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低年级课堂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2019-11-26

读与写 2019年23期
关键词:拼音识字汉字

王 继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东皇镇第三小学 贵州 习水 564600)

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识字教学并落实教学目标,不断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为学生更好地阅读、写作以及学好其他学科打好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在具体的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和识字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促进学生识字能力的全面提升。

1.重视拼音教学,为识字能力提升打好基础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换句话说,衡量学生是否认识一个汉字,不仅要看学生是否会写出汉字,还要看学生是否能够将这个汉字的发音正确读出来并且了解这个汉字的意义[3]。所以,语文教师要重视拼音教学,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这个字的读音还知道如何正确将它读出来,做到拼读准确,发音标准。学生掌握了拼音规律,学会拼读,在遇到生字的时候可以查阅字典或者其他资料,了解汉字的发音,然后自己将它拼读出来,不再需要教师逐字逐字去教。这对提升学生识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学生识字能力,必须要抓好拼音教学。由于小学低年级学生理解能力低、认知水平低,所以语文教师在拼音教学中尽量采取形象、生动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实物、图片等,在这个基础上给学生营造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例如,笔者在拼音教学中经常采取故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帮助小学生形象化地记住拼音。如学习u和ü这两个单韵母的时候,很多学生经常混淆,发音也错误。笔者就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鱼缸里的小乌龟(乌)叫做u,而另一只小金鱼(鱼)叫做ü,他们两个是好朋友,都有一条小尾巴。但小金鱼头上有两个骨碌碌的大眼珠,小乌龟没有。”与此同时,笔者利用多媒体将小金鱼和小乌龟的图片展现出来,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这两个字的读音,再也没有读错,这为后期学生识字能力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2.剖析汉字结构,提升学生的字义理解能力

要想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正确发音,还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含义,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采取相应的手段,不断提升学生的字义理解能力。就笔者个人教学经验而言,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在识字教学中采取“字理识字”教学法进行教学,以此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例如,演示法。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实物、动作等表示字理,这种教学方法通常用于会意字的教学。譬如,在教“爪子头”汉字的时候,教师可以先用手做好相应的姿势,让学生对“爪子头”的来历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带领学生一起演示“采”“受”“舀”等动作。这种情况下,学生既认识并且记住了汉字,也深刻理解了字义。在今后遇到带有“爪子头”的汉字的时候,学生就可以进行猜测,大致了解其含义,尤其是词性,这给后期的阅读带来诸多方便。又如,歌诀法。歌诀法主要是指教师使用朗朗上口、浅显的歌诀辅助学生认识汉字,增强学生的识字效果。如教学“朋”这个汉字的时候,可以使用“两个月亮在一起,交个朋友不分离”这样的顺口溜。这样,学生今后遇到记不住的字,也会将其变成儿歌等进行记忆,这对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还要联想法、字串归类法等多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用。

3.联系实际生活,提升学生的汉字学习能力

识字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仅仅靠教师在课堂上传授一些简单的技巧远远不够,还需要拓展到实际生活之中。在识字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将识字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识字课堂搬到社会上、家庭中,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汉字。一方面,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识字量,对于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这样可以让学生一边学习汉字一边运用汉字,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学生对汉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记忆,识字能力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识字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这对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课下的时候多留心商店的店名、公交站站牌、广告牌、动画片台词等,日积月累,学生的识字能力将会得到大幅度提升。

结论

综上所述,识字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是一项系统工程,语文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能力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以此提升识字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猜你喜欢

拼音识字汉字
识字儿歌
识字故事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快乐拼音
快乐拼音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