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建筑60秒
2019-11-26栏目主持叶扬
栏目主持:叶扬
我们仿效BBC的广播节目“60秒改进世界”(Sixty Second Idea to Improve the World)推出了“改进建筑60秒”栏目,每期将在世界范围内采访两位人物,请他们就建筑、城市、景观、技术等相关问题在60秒的时间里讲出一个或两个有启发性、批判性甚至有争议性的观点。本栏目如实记录了他们的话,采访所拍摄的视频将会出现在我们的相关网页上。所述观点只代表嘉宾本人,与本杂志立场无关。□
郭黛姮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GUO Daiheng
Professor, School of Architecture, Tsinghua University
中国建筑设计的根
我所在的位置是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一看背景,可能已经猜到我要讲什么。
作为建筑师个人来讲,他希望自己的每一个作品都是创新的、独一无二的。怎么创新呢?现在有的人可能要从杂志上找灵感,有的人可能考察某些现代建筑、到各国去旅游。但是我觉得,做中国建筑,建筑师设计的根还是在中国,灵感应该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要把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进一步研究深、研究透。
一般的同学在大学毕业以后忙于实践,没有时间仔细研究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只把传统建筑符号贴到建筑上,已经不是现在的需求了。
今天,我们要从传统建筑上汲取文化和它们所反映的古代哲学思想。我可以举个古代的例子,比如皇帝需要建筑反映他的统治很开明、能够久远,古代建筑师就想出了用“河清海晏”这样的主题来满足皇帝的需求。
我们现代的建筑师既要想到我们今天的需求,也要发现我们古代文化当中,无论是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还是建筑本身的特点,都有很好的哲理内涵,需要建筑师多读些古代文化方面的书,深入了解古代文化的特征,这样就会在设计中有灵感,发挥出优势。
所以我觉得,中国建筑的根还是在中国,而不是在“世界的大海”中随便 捞几个东西拿来用。□
吴晨
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建筑师
北京市战略科学家
国家特聘专家
WU Chen
Chief Architect, Beijing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Strategic Scientist
National Distinguished Expert
城市复兴
我们2002 年在中国首次提出了“城市复兴”的理论框架,2004 年开始在北京进行实践。一开始,“城市复兴”的理念、理论受到质疑,在当时的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语境下,城市的更新、城市主城区的变化、城市内城的变化其实是被忽略的。但是经过这十几年的努力,这一理念被广为接受,同时受到了政府、学界、技术人员和公众等各个层面的高度关注与认可。不光是在北京,我们尽力推动着这一理想的实现,同时,这一理念也被其他城市广为接受。“城市复兴”,不仅仅是简单的在城市物质空间上的一种变化,同时它是城市内在的精神、文化、社会、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它要挖掘的是城市内在的一种活力,给城市带来更为远大的发展前景,这是城市复兴所要做出的努力。
在过去的10 余年间,我们在北京的大栅栏地区、白塔寺地区、什刹海地区、南锣鼓巷地区,首钢厂区还有其他一些历史街区及城市功能片区的设计与研究项目中,不断地努力进行实践。非常令人欣喜的是,城市复兴已经写入到政府的文件中,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我们现在还在将这一理念逐渐推广到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城市当中,跟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行们共同努力,使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繁荣、健康、美好、可持续,体现出人民城市本质的需求,给城市带来更伟大的未来,也为人类带来更伟大的未来,因为我们相信:人类的未来一定是在城市。□
十宅论
作者:[日]隈研吾
译者:朱锷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9
2019 年3 月,隈研吾《十宅论》再版。这是他的第一本理论书,和后期他的系列著作相比,不得不说,《十宅论》的思想还不是很清晰和聚焦,但已可以看出后来很多思想的火花。本书写作于1985 年,正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对现代主义开始进行批判的时期,也是日本泡沫经济热潮、房地产业高速发展的时期。本书显示出了明显的时代印记,通过符号学和现象学的方法,带领读者畅游在现代风俗、日本文化和西方现代理论之中。
写本书时隈研吾31 岁,辞职离开日本去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做访问学者。一方面是日本国内如火如荼的房地产经济形势,另一方面是自己在美国孤独寂寞和无所事事的焦虑。在物理距离的刺激之下,在日常生活之外,心怀不满足于现状的渴望,浸染在西方文化环境中,有距离感的思考和审视,从而更客观、更清晰地认识自身的文化和思维方式。
正是在这样的物理距离之下,隈研吾得以认识到日本本土文化重视“场所”的特点。这也成为了隈研吾建筑研究和实践的起点,并对他的“消隐的建筑”“负建筑”等后来的核心建筑思想奠定了基础。
这本书的分类方式颇具重要性,其依据不是住宅的户型或排列,而是“场所”的不同。这种分类方式即隈研吾深度思考后的反映。不同“场所”的住宅,会承载一个人对它的倾心、热情或欲望。这种欲望不仅是对功能、美好的要求,而且还有对自身阶层的诉求。隈研吾就是通过这些对阶层的诉求及其展现的象征意义来进行思考和分析的。住宅表象的差异,反映了住在其中的人的差异,包括人的价值观的差异,并支配着住宅里的“场所”的象征作用。隈研吾的思考没有局限于建筑本身,而是从一个时代所面临的问题,来看待建筑的问题。所以,“这不是一本单纯的建筑书”。
对于住宅中到处存在的象征作用,隈研吾在后来的建筑实践中进行了剥离和舍弃。他在《负建筑》中提出,建筑不要被赋予过多的寄托而偏离自身,而是从建筑与场所的关系,在地的材料出发,抛弃象征意义和视觉需求。可见,从现代主义对意义和场所的无视,到后现代对意义的狂热追求,隈研吾逐渐发展了属于自身的以场所为中心的自然的建筑实践和思想。
本书始终贯穿了隈研吾在西方环境下对日本文化的审视和思考,从“场所”的角度剖析了两者的不同,以此来强调“场所”的有力存在和无法忽视的作用。为了说明这一点,隈研吾从语言、插花、以及象征意义的解读等诸多方面来对比。例如语言,日本文化是以词语为中心,同一个词在不同的“场所”(词语关系)中有不同的含义。而西方文化中,每一个词语的含义在不同的语境中是确定的。在山口昌男在《解说》中说到,这样一种西方的“人称的、主体的、自我中心的语言”和日本的“场所中心语言”是相对的。就如同爱奥尼柱式和插花的区别一样。事物所代表的意义并不是由它的内部决定的,它所处的场所(外部)也是起决定作用的。通过“场所”,可以产生不同的象征意义。
这些对日本文化中“场所”的思想、研究,最终在《场所的建筑》《撕碎建筑的硬壳》中都有更加深刻的剖析,使用了场所Topos 的概念,强调建筑和场所之间的融合消隐的关系,并且不断寻找建筑的场所的意义。
虽然本书比较的是西方和日本文化的关于“场所”的不同,以及日本住宅中显露出来的人对自身阶层欲望表达,但很多方面都与中国目前的社会阶段有类似之处,关于“场所”与建筑的关系、住宅与中国人的诉求的研究等都有直接的借鉴意义。这本书鼓励每个年轻人在繁杂的日常生活之外,不满足于现状,有距离感地思考和审视自己的工作和设计,并始终抱有梦想,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撰文:姜娓娓,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姜娓娓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为改变的参与式建构
Participatory Architecture for Change
作者:[泰] Pattarasiri Apichit, Pattaraporn Apichit, Yingyong Poonnopatham
出版:阿颂·信艺术学院/Arsom Silp Institute of the Arts, 2018
阿颂·信艺术学院(Arsom Silp Institute of the Arts)开启了一系列不同于常规建筑师的实践——社区营造、地域式竹建构、医院与学校等无偿设计,另外该学院及阿颂·信社区与环境建筑事务所(Arsom Silp Community and Environmental Architect)还培养出许多青年建筑师。
20 世纪中叶,多数泰国本土建筑师至海外求学,并受到世界各地现代化与国际化潮流的影响,导致建筑设计在本土文化特性上的观察和实践逐渐衰退。现代性和工业化以快速传播的方式,近乎磨灭了全球各地文化差异性,它带来了表面过着相似的生活、吃着相似的连锁餐厅、依赖着相似的国际化品牌、购买相似的居家用品的情景。在此情况下,“文化”一词对于当代建筑是否还存在意义?从泰国过去100 年的城市开发中,便可发现其建筑经历了大规模的开发建造,其建筑生产作为实践与政治的手段而受到大力支持,并获得民众与社会的广泛关注,但建筑生产在一定的程度上还缺乏理论与研究,因此“建筑该如何做”比理解“建筑是什么”更为重要。
阿颂·信艺术学院便是在20 世纪末这样一个现代体系中跳脱出来的组织:他们在过去10 多年中,让泰国建筑的学术和实践重心有所转移。一方面阿颂·信艺术学院提供从本科到硕士的教育学位,整合学生从文化思考到设计逻辑推演;另外一方面,阿颂·信社区与环境建筑事务所提供学生实习或毕业后从事建筑师职业,进而完善整个建筑与社会的生态链。这样从学术到实践一体化的连接,让“建筑的本质是什么?如何透过建筑反应地域与乡土?如何以低技建造融合于自然环境中?”等问题逐渐地在设计前期被提出,成为泰国建筑实践的基本前提,并有助于建筑师基于地方的社会文化特点而更好地理解设计。
基于上述的教育和实践体系,阿颂·信艺术学院把过去10 多年经验汇整在《为改变的参与式建构》一书中,从社区研究经验回馈到建筑设计实践,将14 个项目分为3 个章节——社区开发与重生(Community Development & Revitalisation)、社区与建筑保护(Community & Architectural Conservation)、建筑设计实践(Architectural Design)。这样独特的设计模式,不仅提供了一种建筑方法学,更让建筑深扎于土地之中,实现一种结合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等跨领域整合。另外,在本书中,案例“搭科河社区”(Klong Ta Kok Community) 和“ 乔 康蓬后代小村”(Chao Kam Phong Community),完整地记录了参与式设计研究的贡献,不仅提供以人道主义思维回应复杂城市的方法,更有助于使用者、建筑师、施工方、政府决策者等展开新的思考与判断,对全球化社会提供一种传统与未来相互共存的可能。□(撰文:洪人杰,HAS design and research 主持建筑师、中泰建筑研究室创始人)
阿尔伯托·博洛尼亚
Alberto Bologna
B. 1982,都灵,意大利
都灵理工大学博士
都灵理工大学助理教授
B. 1982, Turin, Italy
PHD., Politecnico di Torino
Assistant Professor, Politecnico di Torino
胡安·布斯盖兹
Joan Busquets
B. 1946,巴塞罗那,西班牙
巴塞罗那大学博士
哈佛大学教授
B. 1946, Barcelona, Spain
PHD., University of Barcelona
Professor, Harvard University
常青
CHANG Qing
B. 1957,西安,中国
东南大学博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
同济大学教授
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科技委常青专家工作室主持建筑师
B. 1957, Xi'an, China
PHD., Southeast University Academicia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Professor, Tongji University Chair Architect, Chang Qing Professional Studi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mission, Shanghai Municipal Commission of Housing and Urban Rural Development
陈同滨
CHEN Tongbin
B. 1953,杭州,中国
天津大学学士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总规划师、建筑历史研究所名誉所长
B. 1953, Hangzhou, China BArch., Tianjin University Chief Planner, China Architectural Design & Research Group Co., Ltd. Honorary Director , Institute of Architectural History
安娜·艾琳·德尔·摩纳哥
Anna Irene Del Monaco
B. 1977,阿普利亚,意大利
罗马大学博士
罗马大学副教授
B. 1977, Apulia, Italy
PHD., University of Rome Associate Professor, 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
希哈·贾因
Shikha Jain
B. 1969,斋浦尔,印度
德蒙福特大学博士印度自然、艺术和遗产发展及研究组织主任
B. 1969, Jaipur, India
PHD., De Montfort University Director, DRONAH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Organisation for Nature, Arts and Heritage)
刘亦师
LIU Yishi
B. 1980,武汉,中国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博士
清华大学讲师
B.1980, Wuhan, China
PHD., University of Cailfornia in Berkeley Lecturer, Tsinghua University
吕舟
LYU Zhou
B. 1959,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硕士
清华大学教授
清华大学国家遗产中心主任
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
B. 1959, Beijing, China M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National Heritage Center, Tsinghua University Vice President, ICOMOS-CHINA
孟刚
MENG Gang
B. 1970,山东,中国
同济大学博士
同济大学副教授
B.1970, Shandong, China
PHD., Tongji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Tongji University
中川武
NAKAGAWA Takeshi
B. 1944,富山,日本
早稻田大学博士
早稻田大学名誉教授“博物馆明治村”馆长
B. 1944, Toyama, Japan PHD., Waseda University Emeritus Professor, Waseda University Director, Museum “MEIJI-MURA”
路易斯·劳尔·C·普拉多·里欧斯
Luis Raul C. Prado Rios
硕士
圣安德烈斯大学教授
Master
Professor, San Andres Mayor University
巴哈拉克·塞耶达什拉菲
Baharak Seyedashrafi
B. 1982,伊朗
亚琛大学博士研究生历史城市与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主席团学术助理
B. 1982, Iran
Doctoral Candidate, RWTH Aachen University and Hochschule RheinMain Academic Assistant, Chair of Safeguarding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istorical Urban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邵甬
SHAO Yong
B. 1971,宁波,中国
同济大学博士
同济大学教授
B. 1971, Nongbo, China
PHD., Tongji University
Professor, Tongji University
胡力骏
HU Lijun
B. 1978,上海,中国
同济大学硕士
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任规划师
B. 1978, Shanghai, China Master, Tongji University Chief Planner, Shanghai Tongj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徐刊达
XU Kanda
B. 1990,苏州,中国
同济大学硕士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创规划师
B. 1990, Suzhou, China Master, Tongji University Senior Planner, Shanghai Tongji Urban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单霁翔
SHAN Jixiang
B. 1954,江宁,中国
清华大学博士
故宫学院院长
B. 1954, Jiangning,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Gugong Institute
孙燕
SUN Yan
B. 1983,北京,中国清华大学博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B. 1983, Beijing, China
PHD., Tsinghua University Senior Researcher, THAD
郑楚晗
ZHENG Chuhan
B. 1992,北京,中国
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工程师
B. 1992, Beijing, China
M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Engineer, THAD
李梦静
LI Mengjing
B. 1987,南京,中国
北京大学硕士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
B. 1987, Nanjing,China MA., Peking University Project Leader,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enter of Beijing Guowenyan Co., Ltd.
邵龙飞
SHAO Longfei
B. 1991,北京,中国北京建筑大学学士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规划师
B. 1991, Beijing, China BE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Urban Planner,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enter of Beijing Guowenyan Co., Ltd.
唐文胜
TANG Wensheng
B. 1970,湖南,中国武汉工业大学硕士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建筑师
B. 1970, Hunan, China
MArch.,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Vice-Chief Architect, Central-South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林莉
LIN Li
B. 1970,湖北,中国武汉工业大学硕士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质量部总建筑师
B. 1970, Hubei, China
MArch.,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Chief Architect, Technical Department of Central-South Architecture Design Institute
魏青
WEI Qing
B. 1975,北京,中国
清华大学硕士
清源视野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董事
B. 1975, Beijing, China
M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ident, ConserVision
项瑾斐
XIANG Jinfei
B. 1972,上海,中国清华大学硕士
北京国文琰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总工程师
B. 1972, Shanghai, China
MArch., Tsinghua University Chief Engineer, Cultural Heritage Conservation Center of Beijing Guowenyan Co., Ltd.
张杰
ZHANG Jie
B. 1963, 山东, 中国
约克大学博士
清华大学教授
B. 1963, Shandong, China
PHD., IAAS, University of York Professor, Tsinghua University
张弓
ZHANG Gong
B. 1982,湖南,中国
清华大学硕士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一所所长
B. 1982, Hunan, China
MSc.,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Dept.1 of Research Center f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UPDI
张冲
ZHANG Chong
B. 1978,山东,中国
清华大学硕士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海西规划室主任
B. 1978, Shandong, China ME., Tsinghua University Director, Dept. Haixi of Research Center f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UPDI
霍晓卫
HUO Xiaowei
B. 1975,山西,中国斯图加特大学博士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遗产保护与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B. 1975, Shanxi, China Dr.Ing, Uni Stuttgart Director, Research Center for Heritage Conservation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THUPDI
郑剑艺
ZHENG Jianyi
B. 1979,澳门,中国
华南理工大学博士
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
B. 1979, Macao, China
PHD.,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ssistant Professor, Maca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