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后世遗时代建筑文化遗产的文化建构与保护困境
2019-11-26郑剑艺ZHENGJianyi
郑剑艺/ZHENG Jianyi
引言
在2005 年申遗之际,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以下简称文化局)和内地专家联合展开了澳门历史建筑测绘研究,并出版了《澳门建筑文化遗产》一书。该书是澳门中西文化交流450 多年以来第一部系统、客观、详实地向世人展现澳门丰富多彩的历史建筑的著作[1-2]。在澳门申遗成功后的经济高速发展,各种光怪陆离的博彩旅游综合体[3-5]形成了与世遗建筑齐名的“澳门名片”,对于后世遗时代的澳门可谓喜忧参半[6]。作为世界人口密度最高和年接待超过3000万旅客(表1)的世界级旅游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城市发展是无法回避的挑战与机遇。在没有城市总体规划的支撑下,澳门在探索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遗产保护机制。
1 文化内涵和城市定位的提升
澳门的文化遗产保护起步较早,在亚洲城市中属于先行者,尤其是在1970-1980 年代初,这是澳门文化遗产保护最为繁荣的时期,被澳门著名建筑师马若龙誉为“英雄时期”[7]。回归前的澳葡政府基于对自己的文化遗产在澳门永存的目的,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8]。相比而言,后世遗时代的文化遗产保护最大亮点是进一步扩展了澳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
1.1 从葡国文化为主到以中华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
1976 年澳葡政府就制定了《关于澳门艺术财产分类事宜》法令1),包括具历史性价值屋宇、构成代表澳门历史文物的孤立屋宇或屋宇遗迹、组成代表澳门历史文物及风景利益的都市综合区、特别值得注意的风景地带包括绿化区及树丛或单独树木、风景地带、考古价值地带共6 种,较为全面地囊括了点、线、面不同类型文化遗产。1980 年推出“在新马路由议事亭前地至巴素打尔古街(内港)一段兴建新楼宇应设骑楼底”的规定2)。在1982-1984年聘请了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和澳门本地葡人建筑师联合编制了《新马路区保护规划》[9]56-57,采用类型学的方法将建筑风貌类型分为葡式、传统中式、中葡混合式、现代式(1950年以前、1950-1960 年、1970-1980 年),将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扩展到了旧城区。回归以前的文化遗产保护主要以葡式建筑文化为主,上述法令中列出的名录以葡式建筑为主。而《新马路区保护规划》最终并未公布为法定文件,新马路区很多非保护类的历史风貌建筑,尤其是内港华人建筑被轻易地拆除重建。当时的澳葡政府保护重心是代表葡国文化经典的建筑,在此基础上的澳门世界文化遗产体现了“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图1)。
表 1 澳门2008-2018 年旅客数量统计(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整理绘制)
入遗后,澳门特区政府和社会各界逐步意识到澳门本土文化的重要性,澳门学[10]的发展带动了对澳门华人文化遗产的挖掘和重视。传统围里研究[11]、沙梨头图书馆、沙梨头更馆、孙中山中西药局、福德祠、叶挺故居、上架行会馆、荔枝湾船厂等一批华人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修复和活化,以及“汉文文书”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澳门近代华商和华人社会研究等非物质文化遗产[12],凸显了澳门城市的中华文化特色和主导地位,扩展了过去以葡国文化为中心的视野,从而回归中华文化为主多元文化并存的澳门文化内涵。澳门的文化遗产版图进一步扩展(图2)。
1 2006年公布《澳门历史城区》图(图片来源:第202/2006 号行政长官批示)
1.2 城市定位的3 次提升
申遗成功意味着澳门独一无二的文化遗产获得全世界认可,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文化遗产资源为澳门确立了在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发展优势。中国分别在2009、2011、2019 年相继提出了支持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3)“中葡商贸合作服务平台”4)“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5),澳门城市定位在3 次国家层面的规划文件中不断提升,说明了入遗后澳门的文化秉赋被赋予了国家层面的、具有规划及建设意义的新高度。2006 年澳门人均本地生产总值已经开始超越香港,至2018 年已经达到香港的1.75 倍6)。
2 遗产与居民的互动
澳门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列入文物清单和未列入文物清单两类,透过增加遗产保护与澳门市民生活的交集,提高市民的历史文化认同和遗产保护意识。
2.1 旧建筑的活化与社区服务相结合
澳门很多历史风貌建筑由于业权人不在澳门且受到重建的限制,长期处于空置和濒临坍塌的状态。澳门文化局从服务社区的角度,主动说服业权人将旧建筑交由政府活化利用。位于沙梨头海边街69-81 号的7 栋联排骑楼改造为沙梨头图书馆是近期旧建筑活化的典型(图3)。该建筑最初是1930年代内港码头的修船厂,该地段属于清末澳门华商家族物业,政府通过与其家族后人的接洽,业权人主动以每月18 万澳门元、收11 个月租金的低价出租给政府用于社区图书馆。改造设计保留了原有单元式骑楼立面,保留内部梁柱结构,打通原有隔墙和局部楼板,获得整体的空间使用效果。改造采用钢板加固梁柱以防止剪切破坏和开裂,并将原吊船的小型吊车保留。为居民提供阅读空间,也让社区居民了解内港文化。
2.2 旧建筑的修缮与历史教育相结合
遗产保护不仅注重建筑本身的价值,更需要挖掘建筑所代表的一段历史。与近代华人历史文化相关的建筑遗产陆续被修缮和活化,包括叶挺故居、草堆街80 号中西药局、上架行会馆、哪吒博物馆等。这些旧建筑一般为私有业权,政府需要主动与业权人协商,或者采用政府出资购买的方式。
2 澳门特区政府2018年公布的《被评定的不动产及缓冲区分 布图(澳门半岛)》(图片来源:第31/2018号行政法规)
一是展示近代澳门红色基因。叶挺故居建于1923 年以前,是澳门近代模仿欧洲花园郊区建设的典型葡式别墅(图4)。2011 年业权人交于文化局并与2013 年完成维修,展示叶挺将军当年在澳门的居住生活和革命事业,这一举措更让叶挺后人和叶挺副官麦畅生后人将许多珍贵的私人物品无偿捐赠作为展品,展示革命情谊。二是展示中华传统技艺。位于庇山耶街的上架行会馆,创办于1840 年,是早期聚集于华人市集区的木工行业会馆(图5)。该建筑原本破败不堪,2013-2014 年间政府与上架木艺工会合作进行修复,并作为“鲁班先师木工艺陈列馆”。三是展示中西文化交流。圣若瑟修院藏珍馆由澳门文化局与圣若瑟修院共同设立,将原本作为教会藏品库的空间重新活化为展厅,让市民了解圣若瑟修院及澳门天主教发展的历史,让公众有机会欣赏圣若瑟修院内珍贵的藏品。四是展示孙中山在澳门的早期活动,并结合考古发掘揭示澳门海外交通史。草堆街80 号是孙中山开设的中西药局旧址,原本濒临拆除,文化局在收到热心市民通报后开展了建筑物的回购和修复(图6、7)。修复过程结合考古发掘,第一次印证了澳门早期海岸线的位置,同时出土的克拉克瓷片也提供了澳门作为中西方贸易港口的实证。
2.3 历史建筑的保护与青年教育相结合
3 内港沙梨头图书馆改造
4 叶挺故居
历史建筑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是一部生动的历史教材。澳门申遗成功后,澳门民间社团“澳门文物大使协会”在澳门文化局的资助下,招募澳门青少年作为“文物大使”,包括荣誉文物大使、资深文物大使、普通文物大使、实习文物大使等不同类别。“文物大使”除了获得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培训,邀请专家学者政府官员举行文化遗产系列讲座,更能为社会提供澳门文化遗产的免费导赏服务,从2005 年至今累计为各类本地和外地人士开展了519次导赏服务7)。不仅以澳门本地人的视角介绍和推广历史文物,更增添了澳门青年的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在文物修复过程中,草堆街80 号的修复工作率先尝试组建了一支由修复技术专家带领失足青年的团队,通过教授一技之长协助他们重返社会,历史建筑和人都重获新生。
3 遗产与开发的博弈
后世遗时代旅游业迅猛发展,吸引大量游客来澳门。承载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功能而引发的空间竞争和博弈,引起了澳门社会的高度关注,引发了澳门城市形态转型变革。
3.1 废止城市规划发展博彩旅游业
申遗成功之际,为了适应博彩旅游业发展的需求,澳门政府废止和修改了3 个区域的原有城市规划。2006 年废止了1991 年制定的《外港新填海区都市规划章程》8)和《南湾海湾重整计划之细则章程》9),这两个区域原有规划的平面格局、建筑高度、建筑风格产生了巨变。赌权开放后,外地博彩企业进入澳门,拉斯维加斯的当代博彩旅游综合体建设模式改变了1970 年代开始的“赌场配套酒店”模式,采用“酒店-度假村-娱乐场”的综合度假村模式。位于新口岸西南侧的永利和美高梅两个大型博彩娱乐综合体项目,前者占地达到5.3 万m2、总建筑面积约27.8 万m210),后者占地5.2 万m2、总建筑面积约46 万m211)。建筑高度突破原有规划80m 的限高,最高达到185m。星际酒店在2006 年获准合并临近小地块和提高开发强度,建筑面积由4.3 万m2增加至10.6 万m2,层数由22 层增加至41 层12)。凯旋门酒店地块最初规划为市政市场,2009 年重新调整为61 层的综合体,建筑面积达到16.2 万m213),建筑高度为209.9m。
位于新口岸东北侧原规划的海面空间最先被用于兴建博彩旅游综合体。第一家外资赌场永利酒店占地约2.6 万m2,在2003 年首期建设面积9.2 万m213),2008 年扩建后总建筑面积达13.6万m214)。在其东北侧新填海约10.9 万m2,总建筑面积约14.8 万m215)。与西南侧相比,东北侧的开发强度相对较低,但是都在原有规划基础上做了大幅度的增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短期博彩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图8)。
第三个区域是路氹城的转型开发。1992 年制定的容纳15 万居民8 万外雇的新市镇[13]43(图9)在2002 年被美国金沙集团获得开发权,通过复制拉斯维加斯金光大道将路氹城转变为以路氹金光大道为核心的博彩旅游会展城,原有规划几乎被六大博企的博彩旅游综合体瓜分。这些综合体的酒店客房占澳门酒店总数的65.7%,赌枱数量约占全澳门总数的51.8%,会展面积占全澳会展面积的86.3%16),是澳门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
博彩旅游综合体形成了入遗后澳门城市空间的新形态,与世遗景观、旧城肌理、遗产建筑形成了强烈对比(图10)。各种奢华奇幻的室内空间像黑洞一样吸引游客,创造了不同的主题室内街景,将游客与真实的城市隔离。对于居民而言,这些综合体挤占了原有提供给市民的住房和公共设施,引发了高房价、学额紧张、公共空间不足等问题。
3.2 景观视廊控制
澳门的世遗保护区和缓冲区位于城市的核心地带,占澳门半岛面积12.9%,周边区域的开发和控制必须考虑世遗区的景观视廊,更加剧了澳门本已稀缺的空间资源争夺。澳门在回归前仅有内部行政指引《新马路区都市规划》对整个内港片区建筑海拔20.5m 限高和第3/91 号内部行政指引《大炮台高度限制区》,对建筑高度的控制缺乏强有力的法规约束。
入遗后超高建筑对世遗景观造成了巨大威胁。一是新口岸及外港片区超高建筑物对东望洋灯塔的遮挡。2006 年公众和团体对政府放宽东望洋灯塔附近区域的建筑高度表达了强烈的反对,希望保护灯塔与港口海面、灯塔与其它世遗建筑之间的视廊联系[14],这一诉求最终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回应,并促成入遗后的第一个视觉景观控制法规《东望洋灯塔周边区域兴建的楼宇容许的最高海拔高度》18)。但在近期渔人码头A 地段又再次引起争议,2013 年规划条件图的限高为60m,而2015 年则放宽到90m。从区位上看,该地段位于第83/2008 号行政长官批示中的第四区,符合该区的限高要求。然而市民大众仍然强烈反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7年5 月大会上也对此提出警告,要求重新检讨渔人码头片区和新城B 区的建筑高度[15]177-179,最终开发商配合政府主动放弃90m 的高度。
二是南湾湖C、D 区规划与西望洋山的景观遮挡。在政府废止第69/91/M 号训令后,南湾湖开发商试图借此机会将该区域的建筑高度提高到175m,但在土地批给公开旁听会议上引起了专家、工务局法律厅厅长、文化局代表对超高楼遮挡西望洋山景观的忧虑19)。在没有城市规划的前提下政府和开发商的博弈也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政府最终未批准《南湾湖C 区及D 区重整规划方案》。
8 入遗后新口岸南湾湖片区新建成博彩综合体和商住楼(粉 红色)(绘制:郑剑艺)
5 上架行会馆
6 草堆街80号孙中山中西药局旧址传统岭南建筑风格
7 草堆街80号孙中山中西药局后部庭院扩建及遗址保护、墙 体截水除盐
第三个区域是内港。在回归以前内港区的城市肌理并未得到保护,出现了大范围的重建,个别建筑在高度上超出了20.5m 的限制。在入遗后,十六浦酒店和凯泉湾住宅的高度分别达到85m 和140m,位于司打口的新新酒店高度未遵守规划条件图要求而达到49.5m,这些超高建筑物不仅影响了内港传统的铺屋、围里的建筑肌理(图11),更破坏了世遗景区内港方向的视觉景观(图12)。
3.3 游客路线引导
世遗城区的直街(亦称为世遗轴)串联了澳门的多个世遗建筑,体现了澳门传统葡城区的环境特色。但从游客角度,大三巴至南湾湖的“历史文化+博彩旅游”轴线成为人流最多的区域。为了将游客引导到旧城区并体会旧城区的拉丁风情,澳门文化局从2011 年起举办“澳门拉丁城区幻彩大巡游”,路线包含大三巴牌坊-大三巴街-花王堂前地-高园街-炮兵街-美珊枝街-疯堂斜巷-仁慈堂婆仔屋-圣禄杞街-疯堂新街-圣母堂前地-和隆街-塔石街-亚丰素亚布基街-塔石广场,引导游客从世遗路线向东面的塔石文创区延伸。
第二条路线则主要由民间文创团体举办“烂鬼楼巡礼”和“康公夜市”,由大三巴街、大关斜巷、官前后街、官前正街、草堆街、康公庙前地,形成了体验内港传统华人街区和本土特色文创的世遗西线拓展(图13)。东线和西线均依托世遗轴,试图将游客引导到周边旧城区,深度体会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的本土特色。
然而,尽管政府和主办团体采取一系列措施,东线和西线游客分流和避免社区变旅游区的矛盾依然无法避免。东线在2017 年更名为“澳门国际幻彩大巡游”,路线改由大三巴至西湾湖,背离了最初将拉丁巡游与拉丁城区结合、推广澳门文化遗产的初衷。西线部分路段因活动扰民而遭到部分居民和商家的反对。
9 路氹城金光大道及两侧博彩旅游综合体(图片来源:澳门 科技大学图书馆)
10 路氹城1992年规划图则及模型(图片来源:参考文献 [13]38,40,41)
11 内港航拍,左上高楼为凯泉湾,右下为十六浦酒店
12 内港福隆新街视廊
13 烂鬼楼巡礼活动
澳门地域狭小,文化遗产存在的周边环境文脉更是遗产建筑可持续发展的土壤。欧洲城镇遗产保护逐渐意识到对单个建筑物“保护”(Preservation)的局限性,忽略了城镇格局特征,更糟的是全神贯注于具有特殊价值的孤立建筑,似乎城镇景观仅仅是一些大量缺乏空间连续性和文脉的碎片化松散集合。为了减少对个别项目物质形态保护,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孤立景观要素,“景观管理”逐渐取代“保护”显得更为恰当[16]59。城镇景观管理包括保护
4 文遗法律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在入遗8 年后,2013 年澳门通过了3 部重要的法律,即《文化遗产保护法》(简称《文遗法》)《城市规划法》《土地法》,为澳门遗产保护和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然而,城市规划的编制工作在入遗后将近15 年却仍未出台,这也使得澳门城市发展与文化遗产保护缺乏衔接的技术手段。
4.1 入遗推动了法律完善
《文遗法》相比1980 年代的遗产保护法令20),地位上升到了法律层级,更为全面和具有强制性。《文遗法》强调了特区政府、文化遗产委员会、市民、遗产所有人的权利和义务,而非之前法令提及的政府和保护建筑、景色及文化财产委员会。尤其是在历史城区、被评定的不动产、缓冲区内的工程建设、经营准照、发出规划条件图之前,必须事先向文化局取得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的意见。其次,文化局可以根据《文遗法》审视私有业权的文化遗产保护状况,对濒危者采取强制保护措施,对危及文化遗产的行为报警制止。第三,在相关文化遗产的出售或作代物清偿的情况,政府可以行使优先权取得的不动产。可见,《文遗法》相比城规法、土地法,在涉及文化遗产相关的建设开发和控制,具有优先地位和决定性作用。此外,入遗后不同层级的建筑遗产保护法律法规也陆续制定(表2)。
4.2 相关建筑和规划技术缺位
文化局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主导地位,在甄别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方面具有权威性,但是面对文化遗产保护涉及的技术操作和周边复杂城市状况,仍然缺乏足够的职能和手段编制面向可实施的城市建筑专业法规文件。澳门近年来发生多起庙宇火灾事故,严重威胁世遗建筑的安全。文化局在2013 年推出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澳门庙宇消防安全指引》,建筑消防安全本应涉及工务范畴的诸多部门和技术要求,而由单独的文化部门发出的消防安全指引,无法在诸如电线耐火材料、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室内环境检测、周边防火安全距离等建筑规划技术范畴获得有效支持。文化局在2018 年完成公开咨询的《澳门历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仍然以遗产价值描述为主,暴露出在城市规划相关管控技术的缺失。咨询文本中提及的11 条重要景观视廊(图14),均无提出规划控制范围、强制性技术指标、城市设计指引等具体内容。专业技术衔接的瓶颈,使得遗产保护政策在面对城市发展转型时引起社会的质疑和挑战。
表2 2005 年入遗后澳门文化遗产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批示、指引
4.3 建立城镇景观管理单元:一种值得探索的澳门城市遗产保护规划技术
(Conservation)和发展(Development)[17]75-86。城镇景观管理单元建立在庖丁解牛式的城镇景观要素分析基础上,包括平面格局(街道、地块、建筑基底)、土地使用、建筑类型3 个方面。
以澳门内港为例,其城镇景观形态区域可以分为4 个层级。一级形态区域以4 个不同时期填海区为依据,是最高等级、最宏观的类型划分,反映了内港形态特征的本质变化,是最稳定的景观形态特征。二级形态区域是在上述4 个一级形态区域内细分的次一层级,该层级划分主要依据平面类型特征。三级形态区域是以建筑高度作为划分依据。四级形态区域是以建筑立面风格和土地功能作为划分依据。4 个层级叠加的综合结果,可以得出详细的不同城市形态特色,提高城市形态区域识别的“分辨率”(图15)。形态区域的复杂程度和不规则程度直观地反映了不同景观特征,层级越多、分布越不规则代表这个范围内的城市形态越复杂多样。在此基础上建立不同层级的城镇景观管理单元,从中观层面对澳门旧城区城市形态进行规划管理和发展指引。
结语
14 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景观视廊分布(图片来源:《澳门历 史城区保护及管理计划》(咨询文本)第29页)
澳门申遗成功后,文化遗产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提升了在国际和国家层面的城市发展定位,并清晰地建构了澳门的城市文化,对于具有450 多年历史的澳门而言是前所未有的,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也并不多见。尤其是入遗后对非世遗建筑保护的重视,重新揭示了澳门社会保留了丰富多样、甚至是周边地区已消失的中华传统文化。政府和市民对文化遗产的尊重和自豪感,反映在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市民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关的活动。透过具有中西文化特色的空间载体,承载更多的社区、历史、教育等活动。
值得反思的是入遗近15 年文化遗产保护与澳门城市发展的协调性,虽然有法可依,但在未有城市总体规划或详细规划、部门之前缺乏技术沟通和支援的情况下,仅靠文化局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个案式和地段化管理,无法形成长期持续性、覆盖城市区域和技术指标清晰的多部门全社会共同遵守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措施。澳门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在编制,期待下一个10 年的澳门文化遗产更加精彩。□(致谢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澳门影像馆的支持与帮助)
15 澳门内港城市形态区域划分及景观管理单元建构(绘制: 郑剑艺)
注释/Notes
1)第34/76/M号法令,1976年8月7日
2)第3/80/M号训令,1980年1月12日
3)《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5)《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6)数据来源:澳门统计暨普查局https://www.dsec.gov.mo/BayArea/Statistics/BaseInfo_2.aspx
7)数据来源:澳门文物大使协会网站http://www.mhaa.mo/
8)第68/91/M号训令
9)第69/91/M号训令
10)第58/2009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
11)第47/2006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第87/2006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
12)第153/2006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
13)第41/2009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
14)第111/2003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
15)第11/2008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
16)第41/2012号运输工务司司长批示
17)数据来源:根据澳门统计暨普查局数据整理
18)第83/2008号行政长官批示
19)土地批给公开旁听会议,第1/2009号会议记录
20)第56/84/M号法令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万书元. 取精用弘 大含细入——评《澳门建筑文化遗产》[J]. 世界建筑, 2005(9):109-110.
[2] 陈泽成, 刘先觉. 澳门建筑文化遗产[M]. 南京: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3] 乔全生, 大卫荣, 王小玲, 等. 路凼金光大道,澳门,中国[J]. 世界建筑, 2009(12):100-101.
[4] 米格尔·利马, 孙凌波. 遗失山海之间的联系——澳门外港新填海区规划回顾[J]. 世界建筑, 2009(12):35-37.
[5] 马越, 陈伟新. 澳门建筑风格的演进和异化[J]. 世界建筑, 2009(12):130-133.
[6] 郑剑艺, 吴波. 空间转型效应:后世遗时代澳门城市空间生产力的重塑[J]. 建筑学报, 2018(07):99-104.
[7] 阿丰索. 20世纪葡萄牙与澳门——城市规划法律史之研究[D]. 吴志良, 林发钦, 何志辉, 译.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0.
[8] 钟宏亮, 李菁. 澳门遗产的培养:回归后的延续与断裂[J]. 世界建筑, 2009(12):56-59.
[9] PRESCOTT J A. Macaensis Momentum : a fragment of architecture: a moment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cau[M]. Hong Kong: Hewell Publications, 1993.
[10] 郝雨凡. 澳门学引论[M]. 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2.
[11] 王维仁, 张鹊桥. 围的再生:澳门历史街区城市肌理研究[G]. 澳门: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文化局, 2010.
[12] 林广志. 澳门之魂 : 晚清澳门华商与华人社会研究[M]. 广州: 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7.
[13] Al S. Macau and the casino complex[M]. Reno: University of nevada press, 2018.
[14] 譚志廣. 澳門文化遺產保護: 公民參與的策略[M]. 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2018.
[15] Committee T W H. Convention concern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world cultural and natural heritage: 41st Session WHC[R]. Poland, 2017.
[16] CONZEN M R G. Historical townscapes in Britain: a problem in applied geography papers by M.R.G.Conzen[M]//WHITEHAND J W R. The urban landscap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London: Acadamic Press, 1981.
[17] CONZEN M R G. Geography and townscape conservation[M]//WHITEHAND J W R. The Urban landscape :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papers by M.R.G.Conzen.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