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应对校园欺凌事件的举措探讨
2019-11-26胡继生
胡继生
(广东省徐闻县和安中学 广东 徐闻 524155)
1.初中校园欺凌事件的特点
1.1 网络欺凌事件的数量增多。网络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空间,每个人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表达自己对一些资讯的意见。而中学生在与同学教师发生矛盾的时候,在无法和亲人朋友倾诉的情况下,就会到网络上去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会出现一些侮辱和诋毁他人的言论。现在网络上的一些有关校园欺凌事件的视频资料,很多都是在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过程中,由施暴者拍摄并上传到网络的,这不仅会带来非常坏的社会影响,也会给受害者带来二次伤害。
1.2 校外人员频繁参与校园欺凌。从近几年的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情况来看,其不仅发生于本校的学生之间,校外人员参与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1]。据统计,各级人民法院每受理100件校园欺凌案件,大约有10%的校园欺凌案件有校外人员的参加,而这些校外人员又多是社会上的无业人员。初中生无论在心理还是生理方面的发育都还没有完全成熟,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他们非常容易受到社会上一些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和校外人员联系,甚至形成一些小的帮派团体,严重威胁校园安全。
1.3 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比例增加。近几年,女生参与校园欺凌的比例有逐年增多的趋势[2]。对此,也有专家表示,青春期的女生受生理和心理变化的影响,非常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初中阶段,女孩的身体开始发育,他们非常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外表来获得男生的认可,而女生参与校园欺凌事件多数也与这个原因有关。所以,女生之间矛盾的产生多数是因为男生和女生交往的问题产生的,并且女生参与的校园欺凌事件多数是以群体欺凌的形式出现的。
2.初中班主任预防和规避校园欺凌事件的有效策略
2.1 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在初中生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行为往往会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3]。所以教师一定要让家长明白,教育孩子不仅是教师的任务,也是家长的任务,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在满足孩子生活需要的同时,也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引导,确保孩子能健康成长。此外,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初中班主任教师也一定要及时地和家长沟通,充分利用家校合力,维护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2.2 重视青春期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初中阶段女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在快速地趋向于成熟,但是他们的生活经历又决定了她们无法全面地看待问题。这个时期的女生,对未来经常感到迷茫,他们非常渴望和人交流自己的想法,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理解。所以初中班主任在日常的工作中,一定要多关注女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尤其要重点关注女生之间的“小团体”。由于很多的校园欺凌事件都是女生之间的小团体引发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多和她们交流,多关注她们的心理波动,定期对班级的女生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她们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从源头上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2.3 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初中班主任不仅是学生的授课教师,也是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教师之一,因此,初中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有可能会对学生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管是对优等生还是对学困生,一定要做到一视同仁,教师一定要正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多关注学生身上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班主任教师要避免过度地苛责学生,一定要让学生正视自己身上存在的问题,主动改正缺点,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2.4 积极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在日常的工作中,很多初中班主任都有这样的体会,自己明明很努力地在工作了,但是仍然无法得到学生的信任。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误会就会原来越深,严重影响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所以,初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不能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对班级每一位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家庭情况都有充分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选择教育方式,让学生知道教师在关注他,进而更加信任教师。此外,由于班主任教师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在班级关注学生的情况,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教师要经常和班级干部和其他学科的任课教师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变动,并做好对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能把班主任教师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有效地减少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结语
综上所述,在日常的教学和班级管理工作中,教师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什么事情是可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可以做的。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还要让学生知道遇到不公平待遇的时候,要学会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不能用以暴制暴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权益,害人害己。