者均在经拉夫米定单药治疗后发生耐药;患者经详解本次研究内容后,自愿参与研究签署《知情书》,并选取治疗方案。排除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类型肝脏疾病者或病毒性肝病者;排除合并免疫系统疾病者;排除参与研究前3个月内曾参与其他类型治疗研究者;排除研究用药过敏者。
1.2 实验方法 对照组接受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治疗,即接受阿德福韦酯(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0092,10mg/片)、拉米夫定(湖南千金湘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481,0.1g/片)口服治疗,服药剂量分别为10mg/d、0.1g/d。研究组接受替诺福韦[Aspen Port Elizabeth (Pty) Ltd,批准文号H20171313,300mg/片]口服治疗,300mg/d[3-5]。均治疗12个月。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肝脏功能指标复常情况,治疗后各阶段HBV-DNA水平变化情况及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肝脏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酸氨基转移酶(AST)及总胆红素(TBil),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及化学氧化法进行检测;HBV-DNA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
2 结果
2.1 肝功变化对比 治疗前,各项肝脏功能指标对比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治疗12个月后,两组肝脏功能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复常,但研究组复常幅度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肝功变化对比
2.2 HBV-DNA水平变化对比 两组治疗期间HBV-DNA水平均呈稳步下降趋势,组间对比结果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下降水平略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HBV-DNA水平变化对比
2.3 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对比 研究组经治疗12个月后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对比[n(%)]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作为临床常见慢性疾病,临床治疗中主要采取抗病毒手段实现对患者体内病毒复制的抑制,从而实现对其病情的有效控制,但由于乙肝病毒具有变异性,故患者易在长时间抗病毒药物治疗中,导致病毒发生耐药性变异,影响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故需及时选取具有低耐药性风险的治疗药物,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控制[6]。
本文结果表明:经治疗12个月后,两组肝脏功能较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复常,但研究组复常幅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治疗期间HBV-DNA水平均呈稳步下降趋势,组间对比结果虽无明显差异(P>0.05),但研究组下降水平略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经治疗12个月后,乙肝病毒累积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拉米夫定作为耐药性乙肝复发主要核苷类似物治疗药物,可在乙肝细胞内磷酸化,转化为拉米夫定三磷酸盐,实现对患者乙肝病毒DNA链合成作用的抑制,从而实现病情治疗,但长期用药后耐药风险较高,需联合其他按类型药物,实现对患者病情的有效控制。阿德福韦酯联合用药是在临床治疗中常用的耐药复发性慢性乙肝初始治疗方案,虽可实现对患者体内乙肝病毒的有效抑制,但对于治疗后预后情况的改善存在安全性及远期疗效局限性。富马酸替诺福韦酯是一种一磷酸腺苷的开环核苷膦化二酯结构类似物,一类新型核苷酸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药品,可经口服后在人体内水解成替诺福韦,并可通过细胞酶的磷酸化作用转化为二磷酸替诺福韦(链末端终止剂),并可与天然底物5-三磷酸脱氧腺苷竞争,实现对乙肝病毒DNA链的转录终止,进而实现对患者体内HBV反转录酶活性的有效抑制,实现对患者体内乙肝水平的有效抑制,提升治疗效果,且此类药品在进入人体后的半衰期可长达17h,进而实现对乙肝病毒转录复制的长效抑制,降低耐药性变异产生风险,且替诺福韦药物成分对于乙肝病毒野毒株、耐药株等均具有加好的抑制作用,故其在挽救治疗中抑制病毒转录复制的效果更为显著[7-8]。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中予以耐药复发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治疗方案,可在有效控制、降低患者体内乙肝病毒水平的同时,实现对其肝脏功能的有效提升,且应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