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南地方史在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叩问“学生学习”*

2019-11-26鲍殿国王天培符文龙陈崇良

读与写 2019年12期
关键词:学生学习海南历史

鲍殿国 王天培 符文龙 陈崇良

(1.海南省澄迈县福山中学 海南 澄迈 571921) (2.海南省澄迈县第二中学 海南 澄迈 571900) (3.海南省澄迈县澄迈中学 海南 澄迈 571900) (4.海南省澄迈县福山中学 海南 澄迈 571921)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1]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为宗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历史学科素养、人文素养为历史教学的核心目标。现在教育界又提出了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对象应该是学生,这体现了从学科本位向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转变。学科素养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也让我们真正从人的角度来思考教育和定位教育。如何在海南地方史教学中进一步促成“核心素养”的落地是一线历史教师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夏辉辉老师认为:“核心素养的达成,除了学科教学外,更强调跨学科课程、整合学科课程,以核心素养统筹教学内容统领教学实践。”为了全方位地向学生呈现海南历史文化,更好地发扬和传承海南历史文化,我们要注重海南地方史教学方式的改变,将本土教材与统编教材有机整合,突出“学生为主体”,多集道、多角度、多方式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思考和学会做人,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努力。本人就历史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历史学科素养,叩问“学生学习”谈谈个人的理解。

1.将海南红色文化引入课堂,培训学生的家国情怀

海南的红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并非人们所云的“红色沙漠”。红色文化进课堂能让学生铭记历史,用感恩之心面对革命先辈,用感恩之心面对今天的幸福生活,用感恩之心尊重父母,用感恩之心善待亲朋,用感恩之心报答祖国!让学生懂得去传承。让红色文化进课堂,让每一处革命遗址,每一处先烈遗物成为活生生的课堂,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当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如我在上《海南历史》下册第2课《峥嵘岁月》时让学生寻找中国共产党员冯白驹、王国兴、娘子军等的英勇事迹,了解琼崖革命者们前仆后继,百折不挠,坚持奋战,“二十三年红旗不倒”的光辉历程。历史需要铭记,记住苦难才能走向复兴和辉煌。历史的伤痛始终翻搅着亲历者的记忆,我们必须时刻提醒后辈要懂得:历史的大是大非需要铭记!很多同胞为了自己的尊严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进行了抗争,他们和英雄一样同样值得我们追忆。对于英雄,我们更不能忘记!因为他们用热血先驱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繁荣和昌盛!忘记历史,忘记他们,就是不尊重我们的现在和我们的未来!所以,在海南地方史课堂上,海南的红色革命历史尤为必要。

古往今来,每一位彪炳史册的英雄人物无不是忠诚的爱国者,他们的丰功伟绩都是建立在他们对祖国深厚的热爱之上。革命先辈用热血身躯表达了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责任,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繁荣和昌盛。

综上,将海南红色文化引入历史课堂,让海南学子在泱泱中华文化的背景下,深入学习海南本地之红色文化,重于海南之经济和文化发展,于学生之德才发展都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挖掘海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扎实推进核心素养落地生根

历史教学进一步联系地方特色更有助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实现。海南历史文化名人是海南历史文化的引领者和支撑者。海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地域特点突出,又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兼具包容性和开放性。既有外来贬官名人,如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誉为“五公”的唐代的李德裕、宋代的李纲、李光、胡铨、赵鼎等,他们品行卓著、忧国忧民、百折不回;还有海南本土名人海瑞、丘濬、王佐、张岳松等,他们勤学善思、忠孝仁义、耿介清廉:有两汉的路博德、马援两位“伏波将军”等,他们坚毅果敢、爱国爱家,守土安邦:还有洗夫人、黄道婆、王二娘等女性名人,他们善良淳朴、勤劳勇敢、爱乡为民。在他们跌宕起伏的生平事迹中,既蕴含着人性的光芒,高尚的品行,又展现了独特的人生历程,极具个性化的人格特质。这种原真性的教育素材,充分挖掘整理,可以更好地满足德育中不同学生及中学不同阶段的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在历史课堂中,学生对名人的成长经历、趣闻轶事、参观名人故居等历史遗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个别学生甚至知道不少本土名人的趣闻轶事,但有的是一些传闻,误以为是历史史实。通过课堂学习不但学生对以前的错误史实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学生还具体了解其人,了解了名人事迹和他们的人格品格。如在上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时,展示西汉疆域图,路博德被誉为开琼先驱,珠崖、儋耳在内的9郡的设置,海南自此正式并入西汉版图。如我们在历史课中,结合苏东坡的人物传记让学生既简要了解了他三次被贬谪的人生经历,又选取了苏东坡在海南期间所写的诗词,还有被贬谪到海南后苏东坡开坛讲学的地方儋州的“载酒堂”、帮助当地人开的“东坡井”、海口的苏公柯等相关资料和历史遗迹,充分整合,给学生呈现出立体、鲜活的人物形象,使他身处人生低谷但却乐观旷达、忧国忧民,关注海南教育事业并为此躬前行的人物形象和人格修养跃然呈现。这种立体多维的资源如一部部热情洋流的“立体教科书”留给学生的不止是知识,还有思考、启迪,以及敬仰式的感召和鞭策性的激励。通过海南地方历史人物吸引学生的关注,学习历史的激情被点燃,大大提升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与此同时,透过海南历史文化名人资源不仅了解了名人,还能清晰地感知海南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在文化认同中自觉传承历史文化名人所具有的道德品质。结合当地的民风、民俗,如“军坡节”等,让学生体验到洗夫人的爱国情怀以及百姓对她的敬仰、怀念之情,在价值观上强化对学生积极正面的引导。这样的设计和选择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

3.聚焦热点,关注生活,回顾历史

历史本就源于生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在课上,历史教师要善于从生活的海洋中挑选出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素材,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让历史教学融入在现实生活中,使历史知识在学生面前变得是可以触摸得到的,发挥历史教育的史鉴功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生动、真实的结合。地方史料内容丰富丰实,它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在地方史教学中,历史教师要关注人性化的家庭历史,让历史回归生活。例如海南岛扼守南海航道咽喉,上千年来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巨大驿站。我在上“丝绸之路”这一内容时,结合习近平主席近年来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经过收集和整理历史材料、熟悉和掌握历史变迁,归纳和分析历史经验,以史为鉴,鉴往知来,启迪今后的发展,引发学生感知与感悟。从“丝路梦回”看到了丝绸之路的交易和传奇;“丝业先驱”揭示了近代丝绸业的开启和蚕桑教育的兴办;“丝业新光”反映了现代丝绸的传承、创新与发展;“丝华匠心”展现了现代丝绸技艺的精湛和产品的精致高端;“丝风载道”展示上一辈丝绸人胸襟、情怀。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既要倚重史料的指向功能,又要不为史料所惑,一切都要回归历史自身”。将丝绸的传承、发展与创新灌输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以引导学生去关注人类命运、国家前途和世界发展,培养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即所谓的“家国情怀”的实现。从历史课中,我们能找到现实生活中的影子。

显然,构建平台,叩问学生,将海南地方史在统编新教材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整合研究,有利于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多得很,新事物层出不穷,课本里是写不尽的,所以必须练成功自己发现问题和求得解决问题的能力。”[2]我作为一位中学历史教师,我也将努力改变自己的课堂,主动站出来,走出去,引进来。用历史的智慧,带领学生从身边的历史,去寻找生活的真谛,去追寻古人的步伐,缔造人性之美,提升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学生学习海南历史
SINO-EUROPE SYMPOSIUM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HERBAL MEDICINE-MARKET OVERVIEW ®ULATION POLICY
海南杂忆
海南的云
59国免签游海南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