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白血病化疗前后的意义

2019-11-26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22期
关键词:网织骨髓白血病

张 硕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科,江苏省镇江市 212000

急性白血病是常见的血液科恶性疾病,包括很多类型,恶性程度均较高,病死率高,生存期短,并且随着环境污染及诊断技术进步,发病率及诊断率不断升高,极大威胁人类健康。较为积极治疗方法如骨髓移植,近年来各种新药以及微移植、CAR-T细胞治疗等新方法虽能改善疗效预后,但受治疗费用、干细胞来源、临床开展范围、患者意愿及自身条件等因素限制,我国大部分患者选择的治疗方法仍是传统化疗。而传统化疗强度较大,毒副反应也比较多,最常见且最严重的是骨髓及血象抑制,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减少,几乎均达到粒缺状态,血小板低于10×109/L,容易发生如感染、出血等并发症,以及器官功能下降,需抗感染及输血支持,严重者危及生命,为减少此类现象发生,骨髓抑制期应尽快给予支持治疗。为了探讨反应骨髓造血功能变化的早期指标 , 本文检测了不同类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不同时间节点的多种外周血指标,如网织红细胞比率(RET%)、网织红细胞绝对值(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EUT),进行比较,观察其在化疗前后变化规律以及先后顺序,从而找到反应骨髓增生和抑制情况更佳的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检测对象为2017—2018年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12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SYSMEX-xn3000自动血液分析仪,试剂均为原厂配套。

1.3 检测方法 分别于化疗前及化疗后第 1、4、7、10、13、16、19、22天早晨取患者静脉血2ml 加入EDTA-K2抗凝剂的真空采血管中,应用SYSMEX-xn3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得到WBC、NEUT及网织红细胞绝对数 (RET#)、网织红细胞比率(RET%)、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的参数。

2 结果

全部患者化疗后均出现明显骨髓抑制,表现为RET#、RET%、IRF、WBC、NEUT都出现降低,与化疗前相比,IRF从化疗后第4天起即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T#、RET%从化疗后第7天起明显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时WBC和 NEUT也开始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BC和 NEUT在化疗后第10天明显降低,与化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较IRF的降低要晚6d,较RET#、RET%晚3d。而在骨髓恢复期,IRF、RET#于化疗的第13天明显升高,与骨髓抑制极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T%、WBC、NEUT在化疗后第16天开始明显回升,与骨髓抑制极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较RET#、RET%晚3d。详见表1。

表1 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后RET#、RET%、IRF、WBC、NEUT比较

注:*:P<0.05;#:P>0.05;-1、1、4、7、10、13、16、19、22:分别为与化疗前、第1、4、7、10、13、16、19、22天对比;因分组比较多,本表格只列出部分比较结果。

3 讨论

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ET)是晚幼红细胞脱核后的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与成熟红细胞之间,其胞质中残存核糖体、核糖核酸等的嗜碱性物质,经碱性染料如煌焦油蓝或新亚甲蓝等染色后,能够形成浅蓝色或深蓝色的点粒状或丝网状结构沉淀物,故名网织红细胞,在外周血中的数值可反映骨髓红细胞的生成能力。随着网织红细胞成熟,嗜碱性物质逐渐减少,用特定的碱性荧光染料结合后,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可以测定RET的荧光强度,从而检测网织红细胞成熟程度,荧光强度越强,说明嗜碱性物质含量越多,RET也就越不成熟,荧光强度越弱,说明嗜碱性物质含量越少,RET也就越成熟。根据荧光强度的大小,RET分为高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HFR)、中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MFR)、低荧光强度网织红细胞(LFR)三部分,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HFR+MFR)/(HFR+MFR+LFR)代表幼稚网织红细胞比率,正常外周血网织红细胞维持一定比例,当骨髓造血能力增强时,红细胞生成增快,网织红细胞生成增加并释放入血,RET和IRF升高,故IRF可以反映骨髓造血情况。

目前, 在白血病治疗过程中,传统化疗仍为主要治疗手段,几乎全部接受化疗的患者均出现骨髓抑制期,目前临床一般通过监测外周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来反映骨髓造血能力,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但这些指标容易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感染、应激、药物、输血等,当这些指标出现下降时, 骨髓实际造血能力已明显抑制, 这时给予相应处理已偏晚。因此,寻找更早反映骨髓造血水平的指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实验结果显示白血病患者化疗后,RET#、RET%、IRF、WBC、NEUT开始逐渐降低,其中IRF在化疗后的第4天出现显著降低,RET#、 RET%在化疗后的第7天出现显著降低,而直到化疗后的第10天,WBC、NEUT才出现明显降低,比IRF要晚6d,比RET#、RET%要晚3d。在骨髓恢复期,IRF 、RET#在化疗后的第13天即开始明显回升,WBC、NEUT、RET% 在化疗第16天后明显升高,比IRF、RET#晚3d。在反应骨髓增生情况时,IRF最为早期及敏感,其次RET#亦早于WBC及NEUT,RET%变化在骨髓抑制期早于WBC及NEUT,在骨髓恢复期与之同步。综合来看IRF能更早的反应骨髓造血抑制及恢复,是更佳的检测指标。

有许多学者有类似研究结果,早在1999年,Grotto等人[1]就发现,IRF能够在骨髓消融后就率先增加,而网织红细胞数和白细胞却要延迟几天;许安春[2]对31例肿瘤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WBC、RET#、IRF等参数进行动态监测,结果RET#和IRF从化疗后第3天就明显下降,而 WBC则是在化疗后第6天才明显下降,同时WBC的恢复速度也较RET#和IRF延迟6d;林建阳等[3]发现76例患者RET%、IRF于化疗后第3天下降,比WBC、NEUT早3d,IRF于化疗后第14天回升,比WBC、NEUT、RET%早6天。王昱滨[4]对比32例急性白血病化疗前后指标,IRF、RET#、WBC均于化疗后第3天下降,骨髓恢复期,IRF于化疗第21天开始升高,比RET#、WBC早7天。王修石等[5]研究了122例实体肿瘤的患者化疗前后的外周血指标,IRF、RET%于化疗后第3天下降,第15天明显回升,而WBC于化疗后第5天下降,第20天明显回升,IRF、RET%在反应骨髓抑制及恢复时,均早于WBC。各位学者研究结果中,各项指标下降及升高时间稍有不同,可能是不同的患者个体、疾病种类、化疗方法、统计方法的误差,但IRF先于WBC、NEUT下降及升高结果是一致的。

综上所述,IFR临床检查方便,创伤小,费用低廉,不易受到感染、输血、药物等因素的影响,敏感性高,可作为评价白血病等恶性肿瘤化疗后,骨髓造血功能抑制和开始恢复的一项十分敏感的早期指标,指导临床化疗药物、抗感染药物和升血细胞药物的使用,从而达到更早期的干预,减少抗菌素的应用和滥用,缩短治疗周期和住院日期,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费用,进一步提高临床诊疗的合理性、有效性、经济性和科学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网织骨髓白血病
血液分析仪检测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网织红细胞参数在贫血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全国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区间和决定限现状调查与分析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体外全骨髓贴壁法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阅读理解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