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场需求下的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学习机制研究

2019-11-26徐长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职业农村发展

徐长江

(江苏旅游职业学院,江苏 扬州 225000)

一、江苏农村职业教育的现状

当前,职业教育研究很少会对农村的职业教育,以及农村的其他群体教育有所关注,大多存在于职业学校和农民职业技能教育等方面,且未关注各群体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提升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灵活性意义重大。只有针对不同需求,才会提供教育的有效供给,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所以,政府、学校和社会需实现有效化衔接,积极开展自身工作,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

第一,传统观念严重制约职业教育发展。当前社会中,拥有守旧思想的广大农民表现得更为突出,未充分认识好职业教育的战略作用,因为望子成龙的心理,所以通常会造成脱离实际,片面化追求升学率,不愿上职业学校,因此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忽视或鄙薄职业教育的现象。

第二,某些地方政府官员对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重视不够、措施不足。尽管近些年人们提升了对农村职业教育的重视度,但是却依旧未达到应有的高度,实际中也未获得重视。基于当前的办学机制和规模,以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而言,其和农民脱贫致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存在不适应性。

第三,职业学校缺乏办学活力。当前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因各种内外不利因素的影响,以及办学指导思想的不明确,农村职业教育面临留不住、用不上、招不进等严峻形势。2018年末,全省就业人口4750.9万人,第一产业就业人口764.9万人,第二产业就业人口2033.4万人,第三产业就业人口1952.6万人;城镇就业人口3227.5万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口153万人。失业保持较低水平,年末全省城镇登记失业率2.97%,比上年下降0.01个百分点。全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25.5万人,转移率达75.2%,比上年末提高0.9个百分点。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89.5万人,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再就业31.9万人,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26.6%。因职业学校缺乏办学活力,造成学生就业现象严峻,较为困难。

第四,专业课教师质量差、技术低、数量少,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产生严重影响。从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师资现状而言,较多教师是从普通教育改行而来,他们很少受正规专业技术训练,极其缺乏高质量、高水平、高学历的专业课教师,所以出现较低的专业技术水平情况。就算是近些年高等职业院校注重培养专业课教师,一些教师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教学经验不足,且理论脱离实际,难以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求。

第五,教育界内部存在较严重的“重普轻职”现象。现如今,基于农村教育整体情况而言,实现对教育结构的继续调整是教育工作的大局,同时是教育改革的重点。但是,至今在一些教育战线内部依旧存在浓重的“重普轻职”的现象,特别是在资金分配、政策倾斜、感情投入和教师调配上,通常出现的是职教让路、普教优先情况。可以看出,有很多因素会制约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极其严重的问题,且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速度不适应的问题日渐突出。上述存在的问题,均造成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需选择积极有效的措施用于逐渐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六,苏南苏北差异大,农民市场经济意识淡薄。我国农村长期的计划经济和短缺经济的影响,造成农民对市场经济运行规律认识较浅,市场经济意识淡薄。因农民存在较薄弱的市场意识,相对增加了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因此农产品质量相对较差。自从我国加入WTO后,江苏地区经济差异出现。苏南地区比苏北地区人的观念和意识超前15年左右,经济发展相对较快。在苏北地区想要自己办公司和企业,需保证规模大、气派,认为小的买卖不体面。

第七,农村职业教育基地缺乏。需保证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学生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体现出普通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的不同。需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生产实习基地和专业实验室建设情况,为学生零距离上岗提供实习场所。除此之外,还需要建设好农村职业教育基地。政府要做到宏观调控,在全省统筹使用,从而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情况的出现。在具体的农村职业教育基地过程中,需把仪器设备精良、专业对口的农业生产基地、工厂生产车间作为学院的实习基地,实行校企结合。

第八,农村职业学校学生就业观不正确。农村职业学校劳动力市场已经饱和,但依旧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情况。因农村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城市用人信息不了解,忙于自己的家庭农活和教学业务,使得发达地区人才紧缺,职业学校就业无门。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学生就业成为瓶颈。农村职业教育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良性循环、农村学子跳农门的关键。学生依旧未真正认识到职业教育人才想要发挥特长、服务经济建设,需在适应自己的专业岗位上积极开展对口学习,为学生建立起科学化的就业观。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4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62.74万人,在校生200.09万人,毕业生53.87万人;研究生教育招生6.91万人,在校生19.46万人,毕业生4.74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8.3%,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9%以上。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62.6万人(不含技工学校)。特殊教育招生0.48万人,在校生3.12万人。

二、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存在必要性

(一)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

实施农村现代化,保证产业结构向工业化迈进,现代农村经济的发展需积极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单纯凭借农业自身的发展难以实现。基于江苏省农村总体产业结构而言,苏北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大,依旧存在很多乡镇产业结构层次较低的情况,以及较大数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存在的现实人口压力。想要变压力为动力,需培养那些剩余劳动力为适应二、三产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主要进行管理、服务、生产、经营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便于农民从简单体力劳动向更专门技能岗位转移,积极培养农民的专门技能,发展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

(二)提升农民素质的关键手段

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适龄学生继续学习的途径,是农民获取现代化先进生产技术和科学知识的主要手段。因存在极其有限的高等和精英教育招生数量情况,造成高中招生相对较少,假设无职业教育,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8.82%,造成极其低的农村劳动力文化水平出现。所以,在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和科学知识再生产中,农村职业教育是其关键手段。除此之外,农业生产需建立优质、高效化的生产技术体系,传统农业生产单纯需体能和经验就可承担。农村职业学校教师可结合农民的实际情况,熟悉农民学习、生活习惯,选择通俗的语言传递科学知识,这样一来,职业教育无疑成为推广的平台。职业学校的教师对加强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农民提升技能方面有一定作用,且自身的动手能力较强。

(三)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基础

农村职业教育基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宣传中,是极其关键的阵地。农村职业教育可提升市场经济中诚信意识,帮助农民确立市场引导的观念,深化农村流通体制和农产品价格体系的改革,克服“重产轻销”“重农轻工”的思想观念,培育农村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积极转化好农业向市场经济发展,逐渐结合起分散的农户生产和大市场,形成江苏农村统一市场体系。

农村劳动力的素质高低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层次、规模密切关联。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是提升其市场竞争能力和专业技能,加强职业转岗培训。从长远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剩余劳动力综合素质,是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保证。

三、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在市场需求下的具体学习机制

(一)“能力核心”考核体系的建立

积极转变传统的考核方式,重点考核学习成果,持续学习并改进英国BTEC的成绩考核法,考核坚持多种形式并用。按照不同课程和专业特点,选择“课业+案例分析”“课业+笔记”等多种考核方式。成绩划分为四等,分别是通过、不通过、优秀和良好。当前,江苏农村职业教育各类学校,选择的形式主要是传统考核方式,以卷面成绩为标准。这种方式造成学生养成以死记硬背为主、以课本为中心的学习方式,难以正确评价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农村职业教育的课业考核形式,具体按照学生取得的实际成果。等级评定需要以社会、学校等方面的自我评价、笔记、反映、学习总结为依据,均经学生自己收集整理。另外,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知识老化率逐渐加快,学生能力提升较吸收知识数量更重要,加工知识较获取知识更关键。江苏农村职业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能力为核心,借鉴BTEC的教学模式,在人才培养中发挥优势,且代替传统的考核评价体系。

(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

专业实验室建设和生产实习基地,在提升农村职业教育质量中意义重大,可带动当地农民学习新技术,为学生零距离上岗起到示范作用,并提供实习场所。各县建立适合地方经济特色实习基地,实现全省统筹使用,从而防止资源浪费和重复投入的情况出现。通过政府统筹全省资源,全省范围建立各类实训基地,捐助实训基地建设的个人、单位是其主要的倾斜点。兼顾公平投资制度,坚持政府主导。政府需承担最主要的投资责任,是农村职业教育最关键的投资主体。农村职业教育对农村社会稳定、缩小城乡差距、社会的脱贫、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如果看不到苏南、苏中和苏北的差距,就会忽视农村社会特殊性。各地各级政府需有战略和前瞻性的眼光,通过农科类产品的投资,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农产品竞争力。还需把发展职业教育视为农村经济社会最关键、最基础的投资。在具体的农村职业教育基地中,将仪器设备精良、专业对口的农业生产基地等作为学员实习基地,实现校企结合,便于学员学习到先进的生产经验,实际操作技能,省去政府一笔资金,帮助企业提升劳动效率。

(三)教学内容适应科技发展

农村职业教育在教学内容及模式方面,依旧存在相对滞后的经济发展和实际工作需求问题,所以需加快课程设置调整工作以及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在推进学历教育时,加强技术培训,实现实践课程教学学校和基地、企业的结合,理论和实践课程的结合。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职业教育机构需实现行业技术培训、地方经济实际,文化课、职业课,以及理论和实践课的结合,把服务地方经济的农村职业教育教学体系建立起来。农村职业教育需做到教学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另外,农村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对新科技发展反应敏锐,以科学技术发展为基础,及时把关于行业的新工艺、技能等融入到课程中,保持课程的先进性。突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把理论应用于具体社会需求中,应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选修课学生结合专业指导教师的意见和自己的爱好,按照选择的专业方向,不要求学生选择统一化课程,修满相应的学分,便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获得广泛的知识基础。划分教学内容为:选修课、实践课、基础和专业理论课。

表1 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比例

(四)改善农村职业教育体制

政府基于经济发达的地区,需改革农村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转变以“信息导向”和“市场需求”为主的管理体系。从宏观上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教育公平竞争、自我调节、激励机制,总体上便于农村职业教育主动适应于社会发展、农村经济的情况。另外,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需开展多样化职业教育和培训服务,照顾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村人口教育水平。我国农村职业教育需完善职业教育办学内容,改革模式,充分挖掘农村职业教育的功能。除此之外,农村职业教育需以满足劳动力市场需求为目的,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以满足学生就业需求为目标展开创新。农村职业教育培训学校,需重视职业教育的定向性特征,按照市场需求调整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和信息服务,形成有效的和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培训管理机构,加强就业指导,以及学生对社会发展适应能力,促进学校和市场的对接。

(五)分层次开展农村职业教育

农民需转变传统的小富及安、因循守旧、自给自足的观念,实现传统的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变。农村职业教育需结合起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劳动力转移、农产品经营的实际,设计不同教学内容,按照不同层次对象发展,便于农民树立科学的市场经济发展观,经得起市场风浪,适应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针对以第二、三产业务工为辅,农业生产为主的农村劳动力,需积极培训他们的职业纪律、道德以及就业观,加强农业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同时帮助他们掌握技能,面向市场需求,发展为城建的主力军。针对从事纯农业生产的农村劳动力,需重视引导他们转变产业结构,树立农产品市场经营意识,致力于发展特色、优质农业。主要选择手把手、面对面的教育方式,提升他们的文化素质。针对于已经城市化的农村劳动力,需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岗位观,进行工作创新意识的培养。结合起工作实际,便于他们真正走向城市化,实现最新技术的培训。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活力源,是将已经失去接受正规教育机会的人才作为教育对象,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力量的集结、应用,结合农村劳动者生产实施的职业教育类型。

四、结语

针对当前江苏农村职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政府需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资,重视有关工作的开展,致力于提升社会各界对其支持力度,提升教师队伍水平,应用现代教育手段,方便农民学习。通过不同的学习机制,整体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水平。

猜你喜欢

职业农村发展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